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303|回复: 0

[宏观经济] 2014年宏观策略报告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4-3-1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宏观策略报告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a12aada 浏览:4303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平安大华基金:等待黎明
  我们目前处于所有问题开始暴露的第二阶段,政府和市场一样,对经济的长期问题开始逐步深入的认识,因此市场的核心将从发现问题转向具体的改革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在经济层面的反响。
  存量经济模式,所谓存量经济模式,是指国内GDP 的核心构成产业未来将很难持续贡献增量,但由于这些产业所形成的庞大保有量不会很快消失,这会使得国内经济的存量规模依然继续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如此庞大的存量,将对经济增长托底,并衍生出一些依附于存量的新产业。在这种模式下,虽然GDP 的波动中枢将相对前几年下降,但也不至于持续下行, 因此经济的“大起大落”将很难看到,波动区间将明显收窄。


宏源证券(行情 消息 资金):滞胀突围:改革与转型
  近期由于债市孱弱、流动性压力、货币基金(余额宝)或银行“非标”业务的竞争、央行定向排雷去杠杆、易紧难松的流动性困境等因素,我们认为目前最大的现实是滞胀。从产能利用率看,1962-1969年间,美国产能利用率长期高于平均水平的80.56,不仅幅度最高,而且历时最长。也可以说1962-1966年美国经济增长是在内生增长动力放缓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推动。


光大证券(行情 消息 资金):外需拉动下的温和复苏
  中国经济仍然处在"政策市"之中,没有大的上行趋势,外围经济温和走强,国内决策者对经济增长有底线,经济硬着陆风险很小。基建和地产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主力,经济状况大致与今年类似。
  经济增速略微加快:GDP增速从今年的7.6%加快到7.9% 。决策者对经济增长有底线,改革扩大投资空间、内需走稳、发达经济体温和复苏、外需小幅走强。
  预测风险略微偏向上行,增长动力仍然在出口和投资(基建和地产)。上行风险:发达经济体形成内生加杠杆态势,复苏强度超出预期。下行风险:国内政策的误操作美国QE退出带来的冲击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脆弱性。


光大证券(行情 消息 资金):外需拉动中国经济温和复苏
  外需温和复苏,为明年中国经济温和上行加码。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明年继续温和复苏已日趋明朗,但复苏动能仍高度依赖于宽松的政策环境。由于美国经济内生加杠杆的趋势尚未形成,外围经济复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仍相对有限。同时美国QE退出可能对欧美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现动荡。所以QE退出后全球经济的整体状况,特别是美国经济的走向,将是左右中国明年外需走势的重要风险点。
  经济增长底线逐渐明确,明年经济下行风险降低。与去年12月市场对新一届政府的经济增长态度不甚了解相比,今年以来,高层在不同场合已多次传递出对经济增长下滑的容忍区间。这种稳增长态度的明确,使明年经济较之今年有更低的下行风险。
  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逻辑不变,基建和地产仍是明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在消费不足的体制性原因未被改革触及、外需相对温和的情况下,投资依然是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考虑到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依然偏低,基建和地产投资将继续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明年的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措施,很可能增强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持续性。而地产投资则大概率地仍将在房价上涨和政府调控升级的纠结中脉冲式地推动经济增长。
  2014年中国经济将以温和复苏为主旋律。我们预测2014年GDP增长7.9%,比今年的7.6%略微加速。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今年大体相当,经济增速加快主要来自外需的贡献。同时,明年CPI通胀预计为3.0%,相比今年的2.7%温和上行。在经济短周期复苏和三中全会改革预期逐步兑现的背景下,明年股市的投资机会应该优于债券市场。


国联证券:转债务牛市,改革寻机会
  宏观大势定涨跌,企业盈利是根本:从中长期看,宏观大势和企业盈利是推动股价长期上涨的根本动力,2013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间复苏力度的差异导致其股价分化,国内方面,前三季度一波三折的宏观经济主导了指数的上下波动。 由杠杆率推升的盈利难以为继:过去10余年间,A股主要依靠杠杆率的提升来实现盈利的增长,然而,目前总资产报酬率无法覆盖其资金成本必然引发去杠杆过程,同时,传统红利的消失不断压制销售净利率表现,因此,在杠杆率和总资产净利率均难有提升空间的背景下,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ROE则难有作为。 去杠杆下的流动性之殇:虽然经济经历去杠杆,但流动性宽松仍难显现。企业盈利的下降以及偿本付息压力不减,固定资产投资更多依赖外界资金;其次,高杠杆企业的国企属性因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导致去杠杆进程放缓,资金错配加大了资金需求;最后,基于通胀抬头、房价高企以及去产能的压力,类似以往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刺激经济已无可能,未来“经济冷与金融热”或仍将共存。 转型无牛市:股价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企业盈利和创造现金流能力下降,流动性趋紧导致利率上行,对股价造成双重压制,而目前仍以传统行业为主的市场结构也决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或难有系统性机会。 2014年经济增长任重而道远:我们预计2014年一、二季度的GDP增速大概在7.3%和7.1%左右。在经济底线操作思维下,三季度政策可能会托底经济,预计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增速分别为7.2%、7.2%,全年经济增速保持在7.2%左右。如果流动性收紧程度较高,则全年GDP增速大致在7%水平。从宏观调控角度来看,明年上半年的CPI的压力较大。总体而言,明年的经济困难较大。 市场节奏判断和行业配置:虽然我们中长期谨慎,但认为今年12月份到明年2月份仍是一个良好投资机会。从全年来看,市场仍或维持震荡。 行业配置方面,我们仍然追寻改革和转型的路线。


东方证券:改革时代的主题投资机会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为主题投资提供了丰富素材。我们认为技术进步、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浪潮以及中国即将开启的新型城镇化浪潮将是未来投资的三大主线。
  技术进步方面,明年建议关注智能家居和美股映射的投资机会。技术进步的投资主线分为两类,第一类在于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本身,目前来看多种技术的交叉应用将是未来的重要趋势,这将给产品的创新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第二类在于新技术的运用带来的投资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如最近的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新技术运用使许多行业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投资方向来说,我们建议关注智能家居的投资机会。从别的角度来看,美国是全球新技术的推动者,由其引领全世界的技术进步无时不刻地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近期来看,页岩气的开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广都给各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股票市场上一直有共振效应,建议继续关注美股映射的投资机会。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看好农民工消费、医疗服务和教育三条主线。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在于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要义在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市民化。从投资看,新型城镇化带来对城市管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增长。同时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投入将换来消费的显著上升,应该说消费升级是未来长时间内最重要投资的重要主线。消费的逻辑存在于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于城市人口上升带来的新增量,这部分人群主要消费在低端消费品;第二层次在于现有中低端人群劳动力紧缺导致工资上涨,从而使消费升级加速;第三个层次在于某些公共服务领域个性化服务,未来消费人口增长导致公共服务供不应求,在一些领域追求个性化服务的人群将越来越多。从投资选择上看,我们最看好农民工进城相关消费、医疗服务和教育三条主线。
  三中全会为未来中国的改革路径定调,建议关注军工、国企改革、农业和资源价格改革。这次的改革不同于以往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改革之深、改革之广及改革之彻底。从改革整体的设计上看,整体分为近中远三期目标,覆盖面七位一体的,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军队、党建。改革意味着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有一系列的投资机会出现,我们认为未来的投资机会集中在军工、国企改革、农业和资源价格改革。     
  风险提示:市场系统性风险,改革推进速度低于预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23:58 , Processed in 0.026076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