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25|回复: 0

主板短期有技术反弹 创业板长期牛市仍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 天

发表于 2014-1-1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板短期有技术反弹 创业板长期牛市仍存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龙树 浏览:1125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浪财经客户端:证监会新政激活A股 IPO改革八大关键词

  2014年开年以来,A股不断走低。周一沪指再次创了调整新低,2000点岌岌可危。市场如此风雨飘零,期现四连阴后何去何从?


  郑亚男认为,多空双方对于2000点的争夺的可能性很大。但从技术面来看,存在一定的技术反弹倾向,同时,在上周指数重心持续向下的同时,也的确出现了银行、煤炭及部分能源板块的护盘力量的涌现。因此,得2000点附近的确有望出现短期反弹,但能否完成双头颈线的破位反抽还要看是否有新增资金入场。换言之,要看成交量的配合情况。另外,“不破不立”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在目前年报公布的时点及监管层对IPO事情的关注角度来看,下方的下跌空间相对较小的。从期指的持仓量角度来看,与去年12月份的下跌伴随着空方的明显入场,持仓量高位,累计净空单持续高位的情形不同,14年1月份以来,虽然也是下跌,但累计净空单呈现不断的减少的趋势中。因此,空头有降低弹药投放量的倾向,这一方面暂时封住了下跌空间。若多方趁此时机发力,则有望迎来企稳甚至带来小幅反弹。总的来说,短期有望迎来技术性反弹,但能否形成双头要关注成交量的变化。


  对于2014年之初不但未能收获开门红,反而迎来持续的重心下挫的原因。郑亚男认为,持续弱势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外围市场方面。2013年12月的议息会议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逐步退出QE。曾一度受QE的支撑的市场,习惯了宽松资金对股市支撑的投资者们,在QE退出“靴子”真正落地之时,对QE退出后的担忧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利空因素之一。第二、国内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样也是资金面的因素,只不过此资金面与年前的“类钱荒”倾向的银行间市场钱紧不同,更主要的是二级市场“抽血”的影响,即IPO的影响。虽然常规而言,IPO的存在是正常现象,而以往IPO重启规律也显示出IPO重启前及重启之初市场的反应是偏好的,但此次IPO重启的确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伴随着一些改革以外,此次的IPO重启速度及力度出乎市场预期。当然,国内的经济大背景也是引起市场担忧的因素之一。1月1日公布的官方PMI数据也是开启2014年开门绿的一个原因,之后的汇丰PMI数据、统计局PPI数据等,均加大了经济弱势的担忧。


  针对现在很多机构对2014年A股走势不乐观的问题,郑亚男认为,长期来看,A股还是和经济基本面切合相关的,较多机构对于2014年的A股走势不乐观的确是有其根据的。但鉴于国内股市有政策市的明显特点,所以阶段性的行情也是需要紧跟政策、紧跟热点的。而对于市场是否真的差钱的问题,要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如果从去年6月份的钱荒和去年年底的市场表现来看,银行间市场所释放出来的钱紧的信号主要是与货币政策相关角度。目前来看,过了年末的节点,资金面有所松动。第二、IPO重启相关的则是另一个角度的资金面,市场体现的话则主要在成交量上。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目前IPO的重启的确对二级市场的资金面有一定的冲击。


  周一,四大指数中只有创业板指数翻红,创业板市场后市如何演绎?郑亚男指出,2013年属于典型的结构性牛市,结构性行情也造就创业板市场。对于创业板的2014年而言,虽然目前存在估值过高,并且成长性并不像市场预期的那么高的风险,但考虑到因为国家战略结构调整、国退民进及通过深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等因素,依然会对以民企为主的创业板产生了长期的推动力。在经济结构转型仍是持久的主题的背景下,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持续受到追捧是必然的。所以说,只要改革的大方向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改革继续深化下去,新兴产业就一定会不断成长,并成为实体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14年的结构性行情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6 13:33 , Processed in 0.064644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