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954|回复: 0

满仓踏空vs全仓金融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4-12-7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满仓踏空vs全仓金融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天蓝星 浏览:4954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恭贺“满仓踏空”成功取代“关灯吃面”成为股市新词,新词的转变恰好反映了市场的牛熊转换。

只是在小编眼里,满仓踏空vs全仓金融,关灯吃面vs大口吃肉,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情:短期内一种交易系统的胜利。

是的,短期,是的,一种。

2013年的时候,我的一个客户和我说,不敢碰创业板了,要布局低估值的蓝筹股,理由说了很多,我这个宏观渣听过也就忘了,结果呢?

都道13年大熊,1849点的时候各种鬼哭狼嚎,但是回望创业板,这头熊似乎没有那么大,只是那些年,所谓的金融粉过得比较凄惨,处处遭遇冷嘲热讽,再反观这几天,大家苦苦守着手里的小票,看着大象起舞,小编刷资讯一个创业板的,也不乏冷言冷语。

但是每一个经历过牛熊起落的成熟投资者,都至少可以做到对这样的情况荣辱不惊,很简单,就算是金融股,也不过就是一个板块而已,只不过这个板块有一个很棒的秀牛逼方式——大盘指数。

正如雪球里一篇文章写得:

你踏空冷链,自贸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他们不影响指数,你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注意到有这么个板块起来了。好比钱江水利,注册制这么明显的题材,你怎么就踏空了呢?但如果我不说,可能你都不知道钱江水利涨了。所以金融也是一样道理,你不过是错过了一个板块行情罢了,你要做的就是去找下一个板块或者下一个好公司,而不是心急火燎地纠结要不要追涨。

因此,真正乱你心的,正如很多年前乱银粉心的,是这个市场被放大的逼空情绪(就这一点上,互联网真是放大器),这个行情是到3000点还是到3500点,还是就此到头与你到底有什么关系的,该做的还是要做,3500的接盘侠不代表不能止损,3000点的趋势侠就该制定好策略,选对标的,一往无前。

这几天,我特别纠结到底该在这个平台给大家推送怎样的内容,就个人的交易习惯而言,任何吹多和吹空的都只会加剧这种情绪,仔细思考后,我选择了最近自己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两类文章。

一类,金融主流下的其他投机机会,

二类,由于本次金融启动的主题来源其实偏宏观,又有融资融券等推波助澜,因此就此类情况的机会或者风险做下科普,说白了,就是知识面的拓展,帮助更好的观察个股。

这主要是因为我的系统决定我必须兼收并蓄,顺势而为,对我来说,拥抱利润和拥抱风险都需要勇气,而勇气来源于我能掌握尽可能多的关键信息用来甄选,盘面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再补充一句,如果你真的满仓踏空或者全仓金融,那就请收起你的各类情绪,继续反思你的交易,处在这样一个变革的世道里,很多东西都会变,市场风格变了,交易风格也可能发生转变,坐以待毙,总是不对的。

如果哪天A股T+0了,或者取消涨跌幅限制了,涨停敢死队可能就真的要死了,我们又何去何从。

再回到踏空的话题,踏空从资本市场开立的那天起就发生了,踏空金融的人可能踏空过手游,踏空过自贸区,踏空过国资改革,全仓金融的人,是否也曾满仓了创业板,满仓了杠杆基金?

谁知道呢,毕竟每天看着自己的市值的,只有自己。

说到最后,就是分享给大家,也对自己说,培养一种对市场局面的理性分析能力,埋头做好能力圈内的研究,成为一个适应市场而非抱怨市场或者傻看市场的投资生命,存款或者有保险,没听说过炒股有,也没人敢。

延伸阅读:【当持仓市值开始停滞甚至缩水时】by 路过十八次



当持仓开始缩水,停滞的时候,大部分人我想心里是极度焦躁和煎熬的,特别是遇到其它股还在涨,自己开始“满仓踏空”时,这样的心情会变得非常奇妙。

我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或许对各位的持仓心态有帮助。

在这个市场厮混久了,经历过各种类型的市场行情,大牛小牛,大熊小熊,来来去去,反反复复。牛市或者牛股没有走出来之前,都不能被确认,当你开始捶胸顿足的时候,往往是行情已经表现过之后的反应。

所以我从不为没有预判或者预期过的行情而懊恼,因为未曾预料,又何必徒增烦恼,那不是你的盘中菜,你又没有月光宝盒,过去的回不去。倘然接受这一点,不正是一种生活常识么?运用到市场投资亦是如此,总结原因,看好当下,做对未来,才是应对的最好办法。

远的不说了,我尤记得当年布局中科金财的时候,从12年开始拿筹码,在后续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同类型的移动互联网个股诸如手游,互联网服务都涨得风生水起,包括行情蔓延到诸如号百控股、银之杰这些个股的时候,金财依旧表现得异常瘟弱,而这个阶段虽然我一直在博客包括群里强调自己的持仓观点和未来展望,但依旧难以平息大众的各种悲观论调。

直到今年,在互联网金融以及移动支付、大数据,金融信息化这个浪潮中,其才以大牛股的面貌被市场资金高度追捧,我想除了我们强调的所谓市值体系的波动空间外,撇开资金运作的原因,大体还是因为我们在选股的过程中充分考究了移动互联,包括信息化,智能化,移动化过程中可选标的的稀缺。

而这个背景下的坚守,源于我们对于市值高度的执着,源于我们对股市情绪的理解。但如果你仅仅看某一个阶段的上涨和下跌,你不会体会到翻倍,三倍,甚至四五倍的持股收获。

如果从一个大的层面去理解,任何一只股票在遇到行情主升的时候可能只需要三五天或者三五周就实现了惊人的涨幅,而此前的徘徊和下挫,其实都会让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恐惧和动摇。

因为,你不知道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该到底该如何估值,因为你不知道,市场溢价的区间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亦不知道高度可以达到多少。正是因为你不知道,你无从知道,你恐惧了。所以我常说,收获多少,其实最后是能力圈的问题。

于此,理解市场估值,了解行业空间,或多或少都是你应该去尝试的功课,而不是看着每天的上影线或者下影线来让自己煎熬。

包括这两个月所呈现的主板行情,既然你没有预期蓝筹如此暴涨,又没有充分评估创小板估值的回撤需求,我想也没有必要为踏空而焦躁,为市值缩水而苦恼,因为这都是市场的正常波动。而假设你有所预期,合理的配置了仓位,自然会顺风顺水。

这依旧是你能力圈的反馈,包括很多机构,依旧对多空有严重分歧,普通投资者又何必纠结于目前的涨跌呢?更何况,很多习惯了创小板的资金本身并不看好大蓝筹的持续上涨,又何必耿耿于怀自己没有参与到行情呢?

且换个角度思考的时候,当大蓝筹都能被资金高高捧起,你有何必担心自己没有机会寻找到小而美的公司再去布局?这又回到了对于市场情绪,个股市值区间理解的层面。

股市还会开下去,好机会好公司还会涌现。在某个你熟悉的领域做精做专,不要想抓住每一波机会,机会反倒会自己找上你。

想想大蓝筹多少年没有涨过,你做创小板都两三倍利润了,大蓝筹涨一倍又如何?这个市场,自开张以来就是涨多了跌,跌多了涨。关键还是,你是否寻找到一条适合你挖掘财富的路子并坚持下去,总有花开的一天。

不要为没有预期过的判断而煎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准备好,就大度的让它去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6 08:37 , Processed in 0.027774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