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停贷”传闻重挫地产股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贺衡建
浏览:2864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月22日深夜,网传兴业银行全面停止房地产贷款,接着陆续传出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农业银行等有类似规定和通知。尽管各方澄清之声络绎不绝,但昨天开盘之后,房地产板块还是毫无悬念地跳空低开,全天大跌逾5%,居各板块之首。受累最重的深成指昨天也收出一根-2.68%的大阴线。
多只地产股跌停
周末期间,网上流传的消息称,兴业银行总行内部文件透露,该行已暂停一切房地产开发相关贷款,同时暂停房企上下游的企业融资。
随后,有权威渠道消息证实,兴业银行春节前确有相关通知下发,但仅针对地产夹层融资与地产供应链融资,并非针对开发与个人住房按揭等大口径地产信贷。
尽管如此,在互联网时代,该消息仍然秒传至整个投资行业,并将交行、招行、中信银行、农行等机构也相继纳入“停贷”圈中。
周一开盘,房地产板块毫不意外地一片惨绿,保利、招商、万科等龙头个股全面低开。至收市,房地产板块跌幅超过5%,上实发展、格力地产、中华企业等多只个股跌停。
时至下午,情况渐渐清晰:交通银行出面否认上周五曾经下发通知暂停所有房地产项目贷款,其他传闻中提及的银行也没有证实在房地产贷款业务中有相关变化。
到了晚间,兴业银行发布澄清公告,证实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
昨日,各家券商的行业分析师的点评报告在微信圈中流传。例如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邱冠华的停贷新闻点评中提出:“部分属实,部分存在理解误区。”分析师预计,暂停期限截止到2014年3月底,后将出台区别对待政策重启一些业务;暂停的业务为狭义口径的房地产供应链金融业务、夹层融资业务以及房地产开发贷款,不包括土地储备贷款和按揭贷款。
业内警惕拐点将至
一个网络传闻为什么会迅速演化成股市上一股凌厉的地产板块“倒春寒”?负面传言为什么会如此放大?传闻澄清股票为何跌势不止?
实际上,证券市场上房地产板块的负能量真正来自于实体经济中的房地产行业。
一个同期出现的真实消息是:2月19日晚杭州某楼盘宣布降价,均价直接从17200元/平方米降到了13800元/平方米。2月21日下午该楼盘老业主齐聚售楼处,在售楼部进行了一系列维权行动。该楼盘沙盘遭到业主怒砸。
该消息令业内人士直接联想到李嘉诚从去年开始的大手笔抛售内地物业、国内商业龙头万达集团拍卖武汉经开区的一酒店物业、地产大腕王石(微博)近期一系列唱空言论……尽管一线城市楼价上涨趋势仍在持续、土地拍卖热度不减,但“恐高”的人们心中不禁开始猜测地产拐点的到来时机。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的一系列“降温”消息似乎也正印证了这种恐慌。2月,汇丰 PMI回落至 48.3,经济环比动能迅速跌落至 13 年 2 季度的低水平;同时,地产销售环比大幅负增长,三四线城市同比向下,地产面临量价齐跌的压力增强;3 月,信托集中到期的高峰期即将到来,5 月地产信托到期更是 1、2月平均的3倍,商业银行对地产供应链表内外融资正在收紧。
投资者心态审慎
房地产板块经历了黑色星期一之后,后市会如何演绎?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通过调研发现其他上市银行对房地产相关业务的态度相比 2013 年下半年并没有显著变化。预计未来各家商业银行开展房地产相关业务总体策略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区别对待”。该放的还是会放,该停的也还是会停。对一二线城市和大型开发商的业务还是会继续进行,对三四线城市和中小型开发商的业务将会趋向谨慎甚至暂停。
中金公司则依然判断全年股票走势“前高后低”,短期依然看好地产股票反弹30%-50%。分析师宁静鞭认为,历史经验看,在一个持续半年以上的降价周期中,第一次降价如果带来成交量回升,将推动股票反弹;但第二次降价时期,股票将再次承受下行压力;地产股相对收益则在第一次降价期间就开始显现。 (记者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