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没弄懂限购解决什么问题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听风
浏览:9259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经济增长和就业不是线性关系
第一财经:我们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民之所望和施政所向”。您觉得在经过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现在的民之所望是什么?
吴敬琏: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些相当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想老百姓的基本愿望就是能够克服这些严重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大概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所谓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靠投资拉动、大量耗费资源来实现增长的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持续。它造成了许多的问题,而且现在变得越来越严重。从最微观的来说就是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现在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我通常说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受到了破坏,空气、水、土地现在的情况都很严重。那么进而再说到更复杂的问题就很多了,一直到宏观的问题。宏观的问题是因为大量的靠投资来拉动增长,它一定就会造成货币的超发,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压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体制上的问题。体制上的问题使得老百姓的一些最基本的追求——比如亲民、官员的廉洁,这些都做不到。
第一财经:那么当中最核心的矛盾是什么?
吴敬琏:最核心的矛盾还是体制问题,经济体制、社会认知体制。体制上有缺陷,所以就会造成腐败的绵延,造成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转不过来,转了十几年了,而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
第一财经:那么施政所向呢?
吴敬琏:施政所向就是首先要找出问题出在哪里,然后找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然后用政府的力量和大众一块儿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财经:作为经济学家,您对政府的施政所向具体怎么看?比如说经济快速发展,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给落后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这里面也有问题。如何去解决高速发展和付出的代价的矛盾?
吴敬琏:我不得不说在这里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及老百姓的收入是线性相关的。就是说一定的增长速度就必须付出这个代价,只有有了这么快的增长速度才能够有这么多就业,才能够使得老百姓的收入有这么高的增长。其实这之间的关系不是这样简单的,经济增长是必要的,问题是看你怎么增长,你靠什么办法增长,这就是所谓增长方式问题,就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最近的一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到去年和今年增速下降了好几个百分点,这一年半的时间就业的情况怎样?就业的情况比前两年要好得多。这就是说,这两者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关系,不是说有多少增长就有多少就业。
“九五”计划决定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计划做得很不好。在我那本书《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抉择》里面就讲到了当时讨论问题出在了哪里,叫体制性障碍。体制性障碍主要的就是指政府有太多配置资源的权力,政府把GDP的增长看成政绩的主要标志。这是问题所在。那么怎么办?转变方式。转变方式的核心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有些什么办法?当时讲了四个途径:一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市民化;二是制造业要强调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就是要着重在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方面,就是说要发展制造业内部的服务成分;三要发展服务业,发展独立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四是用信息化改造整个国民经济。
为什么这两年的就业情况跟经济增长的情况是两个方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服务业的发展终于超过了制造业,大概是从前年开始。去年我们在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比重就超过了第二产业,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所以虽然增速掉了几个百分点,但就业没有掉。
但是我们现在还有问题,因为产业结构有问题,反倒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很不好。原因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比重仍然太低。我们当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但是一定要打破那种想法,说是一定要保持8%或者10%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就业,并不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