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4392|回复: 1

[大盘交流] 对十年炒股经历的感想与总结--送给股友们的礼物(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十年炒股经历的感想与总结--送给股友们的礼物(三)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98飞翔的鹰 浏览:14392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可不可能,那是你个人技术问题。道氏理论说指数消容一切!如果在市场里混的时间够长,交够学费,经验足够,技术到家,那就没有什么不可能!这一分析技术,是作为技术趋势派的看家本领。当然,这并不是说就能百战百胜了。大家又不是神,怎么可能不会犯错?所以,钱还是要照亏,但主要是亏小钱,极少再亏大钱罢了(索罗斯不也亏过大钱吗?但他不是孤注一掷)。但是,已经知道该在什么时候操作,并如何操作了,在市场上生存已经没有问题。他要做的,只是放弃不确定性的小钱,耐心等待大中级别的机会出现才果断出手。当然,市场上总是会有一些令我佩服的短线天才,但我不是天才,只能退而次之。对于做短线,能用几千万、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全程做短线吗?不可能吧?当然,在有概念、热点板块个股联动效应时,用几千万、甚至两三亿资金做做短线可以,但一年当中又有几次这种机会?也不是个个都有泽熙投资的徐翔这种大手笔吧?有些想不劳而获,专门跟在他屁股后面,找点残羹剩饭的小散,反被他和主力作了盘中餐都难说!另看他做的这么爽,在我看来,他可是做了大量的盘前功夫,每天都留意各种题材、政策,并记录在案;然后再对照早已做好分门别类储存的各类板块、题材个股,再看个股基本面,用技术分析选出最强势漂亮的个股,再观察个股联动效应和盘面反应才买进。一看不妙,第二天撒腿就跑,跑的比兔子还快,如果谁有他这身家和身手的话,那可以考虑考虑!
    杰西.利文莫尔则反复教导我要放弃做短线,我花了这么多年才学会这么点皮毛东西,不能象徐翔大老板那样大进大出,更亏不起;只好乖乖低下头,听听师父的教训;我可是死忍着生理反应,不敢去招惹那些美女。要真忍不住的话,就小干几票吧,老憋着心里也真难受,出点血,发泄发泄就舒服了。但对于那种有板块个股联动效应的个股,那是短线、波段的主要对象,一看到有什么动静,第一时间趁早抢入;但要左手买股,右手举刀,一看不妙,对准手指就剁。其它的短线机会,还是让那些短线天才们去做吧,我又不是天才,也不想过劳死,保住小命要紧,免了吧!
    短中长,每一种投资方法都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只有上帝才是短线天才+趋势投机+价值投资者!什么钱都让他赚!如果真有这种人的话,这个市场很快就要关门大吉了!因为市场上的钱都让他象压榨机一样给压榨光了!我想起了杰西.利文莫尔发人深醒的话:“赚钱的不是想法,赚钱的是静等。股市成功的关键是知识和耐心。很多人在股市上都是不成功的,因为他们没有耐心,他们只有快快发财的强烈愿望。在长线交易中,除了知识以外,耐心比任何其他因素更为重要。实际上,知识和耐心是相辅相成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初步尝试,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当时不能马上取得成果了。当时,我满脑子装的都是投机的想法,我的目的是要制定出一种政策,以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市场上买进卖出,捕捉到小规模的过渡性的波动。这是不对的,后来我及时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事实。我坚持做我的行情记录,我对这些记录具有的真正价值充满了信心,我相信这些价值只是等着我去发现,秘密总会被揭开。这些记录明白地告诉我,它们对我捕捉小规模的过渡性的波动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只要我睁开眼睛,就能看到预告重大趋势即将到来的价格形态正在形成。从那以后,我决定抹去所有微小的波动”。
    这些技术趋势派是在被市场抽筋扒皮,反复烤打,死去活来好几次,才好不容易学会的东西。就算是想把秘籍传授给自己的儿子,让整个家族繁荣昌盛,金衣玉食,但也要认真地想一想儿子是否适合做这一行。因为这可是祸富难料的事情!因为你可以传授你的知识,但你无法传授你的经验。365行,行行出状元,但不是每一个行业都适合每一个人去做,让他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才是正道。要不然,利文莫尔的儿子且不是2号百年美股第一人?就连索罗斯这样的投机大师,也有亏大的时候。但是他只是战术上而不是战役上的失败,所以不能动摇他的根本!而利文莫尔的自杀,只是他的心理问题,与他天才般非凡杰出的技能无关。如果他不自杀,他照样东山再起!但是他太累了,不想再战斗下去,以自杀作为生命的终结!作为百年美股第一人,他在股票投资领域所作出的开创性研究,惠及后人。就象迈克.吴说的一段话:“前无古人,至今后无来者!”他的精神遗产《股票作手回忆录》,作为投资领域内的传世经典,将万世流芳!
    有时我不仅这样想:不仅是在股市投资讲究趋势,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或做实业,都讲究时机与趋势投资。陈天桥在网络游戏兴起时赚了大钱,又及时卖掉一部分业务套现;虽然现在他遇到些困难,但他已有了资本转型。网易、腾讯和史玉柱也是在网络游戏产业整体上升趋势中赚到了大钱!史玉柱靠卖保健品赚了钱,趋高价把这儿子卖掉,及时切入网络游戏行业,更是靠网络游戏成就中国富豪榜的地位。这老小子又十分精明的及时套现投资民生银行(行情 消息 资金),做起了银行股东,搞起了双保险!甚至以后他还可能搞三保险、四保险、五保险!高!实在是高!这才叫做真正的价值投资,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狐狸!但无锡尚德的施正荣却从天堂跌入地狱!如果他没在光伏产业趋势饱和之前,及时套现脱身的话,那就真的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了!以前所有的帐面财富都将是镜中花水中月!
    我今天看到一篇对周鸿祎的采访文章,内容与市场投资思路非常类同,让人叫绝。也请你看一下,看看你也有什么心得,再对照一下我本人的感想,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周鸿祎:我从小就爱打架 只是争强好胜而已
   
    话题1 布局
    成功是一种偶然
    “就像说台风来了之后猪都能在天上飞,很多人成功是因为台风来了。”
    “不服输”是个战术
    新京报:你的传记《拒绝平庸》读下来,感觉你经历跌宕起伏,能折腾到今天,做成百亿美元市值的规模,归根结底是不服输。
    周鸿祎:不是不服输,我这人恰恰是愿赌服输的人,有些事你没做好,不服输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很多时候要复盘,通过复盘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我的性格比较争强好胜,属于屡败屡战型,有时候遇到大的困境,大的挫折,反而我会比较冷静。
    “不服输”是个战术,从“道”的层面来讲,是我的价值观和很多人不一样。很多人是以公司上市或者以市值来作为评价标准,或者以自己拥有多少钱。但我的价值观是,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你做出来一个产品,你能影响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更多的用户。
    360没什么布局
    新京报:在儿童智能手环的发布会上你说,“这个产品看起来不是特别酷,但很实用。”
    周鸿祎:这也是360的气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气质,你可以模仿苹果,但它的气质是你学不到的。
    我希望不断能发现用户的需求。很多人老是喜欢问大公司布局。其实谈布局有什么用呢?我看过一些公司的布局,不接地气,最后得不到用户的认可。
    新京报:360没布局吗?
    周鸿祎:我们没什么布局。
    新京报:从PC到手机,360每一步都走得很有逻辑。
    周鸿祎:很多中国企业家在做成功一件事情后会做马后炮式的总结,你会觉得他们的逻辑非常正确,非常高瞻远瞩。但我并不是这样的,我的每一步都是探索出来的。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行业里谁能够看得那么远,站得那么高?我觉得都是吹牛。
    最早腾讯几个团队都在尝试做微信类的产品,谁又知道哪个团队能成功呢?
    猪在飞是因为台风来了
    新京报:在身处其中的时候,往往有盲人摸象的感觉,难道是你幸运地摸到了一条?
    周鸿祎:本来就是。互联网公司头三年都是在探索,真的是盲人摸象或者摸着石头过河,因为互联网是个不断变化的行业。所以,有的时候我认为成功是一种偶然,或者成功也是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尽管每个成功者都不承认。
    就像说台风来了之后猪都能在天上飞,很多人成功是因为台风来了。
    但反过来说,这中间有没有可以自己去努力的地方呢?你要不断地保持敏锐度,不要怕失败,不断地试错。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你可能探索了五个方向,最后成功了一个。
大部分公司都是要经过一个探索的过程。探索中,不要把一个事规划得很宏大,我主张在微观上抓住一点,快速地试,快速地拿给用户反馈,觉得可以就乘胜追击。
    比如“随身Wi-Fi”,最早团队设想了十多个功能。我先鼓励他们说这个想法很好,但具体操作上可以把所有的附加功能都砍掉,就留一个免费热点功能。这是它最大的需求。如果这个功能用户都不接受,那么它在此之上搭建的所有功能都不成立。
    话题2 趋势
    成功者的“心灵鸡汤”没用
    “那些成功人士马后炮式的总结,都是讲自己如何牛,这种东西除了让人对大佬们更加的仰慕,还能干什么呢?”
    新京报:你对“顺势而为”怎么看?
    周鸿祎:是个正确的废话。成功的人都可以说自己是顺势而为,问题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谁知道它是适合的?我更喜欢英特尔前CEO格鲁夫博士的那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说,任何一个趋势来的时候,它不是敲锣打鼓来的,你要去倾听,它是个噪音还是个微弱的信号。年轻人、创业者要真想看到所谓的势就反而应该把自己放下来,倾听用户的声音,观察用户的行为。
    新京报:在360最先推出免费杀毒的时候,你都不认为自己在做颠覆的事情吗?
    周鸿祎:是的,都是事后总结的。
    新京报:你似乎很反感“马后炮式的总结”。
    周鸿祎:你知道中国的创业还缺什么?缺经验。
    中国创业者得到的往往是那些成功人士马后炮式的总结,都是讲自己如何牛,这种东西除了让人对大佬们更加的仰慕、崇拜,还能干什么呢?
    当年所有人都把某个华人首富吹捧的神乎其神,然后弄一些语录。但天天看那个语录也不能保证你成功呀。那些语录我也看了,都说得特有道理。
    新京报:还特精炼。
    周鸿祎:对,那也是一种“心灵鸡汤”,但是没有用。所以,我更愿意把我的一些痛苦,过去经历的磨难,我怎么思考的,怎么做的错误决策,把这种心态分享给年轻人,他才能学到东西。
   
    你看完后有什么想法呢?跟投资是否如此的相象呢?

        待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1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2 天

发表于 2014-2-17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3 12:51 , Processed in 0.036119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