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定位热点坐标 改革画笔勾勒A股小牛身影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madamada
浏览:1291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浪财经客户端:改革红利有望催生牛市 三中全会受益股大起底
□本报记者 李波
从盘中拉升到权重股领跑,近两个交易日大盘稳步上行,量能持续放大。改革红利发酵引领的行情开始步入新阶段。展望2014年,经济或继续稳步运行,大幅低于预期的概率较小,转型引擎将激活经济新动力;流动性或中性偏紧,但改革红利将打破A股存量资金博弈困局,提升其对潜在资金的吸引力。
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A股趋势整体向好,小牛行情有望深入演绎。结构性机会在2014年将随着改革的推进而升级,政策细则以及落地情况将成为定位热点坐标的关键因素。投资者可关注安全建设、垄断破除、国企改革、生态变革、金融改革、城镇化、网络创新等主题。
经济进入平台期 流动性中性偏紧
展望2014年,经济结构调整将继续推进,保增长政策出台的概率较低,经济可能还将在较长时间经历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不过,在经历了2009年三季度以来的下滑后,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探明了底部区域,随着改革和转型的深入将逐步推动新经济动力诞生。总体上,预计2014年经济增速将步入稳定的平台期。
莫尼塔预测2014年GDP同比增速在1-2季度可能小幅下降,按季增速分别为7.7%、7.4%、7.5%、7.6%,全年在7.5%左右。莫尼塔认为,2014年年初零售增速小幅改善;出口增速大致稳定或小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初较低,投资下半年或有所改善。
投资者对于国内经济的预期趋于谨慎,目前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市场一致预期。因此,2014年经济增速低于预期的概率较小。只要经济没有失速,那么行情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或冲击。
流动性方面,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很稳固,物价对总需求变化比较敏感,要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考虑到CPI底部抬高、2014年PPI对CPI的贡献度提高,不排除通胀超预期上行的可能。因此,预计央行货币政策调控仍将维持偏紧基调。此外,2014年美联储可能缩减QE,对流动性构成扰动。总体来看,2014年宏观流动性中性偏紧。
由于市场对于经济增速下行和流动性偏紧均有预期,因此政策将成为左右2014年A股走势的关键变量。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14年的宏观流动性受制通胀可能上行以及QE缩减,但股市流动性更多由资金情绪决定。改革红利的释放将持续激活市场的赚钱效应,提升股市对潜在新增资金的吸引力,从而逐步打破存量博弈困局,为大盘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A股吸引力提升 整体趋势向好
从历史走势看,过去四次三中全会之后,A股均出现明显的“滞后转向”,即先延续此前走势,之后反向变盘。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至今,大盘同样先延续了此前的调整,继而展开反弹,近两个交易日更是选择向上突破。鉴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意义重大,A股“转向”规律很可能会深化或者放大,在投资者的心态波动随着政策的明朗逐步回归平静之后,政策下一步的落实将助推主力资金掀起新一轮行情。
从盘面来看,在震荡了6个交易日后,本周三以券商股为代表的蓝筹股盘中直线拉升,“变盘”正式启动;28日有色、煤炭、建材、钢铁、煤炭等权重股领涨,指数继续稳步上行。种种迹象表明,领涨主力正在从概念股蔓延至蓝筹股,这有利于热点的接力和行情的升级。此前小盘题材股曾借助改革预期被资金爆炒,估值高企,成为不少分析人士看淡本轮反弹行情高度的重要原因。而近期大盘蓝筹股的启动,意味着场外资金开始入场,既能够弱化市场估值结构性差异带来的潜在风险,又利于热点的有效轮动和改革行情的深入推进,标志着行情正在上升到新高度。
站在2013年的尾巴上,在流动性中性偏紧的格局下,指数选择向上突破,充分折射出资金对于改革转型和A股走势的良好预期,有望为2014年的大盘运行奠定良好基调。而就目前公布的首批券商年度策略来看,主流机构对2014年市场的判断普遍较为乐观,“改革小牛”或是2014年A股的写照。
主题投资料延续 结构分化将加剧
从确定性的角度而言,2014年是改革深入年,具体政策和细则将加速推进和落实。对于“政策市”特征明显的A股而言,主题性投资机会将贯穿全年,政策红利将源源不断地释放,围绕政策细则和落地情况把握热点品种或是不二之选。
具体品种上,主流机构普遍认为,改革相关主题是2014年投资的重点方向,建议投资者积极布局改革主题。比如,申银万国[微博]建议关注五大方向。一是安全建设:国防安全、信息安全、消费安全;二是破除垄断:重点在民营金融、油气、医院、传媒、环保等领域;三是国企改革:业绩和估值引来“戴维斯”双击;四是生态变革:环保产业链、中游或受益于过剩产能淘汰的结构性机会;五是网络创新:铁路、4G等有形网络建设以及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重构。金融、地产等低估值价值股的表现更多是由于优先股推出、A股纳入MSCI指数进展、银行做股权激励、利空出尽(房产税、地方债)等事件带来的脉冲式机会。
国泰君安建议,重点把握国企改革和过剩产能行业治理两大主题性投资机会,前者主要包括公司股权变化形成的公司治理改善红利、民营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形成新利润空间、垄断性行业改革形成新投资冲动;后者包括行业标准提高对龙头公司业绩的提振、高端制造业迎来发展高峰期、产能过剩行业并购重组带来的机会等。
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重大利好和助推器,不过投射到A股上利好和冲击并存。在部分新兴概念受益改革推升的同时,另一部分老旧品种必然会受到冲击。2014年,A股的结构性机会将密切围绕改革细则和落实情况展开,受益改革的优质成长股有望继续向好,而品种之间的冰火分化也将进一步加剧。 中金公司:A股有望出现反转
经过近四年的调整,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变化趋势已经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改革成为左右明年市场走势和结构分化的关键因素。2014年A股有望进入实质性反转,而不是反弹。2014年沪深300指数有望实现约20%的收益。 2014年全面转向乐观,主要是因为过去大家不看好中国经济的理由正在发生变化。市场低估了经济增长正面的因素和改革的预期,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明年的预测都比今年高。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不管A股还是H股都是10年以来估值低点。实际上,改革为股市打开了中期上升通道。
调高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三公消费禁令对餐饮消费的冲击只有一个季度的影响,非公消费的增长较好。中国经济整体比较健康,只要经济增长比较正面,影子银行和债务都不是最大问题。
建议布局三类行业。首先是地产板块及地产产业链上的建材、钢铁;其次是大众消费品行业,包括家电、食品饮料等;最后是金融领域中的券商和保险。主题投资方面也将继续活跃,除了持续强调的大众消费之外,国企改革、兼并收购、无线互联网应用延伸、锂电池等将是2014年值得期待的主题。
申银万国:打破存量博弈困局
申银万国对2014年的行情趋于乐观,建议积极寻找结构性机会。伴随经济进入平台期以及市场化改革方向的进一步明确,政策的不确定性有所下降,市场风险溢价将有所降低;而改革制度红利的释放将有助于提升股市中长期预期收益率。短期看,经历2013年的“结构性牛市”后,市场财富效应增加,股市吸引力逐步提升。市场潜在的新增资金包括养老金、退出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期货资金等,股票市场存量博弈困局有望逐步打破。
经历2013年的“高歌猛进”,高估值成长股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短期内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包括:年报业绩证伪压力、IPO重启与新三板扩容可能造成的分流压力、年底机构锁定收益获利回吐、风险偏好阶段性下降等。从中长期看,成长股依然是转型期重点的投资方向,转型带来的行业市值结构变迁已经深入人心。从海外经验看,转型期新兴成长指数阶段性回调幅度一般不超过35%。春节后,2013年年报业绩风险释放、去伪存真,高估值成长股有望重新出发。
国泰君安:踏准三波反弹行情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向下调整至7.2%附近。增长目标向下调整得越低,意味着转型推动力越大。改革目标将取代增长目标,成为稳定就业的抓手。
全市场流动性水平整体将维持在偏紧水平上,以限制通胀并推进改革。平衡发展意味着对当前投资增长的限制以及消费和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推动。政府对消费领域和服务业领域的政策将进一步倾斜,相关板块的市场空间会扩大。
A股市场转型和引擎重建之路或经历三次挑战,相伴而来有三次浪潮。第一波来源于信用风险重建;第二波是企业盈利能力重建;第三波源于增长信心重建。每一次重建都将使A股形成20%以上的反弹空间。
国泰君安认为,信用风险重建即将开始,12月中上旬A股市场可能在信用风险重建后迎来反弹;盈利能力重建最快可能始于2014年年中;增长信心重建最快将于明年三季度开始。A股市场在2014年将迎来平衡市中的三波反弹。在宏观环境稳定条件下,极可能出现三次反弹一次高过一次的结果。
改革是手段,转型是目标。2.0版阶段的改革特征是分进合击,即多方向改革政策可能同时启动并加速。2014年改革主题性投资机会将贯穿全年。建议重点关注转型的两个核心改革领域:国企改革和产能过剩行业治理。 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专家预计明年GDP增速有望达7.5%
多位专家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常态,也就是GDP增速在“7-8”的区间,预计明年经济增速维持在7.5%或更高水平。一系列改革措施将有利于缓解经济结构失衡,并释放潜在经济增长动力,缩小收入差距,造就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平稳、消费崛起的良好形势。 经济“底部修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预计,2013全年GDP增速为7.8%,CPI为2.7%。预计2014年的GDP增速将达7.7%,CPI将达3.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上延续了2012年“底部波动”、“复苏乏力”的局面,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相对稳定,“波动中筑底”的趋势较为强烈。2014年,在中国经济的大改革与大转型,世界经济的政策转型以及周期性力量轮转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具有“底部修复”的运行特征。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也认为,从政策层面看,明年经济增长有望维持在7.5%甚至更高的水平。“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常态,也就是‘7-8’的区间,相比较于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们的增速下了一个台阶。尽管这个速度在全球来看依然是比较高的,但我们要追求的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要上一个台阶。”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彭文生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局面是增长企稳、结构失衡。短期内,经济增长动能有一定的惯性。他表示,2013年经济增长企稳,主要是由投资因素拉动。基建和房地产方面投资放缓,私人部门消费增长稳健,出口总体趋势好转。
彭文生预计,“2014年中国的年出口增速或将比2013年稍快,消费方面会较2013年趋势有所反转,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上升,预计消费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出口形势会优于2013年。”短期经济增长走势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动能以及宏观政策。当前经济增长动能具有一定的惯性。总体看,2014年的经济增长与2013年持平,环比走势前高后低;在2013年基数的作用下,GDP同比增速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推进结构转型
多数专家表示,与2013年相比,中国经济最大的看点是结构的改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和落实将极大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彭文生表示,改革措施将有利于缓解经济结构失衡,并推动中国经济在2014年呈现增长平稳、消费崛起的形势。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未来如果能够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城乡一体化制度、金融体制、农村土地制度等领域改革将释放改革红利,未来10年我国保持8%左右的增长没有问题。
王一鸣表示,中国要增强经济活力,关键要闯过“四大关”,即发展方式转型、促进公平正义、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
刘元春表示,从短期经济运行来看,宏观经济一方面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全面爆发、经济增长直线下滑的局面,同时也没有在反周期的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出现持续性的反弹。这种底部小幅波动的宏观状况有利于大改革的推出。从中期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较强的筑底迹象,周期力量存在着逆转的趋势。
刘元春认为,大改革对于2014年宏观经济影响最为正面,是它给全社会和全世界发出了全面改革、强力改革、真改革的信号,从根本上重树了市场信心。这种信息在目前周期转换的关键时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大改革的目标在于制度体系和存量盘活,但需要增量的支持。流动性过剩的治理必须强化中期定位的策略。积极财政政策的定位应当有别于以往年份:一是应当小幅提高中央财政赤字;二是应当加强减税力度,对冲企业财务成本的上扬;三是为配合政府职能转变,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四是在福利体系大转型过程中,可以增加部分一次性的福利补贴。 部分私募认为结构性行情或延续
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仅有不到五成私募实现正收益。但大部分私募认为,未来随着具体改革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制度红利将陆续释放。私募普遍看好军工、信息安全、安防、环保等受益行业,年底A股结构性行情或延续。 相对乐观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净值数据的非结构化私募证券基金产品为969只,11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为-0.18%,没有实现正收益,仅跑赢大盘。从表现来看,11月份实现正收益的产品共有452只,占46.65%,不到五成。
目前来看11月表现最好的是山东信托-泽熙3期,收益率为13.29%,其次是外贸信托-博弘定增6期,收益率为12.06%,排名第三的是长安信托-泰达鼎晟1期,收益率为12.03%。同期表现较好的还有国鸣投资、西域投资。目前表现较差的是尚雅投资的华润信托-尚雅2期,近一月亏损幅度达15%,其他如安苏投资、胜乾投资、盈捷投资旗下的部分产品,亏损在10%以上。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很多内容超出市场预期,乐观看好后市已是私募主流观点。他们认为,改革有望催生中长期的市场红利。如果未来落实到位的话,将为资本市场基本面长期向好奠定基础。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11月13日-11月18日,共有3只新产品成立,均属于股票策略型产品。这表明不同地区的私募继续看好后市机会,陆续发行股票策略产品。
长期向好
对于后市的看法,私募普遍认为今年年底仍可能是一个结构性的行情。尽管有改革利好推动,但临近年底市场资金面收紧的情况下,投资者依然谨慎。
尚雅投资表示,整体而言,目前市场属于结构性行情。短期不会出现大幅波动,行情处于平衡状态;长期而言市场是向好的。不少私募表示,看好年底成长股的表现,认为价值股难有整体上行的机会。从容投资认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长期看好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方向的行业,比如信息消费、新能源、新型农业等。
在具体投资机会上,乾阳投资董事长何辉认为,军工、信息安全、安防等行业将受益,其次环保行业成长性可期。另外,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日渐重视以及人口老龄化逐渐显现,医疗保健行业的前景向好,值得重点关注。
公募预计后市以震荡为主
改革决心提振市场信心,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但近期资金面紧张状况也给反弹带来了压力。公募基金普遍预计,后市将以震荡为主,未来市场或进入一个持续的主题投资区间。其中,军工板块被公募普遍看好,同时部分公募认为传媒、环保板块也有机会持续走强。
海富通基金认为,近期影响市场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改革举措以及资金面紧张状况,两大因素主导了市场格局。市场终将重归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而估值过高的个股势必面临回调。万家基金表示,目前不存在大幅下跌的风险,市场将处于窄幅区间震荡,结构性投资机会依旧存在。
大成基金[微博]认为,今年宏观经济已经出现筑底迹象。预计2014年A股市场将保持震荡中略微向上的趋势。明年流动性仍不存在放松空间,通胀压力比今年有所提升,经济增速预计维持在7.5%左右,A股不存在趋势性机会,有可能出现与今年类似的结构性行情。
在行业选择方面,海富通基金指出,此前市场对《决定》所涉及的受益行业存在一定预期,如安防、环保、传媒等,从估值来看这些行业短期内上升空间已较为有限。改革力度超出市场预期的是军工板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将有利于该行业加快发展和升级,军工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有望提高。
万家基金也表示,年底之前仍存机会的板块包括国防军工和安防板块。二级市场方面,乐观情绪带动市场短期反弹,但受偏弱的经济基本面和偏紧的资金面制约,反弹高度不宜过度乐观。
在后市配置方面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微博]认为,经济结构转型期,符合结构调整方向行业的优质成长股是布局重点,能够穿越经济周期。同时,一些盈利稳定,所处行业向好、估值低的大盘蓝筹股也存在一定投资机会。短期看,可适当关注军工、环保、传媒、国企改革等受益改革的主题类个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