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842|回复: 0

蓝色光标,高速并购式增长下的危与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2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光标,高速并购式增长下的危与机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quickgun3 浏览:3842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蓝色光标(行情 消息 资金),高速并购式增长下的危与机

                  作者:孔浩

近年以来,A股出现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部分公司依靠IPO高PE溢价募集到的宽裕的资金,然后通过行业整合形成低PE溢价并购,出现营收与利润的爆发式增长,导致公司股价大涨特涨,其中最以蓝色光标(行情 消息 资金)最为起眼,上市至今已上涨达六倍有余,并购案例达近10例,市值也近200亿附近。笔者称此类资本市场演绎的模式称之为“并购概念”。而如今,这一模式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表现更为积极,轮流登场,一些手中资金宽裕的互联网巨头也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版图,比如我们近期看到的百度19亿美金并购网龙旗下的91无线,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近期又传言360收购搜狗业务……等等。

回归到A股,这一模式更是扩散化了,最半年,笔者分析了几个投资标的,都类似特点,其中一个是省广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跟蓝色光标(行情 消息 资金)类似的模式,作为一个广告业务的龙头, 2013.01.01至今半年涨幅就已达两倍,足以笑傲A股江湖,而另一个同行业的个股华谊嘉信(行情 消息 资金),半年也大涨一倍有余。以上几个个股都处于类似行业,广告传媒。下面笔者简单分析一下这一模式的危与机。

(一):并购式增长多以资金实力为前提: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大多都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或者良好的现金流。例如蓝色光标(行情 消息 资金),实际需资金1个多亿,但募集达近7亿,超募近5个多亿,就便以扩张。当然,还可以增发股份或者换股等方式,但而最终的长远结果,也降低了控股股东股权,可能并购过度消耗过多的现金流,资金实力下降,从而长远失去刚开始的并购速度与能力。这一点去看,投资者不得不防,长远去看也难以为继。

(二):并购式爆发性增长多有广阔的的行业发展空间:一般而言,例如上述的蓝色光标(行情 消息 资金),华谊嘉信(行情 消息 资金),省广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都处于广告传媒行业,行业前景预期良好,行业集中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又跟国家发展文化传媒的战略产业相符,最终导致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共振,市场下屡屡上演的疯狂上涨。但事实上,长远去看,任何成长行业都有一个天花板。

(三):并购式爆发性增长的长远出路:若整合并购仅仅从国外大多经验去看,事实上长远大多都是失败的,并购并不一定是一个好主意。国外无数实例表明:并购后能协同产生效率的并购才是最后的出路,但大多企业长远难以做到,不少公司高价并购后,好景不长最后导致低价再出售,日本崛起并购美国企业就有相当多的案例。巴菲特告诉我们,并购方往往以为壮大规模就是实力的表现,但事实往往相反,被并购方往往卖出了一个好价钱。某种角度,长期价值投资应该寻找简单专注于主营的好公司,而多元化往往是走向崩溃的前兆。回归到就像蓝色光标(行情 消息 资金),这样的并购速度很难保证不会碰上若干个黑天鹅,长远也无疑牺牲自己的商誉。当然,移动互联网下的并购或许协同效应相对强一些。

蓝色光标(行情 消息 资金),或许未来还会继续上演并购的神话,市值也可能继续上升,但对于中小投资者,我们也看到蓝色光标(行情 消息 资金)的高管股东(产业资本)不断的减持,这对于金融资本来说也应谨慎。对于类似蓝色光标(行情 消息 资金),省广股份(行情 消息 资金),华谊嘉信(行情 消息 资金)等等此类广告传媒业,大涨特涨的背后都是并购式扩张的路线,但若仅仅依靠并购式增长的股票,虽然做到了营收利润的增长,但长远,如上述所言也面临一定的危险。

                                                           孔浩  陆家嘴(行情 消息 资金)  2013.07.2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4-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12 19:59 , Processed in 0.034955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