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通胀长周期尚未走出通缩期,上升周期仍在底部酝酿: 本轮通胀触底已两年有余,但仍难短期内出现显着回升。本轮通胀周期可参考 1996-2000 年的五年通缩期,且本轮调整摩擦更大,时间或更长。
增速换挡期通胀研判框架: 中国经济未来 3-5 年面临经济增长平台的转换,从 7-8%回调至 5%左右。在增速换挡期,我们提出通胀研判新框架,即工业品价格、服务价格、农产品价格+货币政策的四因素分析框架。 工业品价格趋势仍向下;服务价格更快增长且在物价中权重上升;农产品或造下一轮通胀;货币政策紧缩仅存波段性宽松空间。
短周期预测,仅是反弹: 14 年 8-12 月 CPI 平均在 2.4%以下,PPI 平均在-0.8%。通胀仍将在底部震荡。
通胀动力从有形商品向服务切换: 切换背后是经济重心的转变。商品通胀将维持在低位,服务通胀会高于商品通胀,但由于商品通胀的权重显着高于服务通胀(商品在 CPI 中权重达到 75%,33%是食品),因此整体通胀水平实际受到抑制。
房价未见底,通胀暂难起:房价底部领先物价底部 6 个月,最新的房价顶部在 14 年 1 月形成,底部还未能见到,物价在 1.8%-2.5%之间震荡,物价很难出现实质性的底部。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居民对服务消费升级,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价格持续上涨。下一轮通胀或由农产品造: 2005-2007金属涨幅 200%,农产品不足 100%。下一个五年,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都将减速,但随着中国人收入财富增长、对食品质量要求提高,对农产品质量数量俱增,农产品或引领通胀。
全球货币政策再分化:美联储、英国央行确定紧缩;明确继续宽松的是欧洲央行。三条主线:一、货币政策分化的背后是复苏差异,美国将继续领先;二、美联储紧缩是主线,欧洲央行等宽松是边缘,美联储紧缩、 边缘宽松是危机的前奏。三、人民币持续强势有更远大的图景在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