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99|回复: 0

“二八”行情轮番上演 低估值品种迎来秋收时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1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八”行情轮番上演 低估值品种迎来秋收时节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hammer2001 浏览:1799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继周一放量上涨后,沪深股市昨日继续保持强势格局,且量能较周一进一步放大。早盘在短暂的横盘后继续拉升,午后临近收盘时,券商股出现集体拉升,股指快速上涨,随着下午经济数据继续向好,蓝筹股再度借势启动。在经济企稳背景下,周期股轮番活跃。持续上涨之后,A股走势会如何?操作上,投资者需要注意什么?昨日收盘后,本报连线了两位业内人士。


  经济企稳有利市场走强


  《大众证券报》:8月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已经实现阶段企稳。这也为A股反弹提供了有利条件,您认为强势格局能否延续?


  湘财证券策略分析师/朱礼旭:从整体而言,近期数据还是不错的,至少不会对A股构成负面影响。随着未来政策力度的加大,A股走势值得期待。当然,从结构来看,经济复苏迹象仍没有完全清晰。8月份的整体工业生产在提速,但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特别是8月天气比较热,居民用电量提升较快,促使电力行业对整个工业生产的贡献力度较大;而水泥、原油加工、有色金属、汽车等行业同比增速都有所下降,这是个隐忧。此外,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在回落,这意味着基建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力度下降。积极的一面是,新开工项目建设在提速,四季度或会体现出相应的效果。


  开源证券研究所高级策略分析师/任进:我们知道此前市场的疲弱和对于宏观经济面的担忧直接相关,而目前国内经济企稳迹象出现,也使得国内外的机构投资者纷纷转多,这将有助于A股继续转强。


  周期股机会已现端倪


  《大众证券报》:两市成交量再度提升,这对大盘后期走势有何影响?二八风格继续演绎,周期股系统性机会是否已经到来?


  朱礼旭:当前大盘仍然处于底部区域,此时的连续放量,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比较乐观,投资者对后市比较看好。增量资金开始入市,这也会进一步推动股指的连续走强。由于当前政策面偏暖、短期数据也不断印证经济企稳,我们认为,场内风格转换已经拉开帷幕,低估值蓝筹股迎来估值修复行情,而创业板等前期热炒的板块,在风格转换引发的资金流入效应下,下跌风险进一步加大。


  任进:成交量持续大幅放出,是沪指逼近2250点的基础,也是大盘蓝筹股走强的必要条件。不过,暴量放出也将消耗多方的力量,因此短线出现震荡在所难免。不过,周期性品种的机会已经初现端倪。


  把握板块轮动效应


  《大众证券报》:经过上拉之后,周二除了浦发银行一骑绝尘以外,多数银行股进入休整,如何看待该板块的后期表现?与此同时,券商、机械等蓝筹板块接力较好。如何把握板块轮动的机会?


  朱礼旭:市场进入反弹阶段,银行股作为权重最大的板块,可以说是风向标,投资者应予以重点关注。虽然近年来银行业利润的增长势头,由于利率市场化等因素而所有放缓,不过从估值角度来看,投资价值比较突出。最近传出优先股试点率先在银行业展开,由于优先股发行可以实质降低上市银行核心一级充足率要求,将大幅减轻银行普通股股权融资压力乃至整个市场的再融资压力,这无论是对银行股还是A股市场都是大的利好。


  投资者在一波行情启动时,应该关注市场的运行路线,保持对主流品种的持股坚定性。就目前而言,蓝筹股进入普涨阶段,投资者如果持有相关品种,不必根据单日市场热点进行频繁切换,而应以持股待涨为主。


  任进:银行目前仍是上市公司中最赚钱的行业,考虑其较低的估值水平,后期还有表现的机会。而其他蓝筹,如券商、机械、资源等板块也将依次轮番表现,要注意的是毕竟蓝筹品种盘子较大,更多的是脉冲性表现,因此一旦短线急拉之后,就可以考虑找寻下一个尚未表现的板块。


  中线挖掘低估值品种


  《大众证券报》:最近低估值低价股逆袭成风,后期这种“双低股”的机会如何?操作原则有哪些?


  朱礼旭:“双底”品种只是一种数字意义上的分类,并不是所有具备这种特征的个股都有大的机会,投资者还是根据行业以及个股基本面来进行选股。比如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就明显好于其他多数低估值低价股。除了银行股以外,其他金融股以及地产、汽车、中西部建材股,我认为在近期都会迎来持续的良好表现。


  任进:低价、低估值的活跃预示着行情的到来,对于双低品种仍可关注,操作上注意以技术买卖点作为具体把握的参考。目前中线角度应以挖掘价值低估的品种为主,短线可以关注市场热点题材,比如上海自贸区金改概念、环保、科技类等。


  记者 刘扬 艾凌羽


  延伸阅读


  低价股点燃市场做多热情





  估值优势与想象空间并存


  今年以来,题材股逆势超涨,让不少投资者追涨屡有斩获,这使原本就缺乏赚钱效应的低价股关注度降至“冰点”。直到不久前自贸区概念热炒,上港集团、中海发展、中海集运等个股成为涨停板常客,方才使得低价股重回视野。近几日,低价股的批量涨停更是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低价股成功“上位”


  在昨日涨幅榜排名前100位的个股中,10元以下的数量为55只,其平均股价仅有5.75元;在52只非ST涨停股中,10元以下的个股达到29只,平均股价进一步下降至4.86元;而昨日涨幅榜排前十五名均被10元以下个股包办,其中珠海中富、太原重工、招商轮船、中海海盛、日照港、振华重工位居前六,股价甚至都在4元以下。


  然而上述股价均为昨日收盘之后的价格,若按照前日收盘价计算,两市10元以下的个股共有1356只,昨日下跌的数量为289只,占比为21.31%;按同标准计算,昨日共有534只10元以上股下跌,占比接近50%。不仅如此,昨日全部A股中有823只下跌,约占总数的33.36%。可见低价股在积极上涨的同时,下跌的概率要远远低于高价股,以及市场平均水平。


  观察发现,在全部低价股中,建材、交运、采掘、机械、有色成为集中性较高的行业,而昨日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采掘排名板块涨幅三甲,分别上涨4.19%、2.59%、2.54%。尽管个股与板块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市场呈现出显著的“二八格局”,传统周期性权重板块出现轮动,昨日两市成交额更是放大至3255亿元,可见主流资金对低价股、低价板块的关注,似乎并非出于偶然。


  低估值个股不在少数


  据Wind统计显示,目前全部A股的动态市盈率为12.06倍,市净率为1.70倍(均剔除负值,下同),而在全部10元以下股中,市盈率、市净率均低于市场均值的共有81只,尽管占比不算太多,但绝对数量依然不少。不过考虑到行业差别,如有色、机械、商贸等,行业平均估值就已达20倍-30倍左右的水平,因此相对低估值个股则更多。


  9月以来,金融、地产、采掘、有色、交运等传统权重板块轮番发力,涨幅均在6%左右,且量价齐升。而尤其在近两日中,中小板、创业板出现明显滞涨迹象。此外,沪深300月内累计净流入资金超过27亿元,而中小板、创业板则大幅净流出54.47亿元、26.41亿元,并且在新增的206只两融标的股中,大批量高涨幅强势股被纳入其中。


  “一面是蓝筹股轮番放量大涨,另一面是强势股高位迎来做空,这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或表明管理层有意让市场回归理性,在长期倡导价值投资的理念下,市场也用实际行动来予以证明。”东吴证券资深策略研究员包卫军对《大众证券报》表示,今年在转型升级的带动下,题材股一蹴而就的投机行为有悖于市场初衷,高度“泡沫化”也是管理层所不愿看到的。大量低估值蓝筹股此时强势发声,似乎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价值投资的存在。强势股与低估值个股在此时迎来不同的“调整”,或将意味着市场新一轮周期的开启。


  想象空间大 关注度不高


  然而“低价不低估”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强势股也都是从低价股成长而来。


  截至目前,两市共有146只个股年内股价翻倍,而中青宝年内涨幅惊人的达到了763.80%,*ST生化、远东股份、北纬通信年内涨幅也都在400%左右。回顾年初,*ST生化、远东股份股价只有5.06元、3.30元,中青宝、北纬通信也只有11.25元、12.97元,在各种题材、概念、想象的共同作用下,股价一飞冲天。


  华泰证券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陈慧琴分析:“在题材股、概念股的炒作过程中,基本都是一线股与二线股轮番领涨,而在一线股短期炒作退朝后,崛起的二线股多以热门概念中的低价股,以及看点多、想象空间大,但尚未被深度发掘的个股为主,手游、大数据、文化传媒等概念的热炒,基本都是如此。”


  亦有分析人士指出,从低价股的长期走势观察,多数个股锯齿形的分时走势,凸显了人气与赚钱效应的匮乏,有的甚至已被市场边缘化。不过一旦被赋予热门概念后,往往在不被察觉之下迅速走高。并且在一些股价不高、估值不低的个股中,机构的进驻量较小甚至没有,这比较符合游资快进快出的操作特点。记者 惠晨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7-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 01:42 , Processed in 0.026110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