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银行业观察报告:从年初任务指标看增长、监管与风险的博弈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石子馍
浏览:2687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月初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草根调研,重点了解年初各类银行增长的任务指标和贷款需求情况,以及愈发严格的监管表态对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如何实现利润激励与风险控制、利率上升与债务压力、严监管与稳增长之间的平衡是14年经济调结构的关键,也是银行业长期健康增长的前提。 任务目标:快增长仍是主旋律,压力各不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分支机构员工对14年初任务压力感受不同。大型银行相对平稳、个别银行还在等待更具体的指标下达;股份制银行增长目标普遍较高,部分银行业绩目标在30%以上;城商行之间的差异性更大,但快速增长的业绩要求仍是银行间的主旋律。 监管趋严,规范理财和同业业务频吹风。2014年1月影子银行特别是“非标”资产仍在蓬勃发展,然而随着国务院107号文和银监会明确表示整治理财与同业业务等,更加严厉的监管势在必行。预计具体的监管细则将很快落地,但银行业也正在积极转变应对,比如通过债权直接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等化解“非标”的透明度和流动性问题。 如何控制信托等领域定点爆破不传导到整体经济如何让个别信用风险事件不至于影响到全局是2014年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工商银行与中诚信托30亿矿产信托到期兑付问题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否会成为打破刚性兑付的首例如果刚性兑付被打破,违约风险可能蔓延至一些其他有潜在信用风险的领域,但预计政府会出手解救稳定整体流动性以使风险利率不至于快速上升,信用风险暴露或许会加快央行的定向放松。 1月投资观点:耐心等待政策明朗和风险释放,但不悲观,因为经济增长潜力仍很大,春天就在不远处。鉴于目前明显趋严的监管态度和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普遍担忧,短期银行股缺乏持续上涨的动力。但目前14年PE4.3倍、PB0.7倍的极低估值已经将悲观预期反映殆尽,信用风险释放或明确后将迎来久违的估值。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系统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