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20|回复: 0

情绪市特征渐显 回调蕴藏布局良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绪市特征渐显 回调蕴藏布局良机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MACD52 浏览:820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报记者 李波


  昨日沪深股指高开低走,小幅下跌。隔夜美股大涨并未令A股快速复原,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分化困局、IPO传闻扰动等内部压力导致市场情绪明显低落。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政策红利这一行情驱动力仍在,加上技术面2150点具备较强支撑,预计系统性风险不大,大盘将步入震荡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前期热门题材的明显降温,市场的热点切换正在进行中,投资者宜及时兑现收益,寻找具备业绩和题材支撑的新热点。


  高开低走 情绪市特征趋浓


  隔夜美股大涨一度刺激A股市场昨日高开,然而大盘明显承压,午后震荡下挫。相较亚太市场的普涨,A股市场的高开低走反映出当前情绪的低落。


  沪深两市昨日早盘双双高开,之后在2200点附近展开震荡;然而午后文化传媒、互联网金融等前期热点板块再度大幅下挫,拖累股指持续回落。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以2188.54点报收,下跌0.21%;深成指收报8521.20点,下跌0.25%;中小板综指收报6161.66点,上涨0.03%;创业板指数收报1322.99点,下跌0.91%。


  隔夜美股大涨以及美国会参议院通过重启政府并延长债务上限的协议,对亚太市场形成明显的提振。然而,A股承压明显,市场情绪低迷,并且拖累港股午后跳水,从而明显跑输其它主要亚太股指。


  在周三的大跌之后,外围利好显然无法令A股恢复元气。究其原因,当前的A股正在面临多重宏观、操作、政策等多方面的压力。


  首先,四季度经济增速回落已经基本成为市场的一致预期,这就使得大盘难以具备趋势性上涨的动力;短期来看,9月增长端经济数据将于周五公布,而市场普遍认为将较8月有所回落,这无疑将加剧市场的波动。再加上三季报即将披露,对前期爆炒的创业板等品种的证伪,也成为资金出逃观望的关键因素。


  其次,信息、传媒等前期热门板块连续遭到资金抛弃,折射出资金获利回吐的意愿。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流出的资金将如何调仓?热点将如何切换?一方面,新兴产业板块估值高企,短期难以继续吸引新增资金介入;另一方面,钢铁、煤炭等传统周期股受制产能过剩瓶颈和宏观经济压力,也难以接过领跑接力棒。而这已经成为A股市场目前面临的明显困局。


  另外,政策方面,近期不断有关于IPO重启的传闻。尽管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短期难以成行,但A股向来“谈IPO色变”。在反弹遭遇瓶颈、热点切换困难、经济预期放缓的压力下,市场情绪较为脆弱,诸如IPO等敏感消息的负面冲击更容易被放大。


  系统性风险不大 回调以备再战


  尽管目前A股市场面临的压力逐步凸显,近日更是和情绪形成“负反馈”,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本轮反弹由“经济复苏+改革红利”双轮驱动,经济增速固然可能放缓,改革预期却愈发明确。这就意味着,行情并未终结,短期系统性风险不大。


  从近期政策出台的频率和力度来看,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深入推进。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市场对于改革和转型的预期仍将偏向乐观,资金也会持续地布局和炒作相关品种。只不过,随着行情的深入,题材挖掘的难度会逐渐增大。


  从技术面来看,沪综指上方2250点压力非常明显,顺利攻破并不容易;而下方2150点附近存在明显支撑。因此,市场可能将在热点切换动能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下,步入震荡格局。


  而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需要做的应该是将前期获利丰厚的品种卖出,同时布局一些有业绩和题材支撑、具备补涨动力的品种;对于优质龙头股,不要盲目追高,可等待其回调充分,在支撑位买进。


  分析人士指出,热点切换短期或正在进行当中,互联网、信息、传媒等板块或步入调整之旅,改革主线中,短期环保正在成为主力资金狙击的主要目标,值得重点关注;而土地流转等前期涨幅不大的改革品种也值得关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13:09 , Processed in 0.025640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