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77|回复: 0

调控重在拆弹 牛市海市蜃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控重在拆弹 牛市海市蜃楼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lhy53221 浏览:1377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浪财经客户端:政策利好驱动A股反弹延续 市场重心望上移

  《红周刊》特约作者 玄铁令


  在美欧股市纷纷创新高之时,A股市场迎来久违的超跌反弹行情。多头信心来自两大利好:一是宏观调控转向“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入化解楼市崩盘风险的维稳对冲期;二是股市监管转向“稳定市场预期”,进入化解IPO堰塞湖泄洪压力的维稳对冲期。可以说,楼市股市调控均以拆弹为主,A股迎来一线“升机”。


  为防硬着陆 觅利好对冲


  “钱荒”是当下中国经济格局中最怪异的现象。一边是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达157.38万亿元,远超去年全年56.9万亿的GDP总额;一边是股市楼市双双因差钱而成交缩量。不同的是沪指在7年低位徘徊,全国房价在7年最高位颤栗。


  可以说,楼市高房价和高存量的泡沫,与A股IPO高价发行和高存量格局如出一辙。不同之处在于,楼市仍严禁小产权房上市,以免低成本住宅对现有的高价商品房形成巨大冲击。而全流通后的A股则不得不面对存量大小非套现的考验,新增的高估值IPO,无疑更是让大小非“新军”更为庞大。这或许是在同样的宏观环境下,楼市股市走势云泥之别的首要因素。


  然而,楼市股市均面临供给过剩而需求不足的困境。今年头4个月,中国住房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9.9%,卖房难的结果可能导致房企资金链断裂。同样,今年上半年新股只发行48家,沪综指却一度失守2000点,年内涨幅在全球垫底,和欧美股市连创新高形成强烈对比。


  监管层的对策是释放利好,减缓巨量供给对存量市场的冲击。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给限贷令松绑,央行[微博]为保房贷,更规劝“商业银行要讲政治”。证监会[微博]亦提出“搞中国式的注册制”,并重新控制新股发行节奏,这意味着新股堰塞河的排泄期将大大延长。


  楼市见底前 A股无牛市


  无论是新股堰塞湖还是新房泡沫,监管层的化解风险之策都是“拖”字诀。虽无法扭转市场趋势,却可改变股指和房价指数下跌的斜率,避免因短期冲击太大而诱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股市积弱太久,增量资金在“新国九条”出台之后仍不敢大举入市,核心因素在于缺乏足以扭转熊市预期的财富效应。同样,楼市拐点隐现,最明显的是新房积压太多,潜在购房者却迅速减少:一是住房登记全国铺网提速,灰色收入较多者购房洗钱的曝光风险大增;二是90后中独生子女增多,购房意愿低于婴儿潮时期的居民。最为关键的是,当下的京沪穗深部分楼盘价格较2007年高位接近翻番,完全进入“为卖而买”的庞氏融资阶段。


  从美日经验来看,在楼市由买家疯狂期进入房价下降初期时,股市走势与房企利润表现关系不大,更多取决于投资者对宏观调控政策的预期。日本股市在1989年底见顶,而地价在1991年转跌。美国房价在2006年年中见顶,道指在2007年10月才现拐点。两者迥异表现的主因是房企融资方式不同:日企以向银行借贷为主,美企以股权融资为主。


  中国房企和日企相似,只不过更依赖信贷融资。一旦“楼市拐点到来论”在银行家脑海中扎根,则银行惜贷将加速房价下行。从欧美日经验来看,银行惜贷现象消除的时点远远滞后于房价见底。以此来看,在中国房价未见底之前,A股资金面难以乐观,股市上涨空间有限,出现牛市更是海市蜃楼。


  并购重组题材仍唱主角


  美股近期连创历史新高,美股强势的背后,是谷歌[微博]、苹果等新经济概念的再造辉煌,亦是美国经济转型成功的明证。因为美国自从2007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问题上并没有显著成果,与2007年相比,目前信贷总量在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规模中所占比例已提高30个百分点。按“末日博士”麦嘉华的观点——“一场新的金融危机可能将在今年下半年年中酝酿发展。”


  美股和中国楼市双双高处不胜寒,A股趋势性行情验难觅,结构性行情却可能在政策对冲期冒出。同时,下半年仅发行100只新股,明年发行节奏亦将放缓,这意味着壳资源将升值,并购重组题材炒作将升温。


  实际上,并购重组是美国化解产能过剩和提升行业规模效应的法宝,只不过在中国国企中却难以盛行,这与地方政府唯GDP论有关。国企重视产值远胜于利润,而银行歧视民企的政策更恶化了国企的信贷低效经营。不过,在创业板融资政策出台之后,相信民企之间的重组将提速,能为股市带来一线生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23:45 , Processed in 0.026791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