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浪财经客户端:IPO配套规则公布在即 注册制明年底实施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特约作者禾木 侯纯
上周文中谈到每周的机构席位可以及时反映机构的最新动向。同时,机构行为的结果还可以告诉我们市场和热点的强弱,我们从本周的交易席位再来看一看相关的情况。
不看本周指数涨跌,单看席位数据。机构5天净买卖比例为11比18,空方占据了主导,且机构买卖意愿比之前大幅减少。机构净买卖额为2.06亿元比4.84亿元,合计净卖出2.78亿元。从3000万元的大手笔买卖来看,次数比为3比5,净买卖额比为1.3亿元比3.8亿元,合计为大手笔净卖出2.5亿元,市场的大致强弱可见一斑。
从行业来看,机构净买入了房地产股4次,但主要集中在了金融街上,但金融街本周下跌了7.1%,未来走势情况可能比近期人气股金地集团好不了太多。机构在医药和通信板块上净卖出略多,特别是作为防御性的医药股近期被机构净卖出较多,像泰格医药等强势股周五甚至跌停,机构畏高和高位减仓的心态显露无疑。
上周通过金地集团的案例总结,在弱势中冲动是魔鬼,机构追高买入后套牢的概率比强势市场中放大了许多倍。本周情况亦是如此。
总体看,在IPO重启和经济不振等多重压力下,市场弱市格局仍将延续。投资者不妨观望为主,等待市场和机构行为的改变。
链接:
本刊2011年曾刊出机构交易席位系列专题,其中的一些基本分析要点目前仍然适用。本期首先简单介绍其中的“从机构交易席位洞悉大盘和板块动向”
机构对大盘的态度分析:
机构对大盘的单日态度,可以大致反应在单日净买入和净卖出次数的对比上,净买入和净卖出次数以及金额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机构买卖力量的差别,这一般与大盘涨跌成正向关系,但也并不绝对,因为机构在大盘下跌初期有时也会积极买入。不过,如果把每月和某一阶段机构净买入和净卖出次数以及金额统计起来,也可以大致看出机构对大盘的看法。另外,涨跌停板是机构专用席位出现的一个前提,所以观察统计每日涨停的个股也是一个测试大盘涨跌和机构力量强弱的一个指标。
机构对板块态度分析:
虽然沪深证券交易所每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中,上榜的只是价格涨跌幅偏离值7%的几只股票,但单日和前后连贯起来分析,还是能够看出机构对某一板块的态度。首先从上榜次数看,另外,从成交的买卖家数来看,从地产板块的活跃个股情况来看,再有,也可以从行业龙头价格表现来看进行综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