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指数交替轮动 市场仍有上行空间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madamada
浏览:1246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浪财经客户端:证监会新政激活A股 IPO改革八大关键词
大指数上证指数1月20日的低点上行结构未走完,未来向上拓展空间是大概率事件;小指数创业板指数上行波动结构同样没有走完。策略上仍以做多为主。
莫大
从上证指数的长期波动框架讲,我们前面说过自去年6月25日低点之后,应该是运行的一个3-3-5结构的反弹段。而在整个B段下行至1月20日结束之后,后面应该可以预期的是“5”段的上行,其上行目标,至少还要再到上方的筹码分布之“天花板”去一次。可以预期的是,在人们对全国两会政策的强烈预期,可能令市场出现短暂的疯狂,从而令大指数穿越上方密集区。但考量到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在3月之后的地方债务可能出现问题,因此我们仍然认为,一季度末是应该提高对风险警惕的时段。
节前我们给出的策略是,在1月中旬过后,可以考虑逢低做春季行情的布局。原因在于,1月中旬之后,新贷抵旧债的动作基本完成,市场的短期高利率会有所下降。在市场避险盘与节前套现盘撤离之后,会有一个很好的低点可以介入。其时,正是人弃我取之时。而多数的分析人士则认为,整个1月都是下跌的,要到2月才能买股票。事实上,我们不止一次提到,二元化的市场,已经不适于仅看上证指数作为买卖依据。上证指数以及其他大盘股指数如上证50、上证180、深成指,其所代表的群体是曾经的大盘蓝筹股,由于其中多数陷入衰退之中,它们的下行带来的市值减少,将由另外一个群体的上涨所弥补。而这个上涨群体,即是小指数群体,小指数群体也不仅是创业板指数,中小板指数以及深综指,都是小指数群体。当创业板指数涨到一定高度时,相对于基本状况一样而市盈率略低的中小板指数,即成为阶段的领涨指数。去年10月中旬之后,我们从筹码分布的角度讲过,中小板指数未来的补涨是跨年度的行情。而现在中小板指数正在实现这个预期。
对于创业板指数,其波动结构上行段仍然没走完。创业板指数2月11日的大幅波动很正常,没有规定走牛的市场就不能有大幅调整。尤其是现在市场的二元性越来越明显,大小指数之间的资金挤压效应必然会造成此起彼伏,这不奇怪。其实,一个大资金聚集在低流动性市场的行情,本来的日常波动就会比大指数大。只是一点的波动就定论为见大顶,这根本不符合市场运作的基本规律,你也得跑得掉不是?
而我们注意到,创业板中的一线权重股,在本次的上行中并无此现象,文化传媒业指数也没有这种现象。所以,现在定义创业板指数见顶过于草率。但由于创业板指数在1月22、23日处都留有隐性缺口,因此,短期作出防范也没有错。不过,依我看,短期还不会如此快速。从2月11日创业板指数的波动细节看,下行非推动也很明显,这里做一个锯齿型整理结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出于对净值的保护,将涨幅过高并出现顶背离雏型的东西减点仓是正常的防范动作,但就此清盘我看没有必要;毕竟,有些业绩实质增长与面临拐点的东西,还没开始涨呢。
个人认为,以今年资金面的情况,根本不用预期风格彻底转换的情况发生。节前一周已经说过,后面会有一个大小指数共同推动的上行段,大指数上证50的结构,其实已经说明了权重群体有交易性机会。但这只是交易性机会,而真正能走得久的,并不是地产金融等老权重股。它们的上行结构就是个上行非推动的结构,会涨我知道,但个人觉得,只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东西会走得更健康。而从市值替换的角度讲,也只有军工与高铁类个股可以中长期关注。当然,从大级别资金套利的角度讲,空间足够大的上行非推结构是可以做的,因为,大级别资金必须考量流动性,如果不是盘大,他们也进不去。我还是认为,在一个已经确信是长期资金外流的行业里寻找套利机会,其实安全性真不如长期有发展前景的行业里投资。尤其是今年宏观上还有许多不确定性,资金偏紧的情况没有得到中长期改善时,随时都得提防2009年3-6月货币宽松时期信贷大增的各种债的五年期长债的刚性兑付。这种情况下,博反弹与做长期投资是有矛盾的,但受社会发展洪流推动的东西,最终会好过资金不断外流的产业。
(本文作者系市场资深人士,上海某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投资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