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浪财经客户端:房企融资开闸并非大放水 两公司遭质疑
两市缩量震荡,上海自贸区板块一枝独秀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李剑锋
周二的A股大盘未能延续强势,两市股指均呈现缩量盘整的态势。上海自贸区接过主题投资的大旗,成为市场最活跃的因子。有机构指出,尽管近期一系列改革政策影响正面,低估蓝筹具备估值修复机会,但行情的延续仍有赖量能支撑。
改革主题毫无疑问是目前A股市场最为热捧的题材。周二,上海自贸区板块受区内金融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开的消息刺激,再度集体爆发,板块内上港集团、上海物贸、友谊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受此带动,沪指早盘一度呈现节节走高的形态,无奈权重股板块整体陷入回调格局,午后指数走势趋弱。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067.31点,涨1.03点,涨幅0.05%;深证成指报7252.35点,跌21.41点,跌幅0.29%;创业板指报1394.82点,跌2.47点,跌幅0.18%。两市共计成交2074亿元,相比前一交易日量能有一定程度萎缩。
尽管上海自贸区概念表现火爆,但昨日市场上其他亮点并不多。包括前两天大热的京津冀自贸区、优先股等题材,在连续拉升后均进入休整状态。总体而言,周期性板块未能延续强势,银行、地产拖累大盘上行趋势。但与此同时,题材轮动炒作异常火热,之前调整剧烈的中小盘股出现企稳迹象。
根据大智慧超赢资金流向统计显示,大盘资金全天净流出48.5亿元。板块资金方面,券商、交通设施、商业连锁、电力资金流入居前,资金流出居前的则是银行、医药、化工化纤、房地产。
不难发现,本轮修复性行情的动力来自政策放松和改革。上周五引爆市场情绪的是优先股正式出台,本周则是两个自贸区题材先后表现。申万研究指出,不论优先股,还是新股发行改革的再修订、创业板门槛降低,还是自贸区制度取得突破,都是市场制度建设在进步,只要坚持市场化的方向不再后退,对市场而言就是正面因素。
具体来说,申万研究认为,上周末以来的市场政策总体利好蓝筹,至于权重股,传统行业也有转型机会,“小象”甚至“大象”不是完全没有起舞的可能,遇到时机低估值就会有修复机会,而当下可能正是时机,不过需要观察量能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