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silicium

[大盘交流] 上证5年熊市即将结束,静待最后一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nekonosiya 发表于 2014-9-22 03:43
我有留意到国内资本向岛国流动的迹象。

日本印度的投资环境好于中国,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这么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nekonosiya 发表于 2014-9-22 03:50
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会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时间点,很多资短线资金会选择离场以免夜长梦多。

holiday effect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nekonosiya 发表于 2014-9-22 03:46
  9月11日,香港证监会发布公告,宣布将起诉荣智健等5位原“中信泰富”的公司高管。原因是他们在2008年执 ...

改革开放初期有啥贡献?

所谓伟人的改革开放改变中国纯粹扯淡,研究下世界经济历史就知道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0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licium 发表于 2014-9-22 04:33
改革开放初期有啥贡献?

所谓伟人的改革开放改变中国纯粹扯淡,研究下世界经济历史就知道了

那时第一笔外债是荣氏家族主导在日本募集的,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这笔外汇是及时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刚跟他们一起吃饭时候解释了 所谓的 改革开放是怎么回事

这个话题比较容易毁三观,还是不聊的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0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licium 发表于 2014-9-22 04:36
今天刚跟他们一起吃饭时候解释了 所谓的 改革开放是怎么回事

这个话题比较容易毁三观,还是不聊的好

拨乱反正嘛......前30年把不该干的全干了,家底折腾完了只能放权下去,但又留了好多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是党国历史的信徒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0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licium 发表于 2014-9-22 04:39
你也是党国历史的信徒嘛

......这是中国资本家的历史.....中国资本家一度被灭绝了数十年....王石思考万科的前途的时候也提起过这个,他起家的年代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一个商人。

荣氏家族有名以来也有百余年的历史,在东方的这片古老大陆上,这个家族随着中国资本的发展轨迹而跌宕起伏,能传承至今是有其秘诀的。

前几年我也在思考中国式家族企业的出路,国外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及其成功的例子。中国虽也有吕不韦、沈万三、胡雪岩等一度富可敌国的资本家,但最后都惨淡收场,这里面有其历史规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nekonosiya 发表于 2014-9-22 04:46
......这是中国资本家的历史.....中国资本家一度被灭绝了数十年....王石思考万科的前途的时候也提起过这个 ...

都是扯蛋而已,如果你读下80年代附近的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就懂了

不想说什么

今天看到最让人反胃的视频是这个   http://v.163.com/zixun/V8GAM8VMO/VA5ODH3LG.html

搞得我一天都很暴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0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杜月笙当年就说了“夜壶论”:想起来要用了就拿出来,用完了就塞回床底还嫌弃你又脏又臭。

刘汉落泪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到杜月笙的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0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licium 发表于 2014-9-22 04:52
都是扯蛋而已,如果你读下80年代附近的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就懂了

不想说什么

反人类,没啥好说的,直接重判。

80年代不是还在跟石油危机搏斗嘛,尼克松访华的机遇其实没抓好,后来有的事被保皇派弄黄了,某前总理的回忆录在海外可以看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nekonosiya 发表于 2014-9-22 04:57
反人类,没啥好说的,直接重判。

80年代不是还在跟石油危机搏斗嘛,尼克松访华的机遇其实没抓好,后来 ...

我不知道你上6park看新闻不,每天看的都想呕吐

国内的生存环境只能加速有钱人的移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0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licium 发表于 2014-9-22 04:58
我不知道你上6park看新闻不,每天看的都想呕吐

国内的生存环境只能加速有钱人的移民

上不了头版的新闻基本不看,除非是定向找的新闻。主要是效率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ilicium 于 2014-9-22 05:23 编辑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经济学家】中国的未来(一)译者:烟花寂寥 原作者:www.economist.com
发表时间:2014-09-04浏览量:637评论数:1挑错数:0
随着中国再次崛起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它渴望重获百年前的尊重,只是不知该如何实现或理所应得。
我们不关心精巧的商品,也不需要你们国家的制造品。
马修·博尔顿是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的合伙人,也是十八世纪最伟大的工业家之一。在英国派驻中国朝廷的第一批使团中,他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他在给东印度公司秘书詹姆斯·科布的信中写道:“我认为现在是把我们的制造品推向全球最广阔市场的最佳时机”。
考虑到巨大商机,他在1793年主张乔治·马戛尔尼带领前往北京的使团“从本国的装饰品和其他用品中挑选出丰富的样品”。将它们展示给皇帝,朝廷及民众,马戛尔尼的使团就知道中国人想要的是什么。为了所有人的利益,博尔顿的伯明翰工厂和他朋友在其他行业的工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工生产这些急需品。

然而,结果出乎意料。皇帝接受了马戛尔尼带来的礼物,对其中一些也显示出浓厚兴趣,尤其是一流的“君权号”战舰似乎很讨他欢心,但他把这些当成了贡品而非贸易。朝廷以为乔治国王派来的使团类似朝鲜和越南派来的使节,礼部恩赐他们向天朝统治者表达敬意和忠诚的机会(当时由“理藩院”负责跟亚洲不太精明的外国人打交道)。

正因如此,当马戛尔尼暗示乔治国王与中国天子地位平等时,皇帝感到震惊并拒不接受。尽管皇帝认为这些贡品不足为奇,但想必是远方的英国人恳求奉上给天朝的,他坦言对此感到高兴。但他没有将此视为新型贸易关系的开端:“我们不关心精巧的商品,也不需要你们国家的制造品......不屑于奇技淫巧之事”。马戛尔尼请求中国开放更多的贸易港口以及在北京建造仓库(当时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仅限于广州,英文名为“Canton”),但这些要求被皇帝断然拒绝。中国当时不像日本那样排斥外界,在各个领域都与四夷有所往来,只是没看到四夷也能大有作为。
想当初,中国本应当更积极的关心亚洲区外事务。当时欧洲正在进行着经济,技术及文化革命,世界其他各国对此多有察觉,只有中国浑然不知。随后兴起的殖民资本主义成为中国从未遭遇过最大挑战。马戛尔尼到访时的中华帝国(尽管经历过几次垮台和入侵)是两千年来多数时间里全球人口最多的政治实体和最富裕的经济体。随后的两百年,一切都发生了逆转。中国变成了一个贫穷,受羞辱,饱受内战和革命之苦的半殖民地。

而今,中国已复兴为当初马戛尔尼盼望的那个国度:相对开放的市场,十分热衷于贸易。借用博尔顿的话来说,过去二十年见证了从未有过的最有利条件,中国将制造品销往全世界最为广阔的市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繁荣。在购买力方面,中国势在恢复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往日地位。尽管中国仍有千百万人生活在贫困当中,但也是一个拥有全球最大的诺曼·福斯特机场和先进太阳能农场的二十一世纪国度。中国的月球车已登上了月球表面,下一步将计划载人登月。

而今,中国十分渴望得到某些东西。总体来说,中国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国内,民众盼望经济持续增长,领导人利用增长换取稳定。在国外,民众和共产党希望重获尊重和有利于提升国家地位的影响力。因此,中国希望维持现有的管理制度,渴望得到能使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希望将这些转化为其他东西。

中国想巧妙的让事情发生变化,同时又想维持现状,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棘手的任务。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也迅速的发生了改变,中国的列宁主义领导集体正在面临国内变化与停滞之间的巨大矛盾,这使任务变得更加难以完成。中国陷入了好战民族主义,执政者对可预见的威胁无不作出回应,也有点不合理的独断专行,这使任务变得更加危险。

苏联经济改革后的垮台不仅使中国意识到政治改革的危险性,也对美国充满了不信任:下一个破坏目标将会是我们吗?习近平主席对“阿拉伯之春”引发的混乱深感恐慌,为了维护共产党的统治,他想从党内清理门户,同时又拒绝政治多元化和司法独立理念。这种巩固政权的做法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正在南中国海富有争议的岛屿上建造机场,在争议海域建造石油钻井平台,在计划不明确的情况下重新划定空域,这些都是为了将领土主张转变成公认的既定事实,这使邻国和美国感到苦恼。一方面,中国渴望恢复往日地位(对此造成的后果可能并不十分清楚),另一方面,美国坚决不让中国的愿望破坏自身和盟友的利益(但不太清楚应该如何应对),结果造成的不明确对抗实在是相当危险的。北京人民大学的时殷弘是中国最著名的外交政策评论人之一,他说五年前确定中国将会如愿以偿的和平崛起,可如今他不那么确定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家】中国的未来(二)译者:烟花寂寥 原作者:www.economist.com
发表时间:2014-09-04浏览量:477评论数:1挑错数:0
革命者坚信文化是问题的根源之一。
革命者坚信文化是问题根源之一
公元前221年,中国首次实现了统一。当时罗马正在与迦太基争夺西地中海地区。随后罗马继续崛起,最后众所周知的灭亡了。中国在历史上也垮台过多次,但始终遵循分久必合的模式。公元220年,中国汉朝末期统治者将重视社会等级和个人道德观的儒学确立为国家基本制度。到了7世纪的唐朝,即穆罕默德重返麦加时期,中国已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富有最辉煌的文明之一。其经济和军事实力令邻国望其项背,灿烂的文化和儒家道德秩序令周边国家对中国的优越倍感自然。中国成了他们效仿的楷模,日本京都就是模仿中国8世纪的长安风格所建(即当今的西安)。韩国和越南使用中国的书写系统,儒学在当时乃至当代仍然是许多亚洲国家的文化基础。正如皇帝无可厚非的站在中国等级制度的最顶端,中国坐在世界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也理所应当。
马戛尔尼在清朝鼎盛时期到访时的中国正是这样的典范。18世纪中叶,中国皇帝展开密集的军事行动灭掉了准格尔部,将西藏和突厥斯坦并入帝国版图,领土面积达到历史之最。尽管农民生活艰苦,皇室生活却多姿多彩。也许出于皇帝傲慢冷漠的态度,尽管中国财力雄厚,马戛尔尼感觉这个国家并不如统治者所想的那般永久。他写道:“中国就像一艘疯狂的一流战舰,只是在靠她的块头和外表来吓唬邻国罢了”。他意识到帝国的脆弱和将要面临的问题。“有朝一日,她将有可能像一艘漂在海上的破船,在岸边被海浪击的粉碎”。
中国随后的衰落和灭亡存在结构上的原因,这点已经有过很多讨论。有人想到了历史学家马克·艾文曾提出的“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当国家运行良好,拥有廉价劳动力和高效治理时,供需关系很容易相互平衡,缺少投资进行技术改良的动力。也有人提到欧洲得益于国家之间的竞争和贸易,从而促进了兵工能力的发展,增加了开拓新市场的欲望。美国历史学家肯尼斯·彭慕兰认为,英国和欧洲工业革命的一个推动因素是从美洲获得廉价商品,而中国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另一个幸运因素是欧洲工业中心距离煤矿很近,而中国的煤矿和工厂相距数千公里,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出于上述某种或全部原因,也可能是出于其他原因,中国没能像西方那样实现工业化。欧洲在中世纪从中国学到了火药,到了19世纪欧洲人远比中国人更擅长使用火药来达到目的。19世纪30年代,英国企图用鸦片撬开中国市场大门,吸食鸦片的人无论从前有什么偏好,只要吸上就令人欲罢不能。中国试图阻止这种贸易,英国向中国发动了战争并取得了胜利。1842年双方签订了《南京条约》,英国占领香港并强迫中国敞开大门,中国沦为一个失败的半殖民地国家。最令中国感到耻辱的可能是19世纪90年代,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给了日本。日本人的文化基础是中华文明,可如今通过学习西方的科技和野心而今非昔比。至此,中国在亚洲的中央地位被日本篡夺了。
从1911年爆发的共和党革命(辛亥革命)到1949年毛泽东主义的兴起与胜利,直到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期间发生的太多变化都是对财富,权力及地位的丧失所作出的一种反应,中国领导人和民众渴望重获国家理应受到的尊重。
19世纪的改革家和革命家相信,中国传统文化是问题根源之一。为了避免被殖民国家瓜分,他们开始丢弃中国的文化遗产;为了拯救自己的民族,许多人相信必须摧毁旧有文化。1905年,政府培养官员的核心制度,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儒学考试制度被彻底废除。1911年,末代皇帝和整个帝制被推翻。由于缺少现代制度的支撑,新生的共和国很快陷入乱局。


1949年,毛泽东统一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中国文化的攻击变本加厉。中国文化创造和表现出的制度和思维方式全部被他国思想所取代。就好比欧洲人当初抛弃了所有遗留下来的罗马律法,希腊哲学或基督信仰。在毛泽东的统治下,孔子成了全民公敌。然而,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国家的这种心态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使这个国家陷入了至今仍在努力解决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路走来,中国已经抛弃了将世界当作贡品来源的帝王之见,信奉的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带来的观念:主权国家相互区别的一个基本对等标志是财富和权力,而不能由等级制度来定性。如今,中国将自己看作诸国当中的一员。但同时正如美国学者白鲁恂所言:中国仍是一个“伪装成一个国家的文明”。中国的规模和过去二十年来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权力感都在促使它想得到更多,拿回当初被外国人篡夺的地位。中国民众和领导人感到他们的时代已经再次到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家】中国的未来(三)译者:烟花寂寥 原作者:www.economist.com
发表时间:2014-09-04浏览量:835评论数:0挑错数:0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尽管中国雄心勃勃,但并不热衷于全球统治地位。中国对亚洲区外的政治事务不太感兴趣,热衷的只是原材料和市场。例如,人们谈论中国在非洲开展“新殖民主义”多是夸大其辞。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份额远远少于英法两国,仅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黛博拉·布劳提根说,中国的影响力固然在与日俱增,但开展的是商业交易,不是帝国主义。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家日本公司收购了洛克菲勒中心,“美国人误以为日本要买下整座曼哈顿岛”。布劳提根女士说:“中国在非洲也是一样,都是人们的一种感觉而已”。在即将出版的一本书中,她调查了二十篇有关中国企业在非洲购买小岛的媒体报道,据称总面积达550万公顷。结果她发现实际数字只有63400公顷。
中国包工头孽待非洲工人,中国企业非法开矿,还向当地商人低价出售中国廉价商品。但这些都是不良商家造成的问题,而不是中国的整体战略。不像前些年欧洲殖民国家的做法,中国没有将其他国家从自己的小块非洲地盘上赶出去的战略构想,也没有制定过任何虚伪的“文明化任务”。当中国觉察到自身形象可能出现问题时,会务实的作出反应:建造医院,为疟疾预防计划捐款,铺设铁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国更注重的是购买当地企业的股份,而不仅仅是收购土地和资源。中国也正在尝试着运用软实力,在世界各地开办了许多孔子学院,中国时常这样笨拙的展现自身及其文化的仁善。
悉尼大学的克里·布朗说:“中国即没有传教文化也不是输出价值观的超级大国”。“中国没有试图让别人喜欢自己”。美国在外交政策的辞令和内容中,时常自诩为民主与自由斗士。中国共产党不太笃信普世价值观。联盟通常源于共同价值观,如果你没有这些价值观,那就很难交到朋友。敬畏不失为友谊的一种良好替代,中国已经开始令世界感到敬畏了,但也感到担忧。
在以宗族为核心的儒学和共产主义恐惧思维的熏染下,中国人相信不应该去管别人的事情。中国有句古话: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假如中国面对世界也是类似心态,可能因为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面临着全球性问题:中国拥有除印度以外最多的贫困人口。如果你的国家有1亿6千万人的每日生活费不足1.25美元,同时很多民众开始公开抱怨国内问题,那么非洲的发展需求恐怕就没那么迫切了。
正因如此,中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紧张局面。中国想尽可能的避免介入国外事务,除非有助于提高大国形象。只有当关系到切身利益时,中国才会在国外采取行动,但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广泛的利益。中国海军在非洲参加了非洲之角反海盗行动和联合国维和行动。2011年,中国派船前往利比亚帮助36000名工人回国。随着中国企业更多的参与全球市场,未来将有更多这类行动,但前提是代价很低或绝对有这个必要。在国内,中国受到各种短板的制约,在国外,美国近年来实行的军事化外交政策对其构成了损害,中国对此心知肚明。
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国反对什么比需要什么更显而易见。中国投票否决了西方国家干涉叙利亚和达尔富尔问题的企图,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问题上不站立场(但中国对国内任何形式的分离主义都不看好)。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确保了大会未能通过有关减缓工业发展的协议。在这次会议和其他场合中,中国都展现出准备阻拦但不准备建设的特点。一名布什政府前高管谈到中国参与G20峰会时说:“中国愿意出席峰会,但我们仍在期待中国第一次表达想法”。
这名前高管认为,世界需要中国更积极的参与,而不是相反。他说,中国领导人不喜欢这种联盟制度,但又不提出任何可替代的集体安全制度。中国总是说在东海和南海共同开发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但又没有任何具体方案。中国谴责西方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但对于越来越关涉自身利益的国家,却正在使腐败和不良治理加剧。
崛起的大国缺少参与并非罕见。美国经历一场世界大战方得以走上世界舞台,缺少明确议程并不妨碍中国谋求更高的地位。中国作为二战的战胜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令中国感到沮丧的是在国际组织中缺少影响力,它正在带领其他发展中大国寻求公平对待。
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占有全球42%人口和28%经济,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只有11%的投票权。今年七月,中国在上海牵头建立了新发展银行,成员国为五个金砖国家,看样子像是取代世界银行的雏形,有关“中国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话题一时甚嚣尘上。中国还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亚洲发展银行分庭抗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家】中国的未来(四)译者:烟花寂寥 原作者:www.economist.com
发表时间:2014-09-04浏览量:716评论数:0挑错数:0
中国明白:作为一个大国必将惹来麻烦,践踏几棵花花草草也是难免的。
中国明白:作为一个大国必将惹来麻烦,践踏几棵花花草草也是难免的。
在亚洲地区,人们担忧活跃的而非不作为的中国,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最具挑衅性的当属中国坚持的“九段线”,也就是他们在南海划定模糊的界线。中国声称拥有界线内所有陆地,似乎也包括海域和海床。相比而言,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中国有许多领土主张都属于其他国家的主权要求。今年六月,在新加坡举办的香格里拉地区安全年度峰会上,中国将领王冠忠清楚的说,尽管中国尊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该公约不具有追溯效力:九段线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划定,况且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的主权已有2000年历史。
有些中国人更加直白,坐落于中国南部海南岛的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世存近期指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由西方主导制定的。从长远来看,“我们应通过各种区域合作建立一套由我们自己主导的,更合理,更公平,更公义的国际海洋秩序。不出所料,这样的言论引起了华盛顿的担忧。前美国官员,现供职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道格拉斯·帕尔问道:“他们究竟还要拆毁多少庙宇”?
现在也许还没拆毁那么多,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莱尔· 戈德斯坦说:“中国明白作为一个大国必会惹来麻烦,践踏几棵花花草草在所难免。”。“中国愿意为此付出代价”。九段线必须得到尊重这样的规则也许能得到小国的认可。2010年,在由地区大国出席的河内会议上,时任外交部长的杨洁篪指出:“中国是个大国,其他国家都是小国,这是事实”。
在军事上的确如此,尽管中国的军力在技术上不算一流,但规模庞大,不可小觑,一个原因是他们拥有核导弹力量。但杨洁篪口中所说的一些小国可是有大靠山的,美国凭借在日本和韩国拥有的军队和基地,在西太平洋(行情 消息 资金)维持了70年的霸主地位。美国自25年前打赢冷战后,地区存在并未减少。2011年,奥巴马总统在亚洲之旅中宣布要将美国政策的“支点”从中东转向亚洲。
中国领导人坚信美国决心阻止中国在亚洲提升战略和军事影响力,也就是像当年遏制并最终击垮苏联那样遏制中国,颇具讽刺的是只有中国相信支点的存在。东南亚国家对美国重新将重心转向亚洲的观点同样表示质疑。况且,奥巴马在美国的反对者认为他的作为太少,没能兑现2011年许下的承诺。
也就是说,最近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没能消除中国的恐惧。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军事硬件方面向中国的邻国提供帮助,在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的框架内,日本正在该地区推行更加强势的国防政策。安倍晋三在上任第一年,就到访了东盟的所有成员国。安倍晋三曾在香格里拉会议上指责中国采取“破坏稳定的单边行动”,对此美国国防部长查克·黑格尔表示支持。
数十年来,中国在南中国海历来独断独行。但自从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国的立场明显变得更加强硬。中国企图控制“第一岛链”内的所有海域,涵盖冲绳,台湾及南沙群岛(见地图),近期采取的行动几乎疏远了所有邻国。来自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太平洋(行情 消息 资金)论坛的布拉德·格罗瑟曼认为:“我们很难制定出能损害中国长远利益的外交政策”。
这些举动的一个原因无疑是为了控制海床资源,但中国自身也直言不讳的将此视为领土扩张行为。中国领导人坚信自称的东海和南海诸岛一直属于中国固有领土,自毛泽东去世以后,中国领导人界定的领土面积不如从前那样适度,而是堪比大清帝国当年的最大版图。假如说说中国领导人咄咄逼人的表达领土权益,他们认为当今能与中国相匹敌的唯一大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注意到美国扮演着全球国际秩序庙宇保护者的角色,但自身并非没有污点。美国为自身争取大国特权和统治制度,也许美国比中国更不愿受到国际条约的限制,因此美国也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国依仗几个盟友粗暴的践踏国际法律制度,侵略伊拉克。
中国可能还注意到自己现有的雄心壮志与美国当初极为相似。尽管美国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开始发挥全球作用,但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扮演了雄心勃勃的地区角色。1823年,詹姆斯·门罗制定政策不再容忍欧洲国家干涉西半球事务,任何入侵都将被视作侵略行为。从概念角度看,中国想在东亚实现的目标与门罗主义很相似:减少外部大国对该地区的影响,从而无忧无虑的实现地区统治。区别在于19世纪的美国没有遇到过挑战自身地位的地区内大国,多数国家都同意将欧洲大国赶出该地区。至少在早期,这些国家都受益于而非受制于门罗主义。
中国并非完全不能妥协。中国已经解决了部分陆地边界争议,也进行了一些相互让步,但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中国认为东海和南海在战略上更为重要。台湾主权问题终将迫在眉睫,也许是中国在战略层面的关键一环。中国实际上在保护自己的侧翼,以防未来与美国在此问题上发生冲突,局势多变的北朝鲜也有可能成为中美两国的导火索。
在2013年加利福尼亚峰会上,习近平会见奥巴马时说:“宽广的太平洋(行情 消息 资金)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这句话与其说是在表达中美两国远隔重洋10000公里有可能和平共处,倒不如说是在强调西太平洋(行情 消息 资金)处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内合情合理。
今年七月,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时重申了这种说法,即便是为了暗示两国的对称地位,但中国知道自己喜欢拥有各种非对称性优势。例如,中国是一个单一行为体,可以在美国及其在该地区的盟友之间制造隔阂。澳大利亚学者休·怀特最近在文章中指出,中国通过武力威胁其他亚洲国家,使美国面临放弃朋友还是与中国开战的两难抉择。
中国武装力量不如美军那样善于作战,但中国擅长于利用区域内优势。美国只有发动海空军行动才能控制这些海域,如果中国反舰导弹对美国军事行动构成严重威胁,那么中国不必耗资建造实力强大的远洋海军,就能削弱美国的军力投射能力。因此,两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般失衡,他们仅仅对比了两国的航母数量(中国正在建造一艘,美国目前拥有十艘,其中四艘部署在太平洋(行情 消息 资金)地区)。
中国认为两国存在意志力的不对称性。中国看到美国厌倦了战争,不大可能流血花钱去保卫无人居住,又不具有直接战略价值的岛礁。美国也许说话很硬,但仍不会挥舞大棒。相比而言,中国人的想法不仅受到舆论宣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无须鼓动的爱国主义影响,他们乐于见到军队向中国海域投射军力。中国的军工集团渴望挣钱,建造更粗更硬的大棒。即便领导人也想实现自称的和平崛起和遵守国际法,他们塑造的国家精神也未必答应。
中国面对日本时尤为如此。十九世纪,日本打败中国成为地区大国,两国关系一直是最棘手的。中国媒体刻薄的反日宣传极少需要政府来推波助澜,中国人对当年日本的野蛮侵略记忆犹新。日本是重要的替罪羊,分散人们对共产党不足之处的注意力。中国领导人对安全的担忧是合情合理的,也有权利为国家追求更重要的国际角色,但在沉醉于受害言论的同时,却没发现自己也正在成为亚洲恶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家】中国的未来(五)译者:烟花寂寥 原作者:www.economist.com
发表时间:2014-09-04浏览量:710评论数:0挑错数:0
危险是中国将在全世界追求更大权力,以此避免国内发生根本性变化。
危险是中国将在全世界追求更大权力,以此避免国内发生根本性变化。
公众的热情凸显了中国日益增强的魄力不仅仅是对外关系的问题。波士顿大学的约瑟夫·傅士卓说:“每当我看到外交政策发生变化,我总是会问国内发生了什么”?习近平正在肃清对手和打击腐败,许多人希望他能推动艰难的经济和金融改革,对外分散注意力的做法或许能派上用场。在国内巩固权力和在国外发挥影响力是相互关联的,但并不意味着恢复过去彻头彻尾的帝国傲慢态度,将马戛尔尼赶回国。中国人现在明白国外有他们需要的东西:思想,市场,原料,投资,并且很好的融入到许多国际组织中,尽管有时是迫不得已。从最初不理解到如今热爱韦斯特法利亚观念,中国的世界观认为大国与小国相比拥有天然的优势。中国统治者已经认同自己与外国君王是地位平等的,但未必同意这些君王都应当用法律去约束。
然而,中国统治者还没有接受,也不能接受与国内被统治的民众平起平坐。毛泽东建立的是一个国强民弱的中国,如今强国面临着民强的社会,个人拥有了表达各种想法的新途径,例如要求政府更加负责。中国统治者坚信,没有一党专政,国家就无法像帝国那般团结(他们也许是对的)。越来越多的人(还有外国的汉学家)相信,只要一党专政不变,中国就永远无法真正实现现代化。
富人的抱负和受压迫者的怨恨交织存在。在中国西部,穆斯林地区和西藏地区不断出现动荡。在繁荣的东部地区,后天安门时代只要远离政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局面已经出现动摇,公众对腐败,污染和其他问题滋生的愤怒与日俱增。中国领导人非但没有增加民众的正式参与和走向法制化,反而去镇压自由思想者,减少了民众的参与。领导人坚信推动真正的结构改革比不改革更加危险。事实上,反对者也许是对的。仅靠繁荣去掩盖国家深深的裂痕,难度将越来越大。

中国在国内安抚民众,在国外夸夸其谈,这使中国更难赢得盟友和尊重。此外,中国还存在一个深层次问题。中国通过非民主却高效的办法实现了数十年的经济增长,全球许多国家羡慕也想模仿这种办法。假如中国的内政看起来不那么稳定,这些国家的羡慕就会减退。即便能求得一时的团结,这些国家对中国的羡慕也不可能变成喜欢,也不可能成为共同事业。在经济和军事方面,中国已经付出了长期的努力,希望重获历史多数时间里所拥有的亚洲中央地位。在思想和道德方面,中国并没有付出多少努力。按照哈佛大学威廉·卡比的说法,昔日中国拥有强大的“软实力”,“以至于邻国纷纷向其归顺”。如今,习近平也许懂得如何在国内外坚持自己的主张和令别人感到害怕。但如果不能发挥更大的吸引力,这种强势通常会破坏稳定。
如果中国能解决认同危机,并再次成为充满吸引力的文明,而不仅仅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发展模式,那么将更有利于中国获得尊重和追求的影响力。现在看来很难实现,除非共产党给予人民更多的权力,但习近平已经清楚的表示在他执政下没有可能发生。危险是中国将在全世界追求更大权力,以此避免国内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果国内不能发生这些变化,中国的全球实力将继续有虚无实,缺少吸引力,令人感到威胁,邻国也将继续依靠山姆大叔来沾光。
中国早已不再是1793年马戛尔尼笔下的那艘“疯狂一流战舰”。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中国现在已是一艘外形优雅的现代化的战舰。历经二百多年的痛苦与磨难,中国已经改变了自己的身份核心,从一个内向保守的国家转变成为外向的前瞻性国家。1978年以来,中国在不断追求财富与力量的过程中,已经显示出灵活与不屈的决心。而今,这些目标已触手可及,距离伟大已不再遥远。未来几十年也许将是中国最艰难的时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0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强权即公理

2、美帝在憋skynet这样的黑科技.....

3、对国内来说,SF权独立很重要,不然能有几个荣氏家族那样走到今天的?吴英们的戏天天在上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ilicium 于 2014-9-22 06:07 编辑
nekonosiya 发表于 2014-9-22 05:59
1、强权即公理

2、美帝在憋skynet这样的黑科技.....

只是一点个人看法,我看到的金融市场里没有强权即公理一说

股市的基础是西方民主制,事实上大的金融市场的行情如美股美债期货这些都是由长老会投票决定的

你若是看不到 美帝在政策面的无私之心一切都留给市场决定的这种态度,或许很难继续向上发展

真心的感觉 你受国内的教育影响还是挺大的

或许是我自己受西方影响比较多,这种问题不好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9 06:17 , Processed in 0.03761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