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公开「赢间厂」止赚加码法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lqkun518
浏览:3638
回复: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公开「赢间厂」止赚加码法 李家卫 《香港经济日报》之〈高手教路〉专版 曾于1992年以个人力量一铺打沉英镑,引发欧洲金融危机,让英国人倾家荡产,从而令世界各国政府视为洪水猛兽,恶魔撒旦的索罗斯,英镑一役赢了 20亿美金,岂止赢了一间厂,简直赢了一个王国。而1997年索罗斯掀起亚洲金融风暴,虽被马哈蒂尔称为金融强盗,在狙击港元一役中,却令港府汗颜,皆因俄罗斯的债券市场崩溃,功亏一篑,才能让港府逃过一劫,曾荫权侥幸险胜。索罗斯亏了数十亿,也不只输了一间厂,几乎输了半个王国。 索罗斯基金虽然避过了老处基金破产的命运,但也大幅萎缩,失去了昔日呼风唤雨的神威,神话不再。索罗斯的威水史和败北录,引发的问题是:除了怎样赢间厂外,还要怎样保证不输掉赢来的厂。索罗斯这样的金融专家做不到,我们是否就必定做不到呢? 只有止赚盘能保障利润 索罗斯97年大败,输去92年的利润,说明索罗斯无法保障得来的利润。而老虎基金这个世界最大的基金一夜破产,更证明即使如此超级基金,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也不过是纸上富贵,过目云烟。无法保障得来的利润,使投机者的市场行为变得一如赌博,甚至赌命。他们即使旗开得胜,一路风光,也难保不会一次致命,永不超生。无法把握的前景,注定了无法把握的利润,投机客唯有见好就收,稍有利润,匆匆离场。而一泻千里的波幅必然与他无关,他肯定只是赢粒糖。 保障利润成了赢钱的关键,因为无法保障利润,你会提早离场,任何大市都与你无缘。怎样解决投机市场连索罗斯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呢?山人自有妙方,答案简单得很,那就是止赚盘。 止赚盘就是在未平仓合约取得一定利润之后,在适当的地方摆下限价平仓单,规定万一走势回头,立刻自动平仓,既保障了限价单之内的利润,更避免万一转势之时反赢为输。人们一般比较熟悉「止蚀盘」,却不熟悉「止赚盘」。「止赚盘」实际上只停留在极少数专家的概念之中,更缺乏如何建立「止赚盘」的实战系统。市场大多数人不知「止赚盘」为何物。即有知者,也不屑一顾,只有在反赢为输,落荒而逃之时,才长叹一声,若早下「止赚盘」就不必如此。 「止赚盘」实质上是死锁部份账面利润的方法,它使投资者既保障了部份利润,又不必提早离场,而是紧咬走势,直至走势完结为止,务求与市共舞。摆设止蚀盘的目的既然是防止赢的失去,又要跟随大市直捣黄龙,故摆设止蚀盘必须适中,跟随推进,不然大势还未走完,稍一反复,就把你赶下车去,你虽然买中大势,但你仍然只是赢粒糖。我多年的经验证明,设立「止赚盘」是一个既符合保障利润,又不太容易被逐离场的必要步骤。 只有止赚加码才能赢间厂 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是,在任何高效市场,任何人无法赢尽走势。而索罗斯《超越指数》一书成了投资界的神书,索罗斯不只赢尽走势,还能超越指数,不止成了投资界的神话,也藉此走上神坛。但索罗斯97一役并不能延续神话,而是仓皇败北,证明他的超越指数并不是不败上方,甚至成为偶然加幸运。而我们要赢间厂也不能依靠幸运加偶然,必须依靠高效的买卖系统,以期保证我们能赢取一间厂,而赢回的厂也永不会输去。索罗斯的目标是超越指数。而我们的目标是倍越指数,只有倍越指数,我们才能用粒糖,赢间厂。你一定会问,难道你比索罗斯还强?我也可以反问,难道人类永远不能超越索罗斯吗? 赢足走势,其结果必定局限于走势的波幅,要超越走势,必须依靠加码。今次介绍给大家的,是我独自发展的「金字塔均价加码法」。 市场流行的金字塔加码法,一种是「金字塔加码法」,其法是一开始1张,然后逐渐增加,愈到最后,入市的单量愈大,一切理想,当然能赢大钱,但由于最后单量倍增,一旦回头,必定全军尽没,这叫「好开头,衰收尾」。另一种叫「倒金字塔加码法」,即开头大,逐步小,其危机在于每次买卖均使投资者承担巨额的风险,从而常常使投资者「出师未捷身先死」。 而我的均价加码法是「用粒糖,赢间厂」的上上之法,一开始1张单,60点利润之后立刻改为同价止蚀盘,也就是使你立刻脱离风险。有120点以上的利润,改止赚盘,当有100点以上摆止赚盘,才以50点止蚀盘加码一张。万一回头,首张单赚100点,次张单输50点,投资组合仍然有50点的利润,如此类推,层层加码,层层推进止赚盘。 无人能知道何时回头,但我们成功入市并摆设了同价单或止赚盘的入市单,第一保证了我们的任何新增加码单已完全不构成投资风险,而赚钱单全部能在止赚盘的控制范围内实现大部份的利润。我的经验证明,七年来我每天公开发放的各种商品「入市一口价」战绩全胜,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走势,我的「入市一口价」能在一二千点范围的波幅中赢取三五千点的利润,超越走势的三五倍的事司空见惯。事实的凭证,就是我多年「入市一口价」的真实纪录,这就是我提出「用粒糖,换间厂」的凭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