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暴跌仅仅是对三政策的误读吗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融儿
浏览:1558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浪财经客户端:中国式股市改革蓝图清晰 脱困关键是投资者点赞
推石的凡人
证券日报发表署名阎岳的文章,认为创业板的下跌是对三个政策的误读,言外之意创业板的下跌是一种偶然因素引发,是一种错杀,误会过后依然会是风生水起,风光无限,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固然创业板下跌与IPO重启有莫大关系,IPO上涨的一个直接触发点就是IPO暂停,资源稀缺,一旦ipo重启,市场等候上市的创业板公司有230余家,接近目前市场存量数,扩容压力还是不可小看的,一旦降低上市门槛,意味着更多公司登录创业板,资源稀缺性将永远不会再有,估值存在压力自然是天经地义,但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创业板的调整乃至暴跌有其自身因素在内。
首先,创业板在高位横盘几天以后,突然在2月5日放出天量,出现破位暴跌,从中国股市历来走势来看,高位横盘以后放量暴跌意味着主力资金成功逃顶,一般来说,调整就会从此开始,后市走势堪忧,持续调整是其主基调,事实走势也是如此,虽然创业板走势有所反复,但调整是主要的的,而且成交量不断萎缩,往往都是涨时无量,下跌放量,显示已经有大资金在高位成功抽离,上涨是一种诱多,下跌是主力出逃,而不是新增资金在介入,与以前走势截然不同,在以往,一旦创业板调整,就会遭遇资金大肆抄底,成交放大,股指再创新高。这与基金集中抱团取暖有关,由于创业板流动性较差,高度集中持股造成资金很难出逃,只有通过不断拉抬诱多完成出货。从反弹高度来看,都没有超过1500重要颈线位,而且反弹力度越来越弱,随着主力资金进一步出逃,显示中期调整已经开始。
其次,从资金流向里看,近期基金重创股经常遭遇资金集体出逃,出现暴跌,开始并非处在创业板,是从一家安防公司开始,之后不断蔓延,像基金重仓股福瑞股份几个交易日就暴跌30%,基金持股高达45%的华策影视更是出现连续暴跌。显示基金已经全面撤离创业板,这与报道中基金对创业板持股出现分化不谋而合,更与媒体报道基金经理再买创业板要砍掉手指不谋而合。创业板暴涨是基金强势推涨的结果,一旦基金不计成本出逃,后市谁敢贸然介入,为公募基金抬轿,因此调整的结束就是基金彻底离场,中小散户集体割肉,市场悲观情绪到了一个顶点。从走势来看。创业板股指已经跌破了自从585.44点上升以来的趋势线,这还是第一次,上升趋势线的破坏,显示调整依然没有结束,后市调整空间依然较大。
在中国股市,情绪化是较为严重的,一旦股票破位,大资金砸盘,恐慌情形情绪蔓延,中小散户就会加入抛售大军,加上机构持股分化,大家竞相抛售股票,抛售越多,股价下跌越猛,股价下跌越猛抛售股票越多,恶性循环从此开始。
再次,创业板股指从12年12月4日上涨到14年2月5日的1571.40点,跨度超过一年,上涨近1000点涨幅近三倍,无论是从时间跨度和上涨幅度都已经完成了一轮牛市里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涨多了自然要下跌,这是中国股市特有的运行规律。从黄金分割(财苑)理论来看,跌幅有可能达到570余点,回到1000点附近,从估值来看,笔者认为短期目标为时50倍市盈率,较长时间来看,会回到40倍市盈率。也就是1000点附近。
第四,从估值来看,创业板市盈率一度达到75倍,成为世界上最贵的股市,但成长性却是非常一般,与市场期待的高成长根本无缘,据媒体分析认为,13年创业板整体增长在0-5%之间,从近期公布的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来看,作为高科技典范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4.1%,显示新兴技术也不能逃脱经济下滑的宿命,不可能在经济阵痛中实现高成长。从个股来看,业绩风险也在不断显现,13年大牛股华谊兄弟14年季报除掉非经常性损益竟然出现亏损,一些概念股高成长光环纷纷陨落,北京君正智能概念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但业绩则是大幅下滑,上海钢联也是如此,网络安全概念股也不断预警,互联网金融则是遭遇政策监管利空,新兴技术也面临政策利空,新技术新经济难以担当起经济转型的重任,高成长的典范TMT成长性几乎全部沦落。可见创业板大涨只是一种资金的恶炒,而没有业绩支撑,吹大的泡沫迟早是要破裂的。
第五,从监管层态度来看,从近段时间监管层动向来看,力挺大盘股的势头不减,上交所[微博]自然不遗余力,继提出实施差异化交易和加强分红回报以后,近日再次推出三大政策力挺大蓝筹,管理层也提出吸引长线资金入市,长线资金主要是外资,他们投资风格与创业板无关,更与大蓝筹相关,要进一步打击股价操纵,而创业板上涨与股价操纵牟利更为相近,资金提前出逃是明智之举。
市场资金目前较为紧张,权重搭台题材唱戏的额面难以维系,一旦权重股走势在给管理层呵护下企稳,创业板的调整势必进行。而目前以银行为代表的权重股走势明显走好,二八分化的结果就是题材股回落。
因此笔者认为创业板的调整并不是对政策的误读,而是有自身因素在内,后市虽有反复,但调整依然没有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