搜索
查看: 22333|回复: 2

[讨论] 转一篇徐小明的文章,到底暴跌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徐小明的文章,到底暴跌怎么回事。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gilson333 浏览:22333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中国的股指期货可以“裸卖空”,就是不卖出手里的股票就能做空。这个规则的危害极大,美国股市里你要做空必须先卖出你手里的股票,表明你确实不看好股市了,才能做空。而我国是机构和基金只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或保证金,就可以反复做空套利,这不是闹着玩吗?  举个例子:美股要做空,你必须卖出手上的股票后,才能卖空。表面上看似乎对市场不利,实际上空头只能做空一次!要想再次做空,就必须把股票买回来,才能再次做空。而中国股市做空,不用卖出手上的股票,就可以反复卖空几十次上百次(俗称裸卖空)。这种做空机制的危害就比美股的机制大N倍。


  2、中国的期指卖空手续费和做多手续费一样,这也是极度不合理的,假设多方想要把指数从3800做到4000,需要花4000元,而空方只需花3800元。明显是做空一方有利。所以美国股市规定做空要收取20%的手续费,你要做空到3800,先交20%的手续费先,让多方占优。


  3、中国的融券业务也危害极大,可以无限融券做空。而美股是一只股票当天跌幅达到10%时,3天内自动禁止融券做空。这样可避免融券加速暴跌的现象。以目前中国股市暴跌2周的情况来看,全面暂停融券2个月都不为过。


  4、中国的股市和股指期货市场的规则不同步,股市T+1,期指却T+0,规则不同步是导致恶性循环的主因之一,期指做空赚了钱,还能当天再下空单继续做空,导致恶性循环。


从做空机制看,美帝也是从血中吸取的教训。


  没有明白为啥中国设计做空机制的时候,就不能照搬呢?非得要摸着石头过河,让金融大鳄咬了小鸡鸡。

该照搬的,就应该照搬,而且必须照搬。
  比如限制空头这种措施,就必须照搬,别做什么其他的春秋大梦。





老虎养蚂蚁


----------------------------------------


股灾救市方案

   我来给出我认为的股灾解决方案,核心是:先救命、再治病。供大家参考。

   救命方案:
   我们要把目前做空的进行分门别类,核心是四个字:"逐个击破“,我认为主要有四个部分:
   1、信用交易引发的市场强平。
   2、公募基金因赎回导致的主动卖出。
   3、股指期货恶意做空。
   4、恐慌性引发的群体抛售。
   
   我分别来说。
  
   最紧迫的要数信用交易引发的市场强平行为,你用资金托,托到最后,钱花了不少,但家数太多了,你会顾此失彼。信用交易的强平让机构和鼓励散户接盘都不对,这个部分应该鼓励每只股票所在的上市公司来接盘自己公司的股票,类似回购。可以对应的给一些上市公司鼓励(比方说经营上部分免税),他们接这部分最大的好处,将来不一定要卖出,而其他不管谁来接,将来都还是要卖出的。强平的过程,不要走二级市场,最好协议或大宗交易。
   
   公募基金赎回部分,可以借款给他们,否则让他们卖股票,换钱应对赎回,这边再拿钱托市买股票,没意义。绕个大圈,还不如直接把钱借给公募。将来再慢慢还,避免或减少二级市场股票交易行为。

   股指期货恶意做空,采用限制持仓数量,提高保证金比例,限制拖拉机账户。现在的路子是对的,后面盯紧点就行。

   恐慌性引发的群体抛售行为,这才是证金公司最应该重视的事,如果解决上面的几个问题,最后这个问题,证金公司的钱就花在了最该花的地方。只要抗住最开始的一波,后面就好办多了,营造慢牛格局,重塑市场信心。

   你要是一锅烩,想用钱解决所有问题,对不起,我认为你钱不够。
   就算背后有央行支持,最终钱花了不少,问题可能解决不了,还手里一大堆的股票。
   这是我提出的救命方案。

  至于治病方案,我们得研究一下,股灾的成因。否则行情再涨上去,信用交易再泛滥怎么办?你再救一次么?同样的错误如果犯两次,那是愚蠢。

股灾的起因:

   这场股灾的原因大家可能都明白,是因为信用交易的疯狂滥用所带来的后遗症。但实质上的原因是就是四个字“多空失衡”,我们可以从数据上进行对比得知,这波行情启动之前,融资和融券基本上是2:1的关系,最高时,融资占了99.51%,而融券只有0.49%,即200:1。

   多空失衡,导致了在牛市的时候,大家都是融资,融资再激发新的牛市,即杠杆牛市,这是一种模式,这个模式迟早会走到尽头,要么牛市没了,要么钱没了,都会爆发问题,我在1月份就说2015年会有一次“断崖式”下跌就是因为此。本次是资金先出的问题,融资先接近于证券公司的极限额度,然后又断掉了场外配资和伞形信托的生存环境(关停HOMS系统),杠杆牛跟小三一样,就是靠钱养着,钱跟不上了,模式崩塌。
这些融资的、配资的、伞形的在内,都是杠杆型交易,但所有杠杆都出现了严重的多空失衡。这些庞大的做多资金,在牛市里一直没有问题,但熊市一来,就形成清一色的反向的卖空盘。由于方向太一致了,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一点我一直提醒注意这个风险,反驳相关部门的风险可控论,这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你都没见过,你凭什么认为这是可控的呢?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多空失衡”,之前我曾经提出过股指期货的机构多空失衡的问题,当时期指机构多空比是1:49,而国际上机构多空基本是1:1的。两融也是,200:1的这个比例,简直太不靠谱了。要注意的是,期指的问题有所好转,但并没有全部解决,而被这一波更大的两融多空失衡给盖过去了,不代表问题已经解决。

   假如,我是说假如。如果给我们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们一定想要一个多空均衡的两融、一个多空均衡的股指期货,让产品本身能够相互制衡。按照一定的比例,融券的规模不够大,就不给开对应的融资规模,融券的大了,融资才跟随逐步放大;期指也是一样,机构做空,必须对冲机构做多,机构如果没有做多的,就不让机构做空,去对冲个人。

   经过这些事之后,希望管理层能够认识到“平衡”这两个字的重要。如果两融问题本次成功着陆,包括股指期货在内,请采取多空“平衡策略"。

   简单、有效。

徐小明 2015年7月8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合理的机制不改变,悲剧还会重复发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43 天

发表于 2015-7-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19 07:56 , Processed in 0.050837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