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余额宝来给钮文新扫个盲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41308
回复:5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两天钮文新很火。2月21日,这位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首席新闻评论员发表博文称“余额宝是金融寄生虫,应取缔”。一言激起千层浪,支付宝连夜回应称自己利润并不多。钮文新的理由是,余额宝并未创造价值,而是通过拉高全社会的经济成本并从中渔利,推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取缔余额宝”一说遭到网民炮轰。钮文新24日再度发声。他认为,余额宝们构建很高的收益预期,从银行把存款吸出来,制造流动性紧张,拉高存款利率,引发贷款利率上涨,推高企业生产成本。
文章发表后激起江湖千重浪,骂声一片,我们来看看钮文新其人。
钮老的身份是央视财经频道执行总编辑,名头很响,不过这个台是收费台,观众还是寥寥。
认识钮老,大概是09或者10年的时候,我和他同在某个电视台做过一次节目,那次节目讨论的是双汇发展(行情 消息 资金)的丑闻出来后,双汇发展(行情 消息 资金)这样企业的未来发展和股票走势。在场的十几位嘉宾,包括钮老均未提出什么精彩意见,只是一副痛打落水狗的姿态,这是第一次见面。
后来我所在的公司和钮文新谈合作事宜,也间接接触过数次。其在央视名为执行总编辑,是运作几档股评节目。而运作的方式是通过电视台的财经节目搜集呼入电话,再由呼叫中心对呼入的观众进行营销。营销的什么呢?还是江湖上推荐股票,进行培训的这一套。而做推荐和培训的“老师”,基本都是所谓的江湖高手,各种吹嘘,各种神化后,让观众几千几万的消费。2010年,交流间透露大概收了1000多万学费吧。2013年在网上看到已经收了3600万的学费了。
到今天,我Q群里他的老师依然活跃,昨天某老师贴出交割单,账户中十数只股票,盈利均在30%以上。别问我这个老师是谁,你有想问的念头,就是江湖老师们的猎杀目标。
在金融圈子里,这样的所谓专家在食物链中顶多算是鬣狗,可是就是这样的人物,依然可以激起千层浪。
钮老最主要的论调是,当余额宝和其前端的货币基金将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而将4%到6%的收益分给成千上万的余额宝客户的时候,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也就是最终的贷款客户将成为这一成本的最终买单人。 有关利润分配余额宝已经做出辩护,利润在0.6%左右,根本不是所谓的2%。这里钮老就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钮老2%的结论是从基金的申购赎回费得来的,股票或者混合型基金的收费确实是钮老所说的2%,甚至更高。而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则远低于这个数字。可以百度一下货币型基金认购申购费,明文规定是不收取的。所有的费用大概是0.7%的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费用。而余额宝和天弘基金为了把这一炮打响,收费已经是尽量压缩了。两家分0.6%的收益,还要扣除一些运作成本,这样的吸血鬼也着实可怜。
在现实的基金市场中,货币基金并不火爆,了解和操作的人少之又少。在国外很活跃的一个品种,在余额宝出来之前,确实不为大多数投资者熟识。货币基金是靠规模的,规模大,盈利的比率就高。是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所以风险极小。货币基金在国内外都不是抬高融资成本的因素。恰恰相反,货币基金起到的是一个通道作用,收集要求低风险的资金进入银行间市场,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减小银行间利率的波动。
咱老百姓摸不到的地方,有个叫银行间市场的东东,是金融机构间相互拆借资金的场所。而这里交易的东东,基本都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打个容易理解的比方,我们有个年利5%存了两年的存单,着急用钱仨月,要是提前取出来,只能拿到1%的活期利率,很亏哦。于是有人说了,存单抵押在我这里,我收你6%的利息。那自己算算,这样肯定是合适。我支付一个短期较高的利率,可是长期的利率收益保住了。于是就把存单抵押,拿钱办事儿去了。
货币基金干的就是类似的事情,提供大笔的资金供银行使用,收取一些利差。银行没有这些钱,手头的存单债券都不能盘活,就没钱房贷赚取利润。那需要用钱的企业自然也就贷不到款,坐等倒闭了。
至于钮老所谓的提高贷款成本,更是无鸡鸡之谈。贷款成本如何升高的?是因为没有流动性,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就好像今天似的,央行正回购1000亿,市场流动性缩紧,股市大跌,利率大涨。利率高不高的逻辑在这里呢,钮老看过来。。。
另外,余额宝收储的也并不是什么大笔的资金,我身边的款哥款姐不算少。人家几百上千万的资金根本不可能扔余额宝里,都是投资的信托,信托基金等等貌似更安全的东东。唯一一个投余额宝的款姐,只扔了十几万进去,她的想法是一方面方便买东西。一方面了解一下余额宝是个什么东东。(我是金融圈的IT专家,涉及互联网安全,很多朋友咨询我)
余额宝收储的资金大多数都是年纪不大的男女屌丝们的散碎银两,原本放银行里也是备用,存死期,怕用时拿着不方便。存活期,那点利息实在没法一提。就算有了余额宝,也对盗号心有余悸。这部分资金散放在银行的各个营业部,本身也是很难利用的死钱,贷款太少,存取麻烦。余额宝瞄准的就是银行最不当事的散碎银两。我敢说,要是银监会说一声,银行可以拒绝5000元以下的小储户。银行马上会乐不颠的把小散户清理出去。
与其说余额宝的发行规模吓坏了银行,倒不如说是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恐惧。
中国实体经济的吸血鬼绝对不是我们这些拿了余额宝利息的屌丝们,更不是作为一个联通普通人和银行间市场的余额宝或天弘基金。而恰恰是钮老您最为倚重的银行。
我们的国策是什么?“稳增长、调结构、去产能”。这是我们国家最现实的发展瓶颈,而这瓶颈恰恰是不作为的银行造成的。钱只贷给大国企,中小企业只能高息去融资。大国企因为垄断更不进取,就盲目的花钱,扩大产能。落后的产能,高额的污染,无限制的发展。中石油案,膨胀的楼市,资源错配,那个制约国家发展的瓶颈不是银行一手造成的?
不贷给小企业,小企业只能去高息借贷,高息融资。好一点的发信托产品。银行把储户的钱带给关系户,关系户拿出去不干实业,再更高的利息放款出去套利,或者干脆买这些高息的产品来套利。2013中国16家上市银行估计纯利在1.3万亿之间,那个国家的银行能有如此高利??钮老您知道中国现在的监管套利有多严重吗?那么充裕的流动性就在金融机构间转来转去,流到实体经济的时候已经是天价利率了。难道这些都是余额宝造成的吗?
中国经济真正的吸血鬼正是您竭力维护的各大银行,各种金融机构。正是他们的贪婪才导致了实体经济,民营企业的举步维艰。余额宝打破他们的垄断,促进利率市场化,在这场金融互联网化的博弈中,起到的是先导者的作用。随着各大互联网企业推出的金融产品。我认为,只要有合适的监管,这些金融创新,正是我们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决胜必杀。如果因您所说,取缔余额宝。那中国金融依然只能原地踏步,而嗷嗷待哺的实体经济,依然只能看着国企这样的巨无霸无底线的吸吮着中国母亲的乳汁。我们小老百姓,也依然只能坐等五年、十年后的肺癌大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