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角度看军工:什么时候买军工股?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草房子
浏览:4819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年初,华泰策略明确提出,军工是我们年度战略性推荐的方向。近期,我们连续推出了三篇策略角度看军工的深度报告。今天,我们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应该什么时候买军工股?
军工股投资难,难于上青天。
难就难在这些股票几十年如一日不出业绩,而且几十年如一日估值高高在上。你似乎任何时候去看它,都很贵,都下不去手。
我们总结了一下军工股投资的规律,大概来说可以总结为两句话:长期要看经济周期,短期要看事件驱动。
为何投资军工股长期要看经济周期?
原因很简单,因为买军工股就应该选择军费支出增速最高的时候,而一般来说,国防支出属于重要的宏观对冲变量,所以全世界都能看到经济越差政府在军费开支上越大方。
全世界的数据支持这一看法:
美国经济学家贝努瓦对1950~1965年44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总体上军费开支促进了经济增长。
美国的数据支持这一看法,经济状况越糟糕,国防支出增速越高,投资美国军工股的最佳时机是衰退晚期。
中国的历史数据也大致支持这一看法,但是略有不同。经济越糟糕,国防支出同比增速越高的规律大致成立,但是支出增速最高的时候出现在扩张早期,所以超额收益最高的时候也是扩张早期。
从过去十年的规律看,无论现在处于衰退的哪个阶段,未来几年国防支出同比增速进一步上行应该都是大概率事件。事实上,2013年军费预算支出增速仅为10.7%,2014年增长到12.2%,数据也是支持这一看法的。
换言之,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新一轮经济上行期确立为止,国防军工的超额收益有望一层更比一层高。
为何投资军工股短期要看事件驱动?
因为军工股的启动,需要催化剂。去年底至今,军工股有过两轮较为显著的上涨,回过头看,几乎都可以归入典型的事件驱动型。
一轮出现在去年11月份,正好对应着东海防空识别区出炉,中信国防军工指数20天上涨近32%。
第二轮出现在今年1月份,正好对应着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国家计划5年投入1000亿,中信国防军工指数上涨近18%。
2014年,我们能找到相应的催化剂么?
几乎可以确定,应该会有。因为,风向变了。
2012年底,18大召开,新领导班子上台,新的对外战略也逐渐成形,而这种战略显著地呈现出更为浓重的进攻色彩。2013年,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发生了一系列博弈,当我们梳理出相关细节的时候,吃惊地发现:2013年中日钓鱼岛问题的每一步争端升级,几乎都是中方主动引导的结果。
我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已经跟12个划定边界,还有两个没划,就是印度和不丹,但是8个海上邻国无一不是争端国,争议面积达到150万,占了我国海域面积300万的一半以上。近期,无论是中美防长就钓鱼岛问题发表的火药味十足的对话,还是中菲之间就仁爱礁补给展开的系列博弈,都昭示着周边局势正在朝着进一步紧张发展。
我们无法猜测何时会出现催化剂式的事件,但可以确定,有的概率要比没有更大。
一旦短期催化剂出现,紧跟热点买入后空间大么?
今年以来的行情,存量博弈特征明显。广受追捧而且具有持续性的东西大概有这么一些:黑马成长股一大波,房地产一波,京津冀算一波。无论哪一类,都有共同的特征:业绩不重要,重要是上涨前机构配置比例低。只要够低,一个利好出来后,坚决往上打,等到其他机构跟进追高的时候,炒作结束。
所以呢,当我们讨论军工股空间的时候,必须高度重视机构持仓。
从买方机构的持股占流通股的比重来看,截止去年底,公募基金持有军工行业市值约135亿,占军工行业3000亿流通市值的4.5%,处于2011年以来的低点。
结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附注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一:关门+倒债,驴象你们是要闹哪般?》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二:啰里八嗦看宏观数据》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三:管窥地产调控》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四:三中全会前瞻之土改篇,上集》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四:三中全会前瞻之土改篇,下集》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五:三中全会公告解读》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六: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背后:钓鱼岛,谁在钓鱼?,上集》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六: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背后:钓鱼岛,谁在钓鱼?,下集》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七: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八:解读城镇化大会,附安徽土改调研札记》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九: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十:2014年十大猜想》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十一:南海再起波澜,南海防空识别区离我们还远么?》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十二:中央一号文件,掀起土地改革的盖头来》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十三:国企改革之“广州模式”,干货版调研纪要》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十四:大票还是小票?系列一》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十五:两会前瞻:市场怎么走?可以买什么?》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十六:情况,正在起变化》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十七: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十八:谁说一定要赌方向?》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十九:X司长解读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干货版》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二十:京津冀一体化系列实地调研精华札记》
《华泰策略“我们思考”系列之二十一:策略角度看军工之一,什么时候买军工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