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31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爱“三”是从礼数上延展开的
“三”可以说是世界上多个民族都达成共识的吉祥数字,并赋予其深邃而美好的哲学意义。
无论中外, 人类对“数”的观念产生后,数字除了自然科学方面的意义,同时还被作为沟通天人、把握世界的一种哲学观念。
先说中国。古代哲学家都致力于用“数 的观念构造宇宙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图式。生成、存在、发展,恩,“三”无时无刻不围绕在壹读君身边。你好,三,吃了吗?
《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出了它的第一次变化,这第一次变化引起了第二次变化,然后又引起了第三次变化,这第三次变化最终化育了万物。所以“三”既是有限的终点,又是无限的起点,是万物发展的基数啊。
作为诸家文化之源头的《易经》中天、地、人的“三才观”思想,对,就是你理解的天时地利人和,成为中国“天人合一”哲学这一最高智慧的基数, 具有包罗万象、总括一切的意义,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受特别的重视。
带有神秘的哲学意义的“三”对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广泛影响, 主要是通过落实为“礼数”而实现。
我们知道先秦是一个十分注重礼教的时期,人们之间的礼节甚至现代人都不能及。比如说,主人迎宾的时候,不能主人一迎你就进别人家里去,要等主人向客人作揖三次,然后客人再谦让三次,这样絮叨一番才能登堂入坐。类似的“礼以三为成”就成了一个严格的礼数制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