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995|回复: 4

[讨论] 今日热点关注【9.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热点关注【9.2】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shaohua 浏览:19995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热点前瞻:并购潮余热未消 文化+电商炒作继续

近期在国家主席***强调要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刺激下,传媒娱乐板块近两周整体爆发,人民网(行情 消息 资金)、皖新传媒(行情 消息 资金)等皆创历史新高。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川财证券分析认为,未来可预期传统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与新兴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业务会得到快速发展,与文化传媒有关的并购布局也将更为频繁。

上半年以来,文化传媒股的并购重组再掀高潮,2014年初至今已完成或即将达成意向的并购已经达到了119起。

其中,骅威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早在今年5月份就获得广东省文化厅颁发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横向布局文化产业链。而近期,骅威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拟以3900万元受让深圳市拇指游玩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再以1500万元对拇指游玩增资。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合计持有拇指游玩30%的股权。

据悉,骅威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目前持有深圳市第一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的股权,并将继续收购其剩余80%股权,公司将持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游戏产品,而投资拇指游玩,将手游开发与运营有效结合起来,对于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而电子商务也将成为助力因素,骅威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目前成立了子公司文华创梦公司,做游戏周边产品的电商公司,计划在10-11月份上线,分析认为,通过挖掘优质IP资源来布局“粉丝经济”,也有利于完善其在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受益苹果效应 龙头公司加码蓝宝石产业链

苹果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消息都会牵动果粉的神经。随着iPhone6发布进入倒计时,蓝宝石屏幕成为一大看点,也激发了资本市场对于蓝宝石概念的热情。关注苹果的用户不难发现,苹果一直在开发各种技术以提高电池使用效率,或为设备提供更便利的充电方法,据外媒报道,美国专利商标局近日公布一项名为“带有共享电感电路、可无限充电的电子设备”的专利申请文件;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希望苹果推出下一款革命性产品的人来说,苹果已经做好了发布的准备,它就是智能手表iWatch。

这些革命性的技术对资本市场以及A股上市公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每日经济新闻(微博)》对此进行了梳理,试图为投资者阐释相关产业链及公司的投资机会。

随着苹果iPhone6乃至iWatch发布周期逐渐临近,蓝宝石材料将迎来真正的大考。

蓝宝石是一种人造玉石,具有超高硬度、抗磨损、外观晶莹剔透等特点,加之其身上的“宝石”光环,常被用于高档手表中,有望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新宠。

自2013年底开始,苹果公司正式宣布与蓝宝石长晶炉设备商GTAT(GTAdvancedTechnologies)达成5.78亿美元合作意向后,市场上关于苹果下一代产品将使用蓝宝石屏幕的消息就不断传出,蓝宝石相关产业链也随之风起云涌。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苹果公司在蓝宝石领域的投入和战略已经明朗。由于苹果公司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地位和引领作用,尽管目前还没有其他公司正式进入供应链,但整个蓝宝石产业势必迎来一轮变革机会。

苹果投蓝宝石5亿美元

尽管市场上各种传闻不断,但截至目前,苹果将如何使用蓝宝石材料仍不明朗。

目前蓝宝石玻璃被用于iPhone5s的镜头和TouchID传感器上,目的是防止刮伤。然而供应链及分析机构传出的消息不断暗示,苹果可能将这一材料用于下一代iPhone的保护玻璃,以及即将上市的智能手表iWatch上。

这些消息并非空穴来风。2013年9月12日和2014年1月23日,苹果从美国专利局(USPTO)获得两项关于蓝宝石的专利:一个是关于蓝宝石基板的多层夹层专利,另一个是相关的多层固着技术专利。

2013年11月4日,苹果与GTAT公司签订关于蓝宝石材料的多年期供货协定。

根据此次协议,GTAT将采购并运营蓝宝石材料生产设备,而这些设备将被安装在苹果公司亚利桑那州的梅萨新工厂,以及将在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开设的第二家蓝宝石制造工厂中。为此苹果将提供5.78亿美元预付款,帮助GTAT改进制造工艺。

分析师马特·马戈利斯在考察GTAT的供应链后发表报告称,其蓝宝石玻璃年产量最高将超过2亿块,足够苹果将其用于生产iPhone6和iWatch中。

但考虑到蓝宝石加工过程中耗能极高,价格并不便宜,也有分析认为,苹果仅会在高阶版甚至限量版的iPhone中使用整片蓝宝石。

产业链机会确定

无论如何,蓝宝石作为苹果未来战略材料的意图已经明显,苹果希望利用专利与建立自有的供应链来构筑品牌竞争的门坎。今年5月有消息传出,三星和LG正在进行蓝宝石材料样本测试。

平安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iPhone6一旦应用蓝宝石盖板,蓝宝石行业将实现跳跃式发展。尽管目前苹果只宣布了与GTAT公司的合作项目,具体应用情况尚不明朗,但随着这一潮流的发酵,其他公司也将逐步跟进,蓝宝石材料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新宠"毫无悬念。”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相关行业人士了解,目前蓝宝石产业链包括长晶设备提供商、原材料及耗材提供商,以及切磨抛、后续加工等,核心是长晶熔炼加工技术。这些领域覆盖了A股市场近20家上下游上市公司和数家非上市公司。

据了解,在应用方面,当前蓝宝石材料更多应用于LED衬底方面,占比约为80%。但随着苹果公司的引领,未来消费电子产品玻璃盖板市场将迎来爆发。

目前,A股市场上关于蓝宝石概念的炒作已经持续半年时间,尽管实际应用仍未完全铺开,但相关公司在蓝宝石产品上的投资和布局已经陆续展开,龙头公司纷纷加码蓝宝石相关项目投资。

2014年4月1日,露笑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002617(行情 消息 资金),SZ)公告,与国际玻璃面板巨头、苹果供应商伯恩光学共同出资设立伯恩露笑蓝宝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共同进行人造蓝宝石晶体材料加工销售及研发。尽管尚未进入苹果供应链,但受此影响,次日开盘后露笑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连拉5个涨停。

6月27日晚间,国内晶体蓝宝石生产商天通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600330(行情 消息 资金),SH)发布公告称将定增募资20亿元,全部投入智能移动终端应用大尺寸蓝宝石晶片投资项目。

亿晶光电(行情 消息 资金)(600537(行情 消息 资金),SH)7月底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常州亿晶拥有成熟可靠的蓝宝石晶棒生长技术,为紧抓市场机遇,计划投资建设年产75万毫米4"蓝宝石晶棒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1.33亿元。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为30.44%,税后投资回收期为3.78年。

另据证监会网站披露,拟上市公司蓝思科技计划募集资金54亿元,其中18亿元用于蓝宝石生产及智能终端应用。该公司是苹果和三星的视窗防护玻璃供应商。

此外,水晶光电(行情 消息 资金)(002273(行情 消息 资金),SZ)、天龙光电(行情 消息 资金)(300029(行情 消息 资金),SZ)、大族激光(行情 消息 资金)(002008(行情 消息 资金),SZ)等蓝宝石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也相继加大了投入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蓝宝石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由于消费电子领域高端市场的工艺和制造水平要求更高,具有高门槛、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站稳脚跟。由于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存在挤出效应,供给端很可能走向寡头垄断。

上述研究员向记者指出,“相比而言,长晶设备及后段加工方面需要相关公司更多技术积累,有望取得建立在门槛之上的高额收益;而原材料和初步加工方面则长期受益于订单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不少主动股混型基金重仓股中包含了蓝宝石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二季度持股总市值接近百亿,获得这些基金重仓配置的蓝宝石概念上市企业共有11家。

东方证券新能源电子分析师黄盼盼认为,“从苹果之外的整个智能电子产业看,考虑到目前相关趋势和产能情况,2014年仍是打样阶段,高端机型会有小批量推向市场;2015年二季度或是蓝宝石应用于手机屏幕爆发时点。”

蓝宝石产业链部分上市公司

设备(蓝宝石炉):天通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天龙光电(行情 消息 资金)、晶盛机电(行情 消息 资金)

长晶加工:天通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露笑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东晶电子(行情 消息 资金)、铜峰电子(行情 消息 资金)、水晶光电(行情 消息 资金)

切割:大族激光(行情 消息 资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金融资本涌入 石墨烯产业化有望加速破局

在9月1日开幕的2014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业内企业与科研院所密切关注石墨烯产品与下游产业应用的有机结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资本越来越多地介入石墨烯整个产业链及其应用的角逐。业内预计,随着金融资本的进入,石墨烯行业有望与此前的互联网行业发展一样,迎来产业化加速破局。

多地规划提速

在2014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相关专家介绍说,从2010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由于具备特殊性能,石墨烯很快就成为材料领域的“新贵”,尤其是在复合材料、触摸屏、电子器件、储能电池、显示器、传感器、半导体、航天、军工、生物医药等各个领域大有用武之地。中国对石墨烯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技术和产业化规划发展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同步。

面对美好前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发展方面的相关规划接踵而至。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对石墨烯产业都非常重视。今年科技部在863计划纳米材料专项将石墨烯研发作为一个重点的支持内容,在“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预计将单独占据重要位置。基金委则相对重视基础研究,最近每年都支持了数百个石墨烯相关的研究课题,累计已经支持了一千多个项目。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近期正在商讨准备出台新材料重大研究计划,近日已经多次组织对石墨烯产业的调研。

中国石墨烯联盟侯士峰教授就此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说,入选“十三五”规划,意味着国家将对整个石墨烯产业将继续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

除了国家层面,各地政府在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发展方面的动作更为频繁。以宁波为例,《宁波市石墨烯技术创新与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3)》日前正式发布,就未来十年宁波市在石墨烯产业相关的技术创新研发、产业集群培育和产品应用示范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战略布局与谋划,形成了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石墨烯产业发展之路。

宁波市委副书记余红艺介绍说,宁波市作为全国七大新材料基地之一,在石墨烯制备和产业化应用技术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13年底,由宁波摩西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全球首条年产300吨的石墨烯生产线在慈溪建成投产,率先突破了石墨烯的低成本量产技术。除了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宁波南车新能源、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宁波维科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艾能锂电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与墨西科技进行对接试用,积极推进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改性塑料、高能量锂电池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取得较大进展。而《宁波市石墨烯技术创新与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3)》的发布,将力争在10年内将石墨烯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千亿级产业规模的优势和特色产业群。

宁波市相关负责人在本次石墨烯创新大会上表示,通过十年努力,要将宁波建成“三区”,实现三个“率先”,培育百家示范企业、形成千亿产业规模、实现万吨石墨烯生产量。其中,三区指技术创新引领区、产业发展先导区、应用示范先行区;三个率先则是率先实现规模化制备技术的突破、率先建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率先实现大规模应用。

除了宁波,青岛、北京、重庆等地都已经出现不少石墨烯优良企业。业内预计,随着国家和各地规划的提速,将有更多企业参与到石墨烯的制备和应用的产业链之中。

资本积极布局

作为理论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石墨烯具备透光性好、导热/电能力强、性质可调节范围宽等特点,被称为“万能材料”。虽然石墨烯的应用方向非常丰富,可能出现很多颠覆性的新概念产品甚至领域,但在产业化应用方面一直存在严重制约。

“石墨烯产业化推进难,既有技术方面攻坚难的原因,也有商业模式没有创新性适应产业发展的原因。”银基烯碳新材集团联合总裁范定侒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说。

但业内已经开始逐步意识到利用其他途径带动产业化的发展。在本次创新大会上,不仅专门设置了石墨烯投融资分论坛,而且还挂牌成立了石墨烯产业投融资联盟,利用投融资方式和协同创新能力加速推进石墨烯产业化的进程。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均衡地把资金投放在不同阶段,使内部形成好的机制,避免出现此前光伏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问题。

中国产学研促进会相关人士对此分析表示,产学研的创新离不开金融,产学研促进会推进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的建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过去发展新兴产业,眼光只看着政府,依靠政府出资;经过改革开放30年,经济实力和资本市场有了很大发展,社会上也有了很多民间资本,加上财政、银行,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产业创新活动进行有力支持。”

该人士分析说,在目前石墨烯的整个产业链中,有些项目已经开始出现需求,更多的项目则还在对接过程之中。无论任何环节,都需要各个阶段的金融产品进行对接。通过投融资方式支持石墨烯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都应该能够找到相应的金融产品。

记者同时注意到,各地政府在推进石墨烯产业化方面开始注重金融资本的作用。比如,宁波将在全国率先启动石墨烯产业化研发科技专项,设立3年共9000万元的财政资金,为石墨烯产业的初期发展提供有力的扶持与激励。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墨烯产业项目投资。

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不少业内企业也开始将石墨烯产业推进的关注点放在了金融资本方面。以烯碳新材为例,公司相关负责人范定侒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将打造三大平台着力发展石墨烯产业,包括投资平台、上市平台和服务平台三个方面。

产业化加速推进

业内预计,随着石墨烯产业投融资联盟的成立,以及各地政府、上市公司和其他资本的快速“入局”,石墨烯产业化有望获得实质性启动。

相关专家在大会间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石墨烯产品或将会在五大领域率先破局。首先是光电产品领域,石墨烯有望以其非常好的透光性、导电性和可弯曲性,在触摸屏、可穿戴设备、OLED、太阳能等领域中发挥作用,这也是目前公认最可能首先实现商品化的领域;二是能源技术领域,主要依赖于石墨烯超高的比表面积、超轻的重量和非常好的导电性,采用石墨烯的超级电容器,其极限储能密度是现有材料的2-5倍左右,被称作最理想的电极材料;三是功能复合材料,通过将石墨烯加入各种塑形基体,能够制备出具有很好导电、导热、可加工、耐损伤的特殊材料,在集成电路、散热片、高韧性容器等方面有应用潜力;四是微电子器件,未来的石墨烯半导体、石墨烯集成电路、THz器件等领域,可能需要利用石墨烯独特的性能;五是生物医药和传感器领域,石墨烯对单分子的响应能力、承载抗体后的分子输运能力都是其他传感器不能实现的。

范定侒将中国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设定为6个阶段。“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仍处于技术概念期,在这个阶段,仍主要依靠概念为主,产业层面并没有真正启动。数年后,中国石墨烯产业将进入产品导入期,这个阶段‘创新’将成为关键词;其次是市场扩张期,以用户为核心的市场扩张将带动整个产业真正走向市场化和大发展;然后是竞争并购期,市场的无序扩张将通过并购重组解决,有可能形成几大石墨烯巨头;此后为成熟调整期以及产业衰退期,替代石墨烯的新材料又将出现。”

“目前来看,石墨烯的大规模产业化还未开始,还只能说是在‘产业概念期’。但随着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可以预见在2-3年内,在不少领域内将会出现真正引领石墨烯行业的‘杀手级应用’。”范定侒对记者表示。

谨防步光伏后尘

从整体来看,石墨烯产业化脚步尚未真正迈出。但在各地争相布局做大石墨烯产业链,以及金融资本高度关注石墨烯产业之际,业内人士建议,石墨烯行业发展不应盲目过热,在产业发展之初,各地应该依据自己的特点,统一组织协调各自发展重点,避免光伏行业过剩的悲剧重蹈覆辙。

产能过剩一词见诸中国已逾十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陷阱”的一面镜子。从此前的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到太阳能光伏、风能等战略性新兴行业,均出现大面积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的出现,与地方政府争相投资不无关系。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政府当仁不让地以主导、参与经济活动为己任。因区域竞争、预算软约束、政绩考核等因素,加剧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市场竞争行为,使得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过度运用土地、环境等资源价格的权力时常出现,诱导或扭曲企业投资行为,导致了过度的重复投资与建设。当市场被严重透支后,过度扩张的产能即陷入严重的过剩陷阱。

而资本对于产业的追逐也会偶显盲目。光伏产业在前几年发展中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多地资本涌入光伏产业,且集中在了以多晶硅等为核心的低端电池组件环节,没有沿着整个产业链合理布局。由于“两头在外”的市场格局,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国内企业常常难以应对。

目前在重庆、青岛、宁波、无锡等地均出现了石墨烯相关产业园的“大干快上”势头,而资本大规模介入石墨烯产业的迹象也有望启动。这与数年前的光伏产业启动前迹象非常类似。

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对于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而言,政府的扶持和资金的涌入是促成新兴产业实现成长的两股重要力量。对于石墨烯产业来说,二者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政策与资金流向同样需要相关规划与指导,盲目进入容易造成对产业的“误伤”。以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为例,重大项目或有前景产业的投资本身一方面可以拉动消费需求,带动工人就业,刺激当地经济增长,这些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带动效用预期增强了地方政府博弈的信心,可能导致其对本地的产业项目建设和发展考虑更多,而对项目建设的风险和整个行业产业的规划相对考虑不足。

对石墨烯产业而言,为避免各地在石墨烯单一环节的盲目扩张,应该根据各地的优势与特点,由相关部门组织统一协调分散各产业段、各地之间的投资重点,避免一众资本由于短视盲目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环节,以防止前些年类似于光伏行业的悲剧再度上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中央密集调研军工科研院所改革 资金押宝多股


近期,军工改革政策暖风频吹。市场翘首以盼的科研院所改革可能随中央体制改革的“整盘棋”一起靴子落地。上证报记者从公开渠道梳理,8月中下旬,中编办负责人分别前往军工科研院所密集的航天科工集团与航天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集团调研各自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情况。

资产整合频频落子主管部门密集调研

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高科(包含科研类资产)、航天科工二院下属的南京长峰分别成为南通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和闽福发A的拟购标的;8月中下旬,中编办负责人分别前往军工科研院所密集的航天科工集团与航天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集团调研各自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情况;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讲话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军工科研院所进入市场……这些预示着军工事业单位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近期,军工改革政策暖风频吹。市场翘首以盼的科研院所改革可能随中央体制改革的“整盘棋”一起靴子落地。上证报记者从公开渠道梳理,8月中下旬,中编办负责人分别前往军工科研院所密集的航天科工集团与航天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集团调研各自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情况。

在消息面的提振下,各大军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昨日表现抢眼。光电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北方国际(行情 消息 资金)、成发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封于涨停,四创电子(行情 消息 资金)、中航重机(行情 消息 资金)、航天长峰(行情 消息 资金)、中航飞机(行情 消息 资金)、卫士通、国睿科技涨幅均超过6%。其中,卫士通、国睿科技创出了历史新高。

资金押宝的一条重要逻辑,就是渐行渐近的科研院所改制预期。

主管部门密集调研

上周三,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国防科工局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共同来到航天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集团调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央编办主任张纪南,分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副主任张崇和,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航天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集团董事长雷凡培共同参与了这次调研。

雷凡培在座谈会上表示,事业单位是集团公司创新、研发和人才聚集的核心实体,是完成国家重大型号任务的骨干力量,对集团公司的发展影响重大。许达哲表示,军工事业单位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通过激发军工事业单位的活力,行业主管部门也将为军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争取更多的配套政策。

张纪南的表态也耐人寻味。他说,条件成熟的单位可以先行试点,通过实践检验各项改革举措。中央编办将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的改革配套政策,加强对军工事业单位独特属性认识,使政策更有针对性、操作性、科学性,使大家从担心改革变为放心改革。

结合张崇和此前接受媒体专访时的表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关键是做好分类。要将社会功能作为唯一标准,不以机构名称、经费形式、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分类标准,防止公益类向行政类挤、经营类向公益类靠。

值得注意的是,军工科研院所显然很少承担行政与公益职能,结合这些情况,市场人士推测,政府部门将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大胆放手,用更市场化的方式管理与考核改制后的军工科研院所,包括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证券化。此前,南通科技(行情 消息 资金)透露的重组方案显示,公司拟收购的标的资产——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高科将包含科研类资产。

在此前一周,中编办与国防科工局还前往航天科工二院进行“同题”调研。虽然两个部门的一把手没有到场,但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关键人物”张崇和依然参与。他表示,后续中央编办将大力支持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同时就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提出了统一思想认识、搞好事业单位分类、深入研究政策和谋划顶层设计等四方面要求。

资料显示,航天科工二院不仅旗下各类资产体量庞大,并且有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意愿。此前,闽福发A的重组进展公告显示,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对象锁定为航天科工二院下属的南京长峰航天电子(行情 消息 资金)科技有限公司,显示航天科工集团在重组对象的选择上并不仅限于国有企业。据业内人士透露,南京长峰是军工改革的试点单位,航天科工二院选择由军工背景的民企闽福发A接盘别有深意,契合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势。

改革蓄势待发

跳出这两次调研事件,放在一个更大的维度下观测,可以发现军工事业单位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两个时间节点,即2020年的总体目标和2015年的阶段性目标。明年的“小目标”需要完成下列事项: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网站近日披露了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在2014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上讲话的主要内容。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两个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军工科研院所进入市场。要通过改革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使人才合理流动,使产能充分释放,使国防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健康运行,使广大职工早日享受改革红利。下半年的主要任务中,包括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意见、军品科研能力结构调整工作方案、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方案。

在几大军工集团中,中国电科的整合最值得关注。一方面,其整合潜力巨大。中国电科旗下二级成员单位60家,其中47家为事业单位。由于研究所资产众多,且受制于规章制度无法对接市场,因此中国电科的资产证券化率刚刚超过20%,是军工集团中比较低的。

另一方面,这些资产的经营情况较好。中国电科资产经营部相关人士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过去11年,中国电科利润复合增速23%,计划到2020年利润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2%。2013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收入超过千亿元,利润超过百亿元。而电子产品技术密集度高,无论是在未来的高科技国防装备还是民用市场,均有很好的增长空间。

根据中国电科党组书记樊友山在29所的调研情况,目前,中国电科党组已经提出“以事业部模式试点军工体系改革”的思路。除29所归口的电子对抗事业部外,还组建了安全电子、电子装备、声光电、海洋电子、软件信息等产业子集团和专业化公司。据《四川日报》的最新消息,以在成都的30所牵头,纳入33所、9所、29所的相关技术和产品资源,中国电科正在组建网络信息安全子集团。该集团目标是2017年收入至少100亿元以上,净利润至少在10亿元以上,2020年成为世界一流的网络信息安全综合服务提供商,力争形成千亿级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集群。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工信部四大举措力促新材料产业发展

9月1日,由工信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当天,有34家单位计划在会上签约,合同交易额164亿元。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开幕式上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继续推进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组织实施,提前谋划“十三五”发展思路;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抓紧突破一批关键材料品种,加快促进碳纤维、石墨等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布局一批战略前沿材料;三是建立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业创新链条,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上下游协同创新;四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健全信贷、保险、税收、标准等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新材料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的政策环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4 16:15 , Processed in 0.048381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