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浪财经客户端:新国九条预期引业内期待 长期利好股市短期未定
金证顾问 易凯
在2月25日创下1571点历史新高后,创业板指进入长达一个多月的调整期。截至28日,创业板指已下跌240点,累积跌幅超过15%。综合目前市场人士的观点,持续一年多的上涨行情积累了严重的泡沫,估值偏高面临调整压力,以及解禁压力等等原因,使得“大级别调整”成为了市场对于创业板后市走势的共识。
那么,创业板指数未来出现大级别调整,对于主板市场的影响几何。有一部分人士认为,唇亡齿寒,主板市场未来面对包括IPO二次重启、经济形势下行等宏观因素,与创业板指数一样,不排除有继续下行的可能。而也有一部分人士认为,创业板持续调整,主力资金出逃必然带动蓝筹股的崛起,优先股推进等政策利好,有望形成跷跷板效应,从而出现创业板指数下跌,上证指数强势震荡甚至上涨的局面。
不妨看看过去一年时间,创业板指数与主板指数联动的历史数据,或许可以把握住未来创业板指数调整,对于主板指数的影响。
从历史行情数据来看,创业板从2012年12月4日的585点开始启动,在2014年2月25日达到最高点1571点,期间经历了四波持续上涨行情,三轮阶段性震荡调整走势,而且期间,上证指数经历了5波上涨行情,4轮阶段性调整走势;具体来看:
第一波上涨行情,创业板指数从2012年12月4日,探底585点后开始震荡上攻,于2013年3月6日达到阶段性高点905点,之后开始经历了一个月的震荡调整走势;
第二波上涨行情,创业板指数2013年4月16日,于824点开始启动,于5月27日达到1091点,之后出现震荡调整走势;
第三波上涨行情,创业板指数于2013年6月25日,于903点开始启动,于2013年10月10日达到1423点,之后股指震荡调整幅度加剧,形成小双底形态;
第四波上涨行情,创业板指数于2013年12月6日的1194点开始,最高达到2014年2月25日的1571点。
对应同期上证指数可以发现,在创业板指数启动一波持续上涨行情的低点时(不一定是阶段性最低点),也一度是上证指数阶段性行情的启动时点,如2012年12月4日的1949点、2013年6月25日的1849点;
当然,两者也有截然相反的走势出现,如上证指数在2013年9月12日于2270点,结束了自1849点以来的反弹走势,进入调整行情,而之后创业板指数则直到10月10日才结束此轮上涨;如创业板指数启动第4轮反弹,即2013年12月6日的1194点时,上证指数的同一天出现的2248点却是新一轮下跌的开始,最终于2014年1月20日探底1984点后展开短期反弹,最终也于2月20日达到2177点后,结束上涨走势,再度进入调整行情。
对比创业板指数和主板指数近一年多的走势来看,总结以下几点,可供投资者后市判断市场的涨跌节奏:
首先,大级别的反弹行情,创业板指数和上证指数必须同时出现阶段性底部,因为大级别反弹行情,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权重搭台题材唱戏,在这一点上,创业板指数和上证指数存在共振效应;
其次,在市场流动性受到限制的背景下,即使出现阶段性、系统性的市场反弹走势,两个市场的见顶时间存在先后问题,一般来说,以权重蓝筹股为主的上证指数指数存在先行见顶的可能;不过,从近年来上证指数见顶的节奏来看,往往以双重顶部为主;如去年2月18日的2444点和5月29日的的2334点等等。第二个高点的形成,却往往存在于创业板阶段性见顶的时间重合的可能。
第三、从历史行情来看,创业板成为左右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往往是“创业板上涨、主板不一定上涨”、但是“创业板指数下跌、主板指数必然下跌”的状况。
因此,坚持之前的观点,创业板仍然是A股市场的人气指数,其所代表的是中国经济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趋势,即使是将来经济复苏、代表周期品种的蓝筹股崛起,创业板个股所具备的高科技产业景气、所具备的概念题材的想象空间,仍有望支撑其走势强于同期大盘走势。
易凯认为,未来创业板见底的时点,也是上证指数甚至A股市场见底时点,一轮大级别的反弹行情,几大股指的共振效应,是通过历史行情验证的。目前来看,创业板指数仍有调整的空间,整体业绩和机构持股情况,是衡量市场对于创业板态度的两大因素,这需要等到创业板上市公司一季度报告基本公布完毕后才能知晓,预计创业板见底时间将在4月下旬或5月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