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政策解读大放送。。。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88634
回复:3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继续昨天的内容:http://bbs.macd.cn/thread-2393029-1-1.html
五、“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维持一个政府的运行,正常还是靠的税收。中国的税收一直过高,也过乱。任何一个企业如果老实巴交的纳税,能存活的概率并不高。本届三中全会将税收体制改革放到了第五位,而且很明确的说明,税收体制和资源配置相关联。也就是说,税收的改革会发生层级式的变化,产能过剩的企业,哪怕是国企,可能也不会在指望税收优惠苟延残喘了。而国家支持的产业,会出一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至于能够获益的企业,得参考十二五规划和刘鹤的顶层设计了。任何一届政府都避免不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产业,同样也是政治巨头的臣子,不贴心可怎么行?
另外,本次的税收体制改革,也将会是纲领性的改革,应该不会拘泥于一些小节。改革是望眼未来百年,只有战略才能做到。至于战略方向如何,我们现在仅仅能够知道的,就是统一性和公平性。
六、“改革税制、稳定税负”
在第六条依然说的是税负,此政策应和土地改革相关联。这里有一个暗示,未来维持政府运转的资金支持主要是靠的税负,原有的地产财政可能会告一段落。这样的改革其实是最艰难的,因为会触动无数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一定会被大范围的反对,拒绝执行。
因此,财税改革,重要的方向是稳定,保证资金来源和量级的稳定。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主要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这点关乎社会公平,改革方向依然是西方式的:富者多交,贫者少交。这里还牵涉了一个触动利益集团的因素,就是灰色收益的所得税改革。灰色收入在富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很多富者是靠着灰色收入的逃税富起来的。而贫者,没有灰色收入的来源。收入一旦提高,很快就会税负给降了下去。未来个人所得税门槛的提高,比例的变化,基本是确定的事情。
另外,地产税也是重头,必然会执行下去。本身我们的财政就是土地财政,眼瞅着地产已经接近饱和。刚需的承受能力越降越低。地产泡沫也无限膨胀。抑制地产泡沫,稳定降低房地产投机性,是本届政府的一大任务。而地产税的出现,是稳定税负最重要的一环。中国有多少套房,每年就产生多少税。税收稳定可期,又弥补了土地财政销售后会出现的财政赤字。所以,地产税必出无疑,只是怎么出,是收存量还是存量增量一起收的问题。估计开始应该还是会和增量挂钩,要是存量也收,房地产可能瞬间就崩盘了。
七、“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这个点的改革,依然是和财政相关的。从江那届政府开始,地方政府就逐渐的脱离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原因有二,一点是为了提高效率,地方放权过大,同时监督监管机制没有跟上。各个地方政府几乎就是一方的土皇帝。贪腐,妄权,基本都和这个因素相关。另外一点是财税的自由度在过去也放的较宽松,财税分地税和国税两块,再加上卖地的钱归地方政府控制。权加钱,地产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就一下膨胀了起来。不盖上几个亿的办公楼,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市府。 于是事权的改革,责任制度,这次也被提出来。制度化,分权监督化,估计都在顶层设计中。不过一般来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治理事情必须从根本入手。就好像崇祯皇帝累给半死,最后抱怨群臣误他。事实上问题还是在崇祯身上,和群臣无关。我们的两会是唯一的民主,可是当你不投赞同票就无法当人大代表的时候。民主就成了凤姐脸上的粉底了。 八、“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此处空白五千字,对农民土地改革,我一直持怀疑态度。我国的宪法规定土地是国家所有,和私人无关。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这也是农民唯一一点比市民优先的权利。如果农业用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可以出租,很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虽然宪法规定没有所有权,但是变相的土地兼并一定会出现。历史上,封建集权到最后就是土地兼并导致民不聊生,完后起义,改朝换代,进行土地再分配。我赞同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价值权,可是失去土地的农民真的有能力在城镇化中融入进来么?土地的使用能保障安全,高效么?工业化的农业,能够爱惜土地就如同爱惜自己的孩子么?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只能让时间来验证了。 九、“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被提到台面,社保系统的欠思量和无能,最后还是需要老百姓来买单。提高退休年龄,提高社保缴纳金额,等等。都和缴纳社保的人无关,社保系统的失败,责任人无责,受害者到需要负责。这也是上国的一个特色吧。可能当年设计社保体系的是临时工吧。 我们的社保体系,最大的问题是因为设计的时候覆盖面太窄,为了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对社保违法视而不见。不但劳动者被侵权,现在社保体系也出了极大的问题。这里不要再说资金黑洞,贪腐挪用了。现在社保金不够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至于如何解决,马上就会出方案。现在我头疼的是如果保证单位能用自己到六十五岁。自己怎么保养身体在六十五还能干得动活,下的了煤窑。 至于医保是一件更扯的事情。现在去看个感冒恨不得都得验血验尿拍CT。医院和抢劫差不多。地方的医院更要命,没熟人还不如自己在家治呢。一个病人的医保额度是一万,住了院后医生根本不给开能治病的药,各种无关的药何种输液。花到一万就赶出去,要么转院,要么俩星期后再住进来,再花一万。过去几块钱能治的病,现在要上千,一百能治的病要几万,几千一万能治好的病,现在根本治不好。医药的暴利,设备的乱用,都啃不完我们的医保金。要是再说医保不够使,要我们再提高缴纳金额,那就真的太荒诞了。 医保社保的问题都在制度设计上,监督,钱权的分离,是根本,希望本届政府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让我们老百姓多交钱的基础上。 到此处,本届三中全会的几个要点已经解读完毕了。关于农业说的较少。正在酝酿的一篇文章和粮食安全有关,到时再深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