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利好: 午评:沪指收涨0.17% 沪国资改革、家电领涨 10日早盘,两市小幅高开。开盘后,在金融股的带动下,股指一度站上2250点。但随后,金融股冲高回落,且创业板高开低走,股指随即跳水并翻绿。此后,股指呈窄幅震荡整理走势。截至中午收盘,沪指涨0.17%报2242.07点,成交金额554.8亿元;深成指涨0.53%报8564.76点,成交金额592.8亿元。 板块方面,上海国资改革、公共交通、家电领涨;;家居用品、多元金融早盘表现良好,证券、房地产、食品饮料等涨幅居前,而送转预期、船舶、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跌幅居前。 上海自贸区板块集体拉升 两股涨停 肖钢阐述资本市场法律体系规划路线图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最新一期的财新《新世纪》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时称,必须认真做好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编制好路线图,全面推动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的健全和完善,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清理整合现行有效的法律实施规范,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法律和行政法规方面,肖钢强调,应尽快修订《证券法》,抓紧制定《期货法》。及时制定上市公司监管条例、证券期货投资者保护基金条例、类别股份发行管理规定、私募基金监管条例。 在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方面,肖钢指出,需要尽快修订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司法解释。抓紧制定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民事赔偿司法解释和虚假陈述、市场操纵、“老鼠仓”刑事司法解释。抓紧研究制定认定证券期货交易场所、登记结算公司商事规则法律效力的司法解释。 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已上报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已经上报,目前尚待批复。该人士表示,首批民营银行试点数量较为有限,不会一次推出太多家。分析人士表示,作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头戏,民营银行试点有望较快推进,预期首批牌照最快于今年底明年初“出炉”。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超过35家名称中带有“银行”字眼的企业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市场普遍预期,首批民营银行可能产生于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呼声较高的热点区域。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有关各方之前已就民营银行试点细则的相关事宜达成一致并形成方案。基本要点为:给予民营银行有限业务牌照;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业务范围、开展业务区域、合格存款人等予以一定限制;发起民营银行注册资本金在5亿至10亿元;民营银行股东应为民营资本而不是国资。 28亿港元联手海尔 马云发力大件物流 临近岁末,阿里并未停下扩张的脚步。12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与海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对海尔集团旗下的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港元的投资,双方将联手打造新的家电及大件商品的物流配送、安装服务体系及标准,该体系未来将对社会开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投资中,阿里对海尔电器旗下日日顺物流投资18.57亿港元,设立合资公司,包括认购日日顺物流9.9%的股权,金额为5.41亿港元;认购海尔电器发行的金额为13.16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该可转换债券未来可转换成日日顺物流24.1%的股份。同时,阿里巴巴集团以认购新股的方式对海尔电器投资9.65亿港元,获得海尔电器2%的股份。 阿里巴巴集团牵手海尔背后的战略布局,可能不仅限于传统厂商与IT平台厂商间的合作这么简单,马云长远计划或许还是落子菜鸟网络,期待打造终端厂商+阿里系电商+各地物流园+各地物流支点+终端客户的完善物流网络。 商务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或增长逾13%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9日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后两个月消费市场将保持稳中加快的走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3%以上。从历史数据分析,今年的消费增速仍将处于近10年来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这个增速并不低。 结合当前消费发展的新趋势,商务部认为一批新的消费热点正逐步形成,消费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商务部将研究制定“关于促进基本生活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总量供给、结构布局、服务标准、模式创新、诚信经营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基本生活服务业促进体系,具体包括:扩大家庭服务;建设公益性的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培育规范家政服务企业,健全家政服务体系;扩大社区服务;扩大农村服务;按照新型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乡镇基本生活服务网络。 对于绿色循环、可持续消费发展,高虎城表示,除了在推广绿色采购、引导流通企业扩大节能产品销售、发展绿色流通等方面加大措施外,将进一步研究推进优化税收结构、扩大免税店及离境购物退税试点等政策措施,不断缩小境内外价差,吸引消费回流。 九部门推动气候金融市场建设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门9日联合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战略》提出,要加大财政在适应能力建设、重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适应行动。同时,推动气候金融市场建设,鼓励开发气候相关服务产品。探索通过市场机构发行巨灾债券等创新性融资手段。 《战略》提出,将加大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保证国家适应行动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加大财政在适应能力建设、重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保障重点领域和区域适应任务的完成。划分适应气候变化的事权范围,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责任。同时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适当减轻经济落后地区在适应行动上的财政支出负担。落实并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适应行动。 《战略》要求各地区推动气候金融市场建设,鼓励开发气候相关服务产品。探索通过市场机构发行巨灾债券等创新性融资手段,完善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发挥金融市场在提供适应资金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支持农业、林业等领域开发保险产品和开展相关保险业务,开展和促进“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搭建国际适应资金承接平台,提高国际合作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利好水利农机企业 12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专家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规模经营,为推动土地流转提供有利条件。分析指出,《规划》提出的政策目标将为国内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农业科技、农田灌溉及农业机械设备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上述《规划》指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完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 《规划》显示,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主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具体的建设内容则包括:整治田块、改良土壤、建设灌排设施、整修田间道路、完善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体系、配套农田输配电设施、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强化后续管护等。 《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发布 明确电网全额收购责任 国家能源局昨天公布了《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明确了能源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对于光伏发电并网运营的各项监管责任,光伏发电项目运营主体和电网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推进光伏发电并网有序进行。 《办法》规定,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将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运行、交易、信息披露等进行监管。与此同时,《办法》中也明确了不同主体在光伏发电并网各个环节中承担的责任,其中涉及电网公司所承担的责任尤为详细。 老旧船舶提前报废补助基准提高 《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日前发布。《方案》明确,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按1500元/总吨的基准,对在2013年至2015年提前报废更新的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进行补助,以加快船舶工业结构调整,优化船队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分析人士指出,鼓励老旧船舶提前报废更新,有望给航运业和船舶制造业带来利好,拆船补贴在短期内可以有力缓解部分船公司的资金紧张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