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中国制造” ——产能过剩系列报道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长期收入
浏览:4709
回复:1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继无锡尚德轰然倒下,华锐风电(行情 消息 资金)内外交困之后,另一家在过去10年的中国制造业超级繁荣期中快速膨胀起来的行业巨头熔盛重工,也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而这似乎还只是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产能“冰山”无法承受环境变化,开始崩塌的前奏。
7月1日至2日,员工围堵熔盛重工南通基地讨薪事件成为财经焦点新闻,一时间沸沸扬扬,其后熔盛重工股价连续大跌,并被迫停牌一日发布预亏公告。从风光无二的中国民营造船第一巨头,到员工讨薪、寻求债务展期、暂停股票交易,熔盛重工的沦落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其股价从2010年11月19日在港交所挂牌时的8港元一路下跌到2013年7月8日收盘的不到0.8港元,总市值蒸发近500亿港元。公开渠道数据显示,从年初至今,熔盛重工已经将自己原本近2万员工中的40%裁员。
2008年8月,在全球金融危机越演越烈,铁矿石价格开始从顶峰滑落之际,总部位于江苏如皋,成立不满五年的熔盛重工踌躇满志地接下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超级订单,冒着巨大的汇率风险和资金压力为这家铁矿石巨头承建12艘40万吨的超大型矿砂运输船(VLOC)。彼时双方都洋洋得意,为创下了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的新纪录而倍感自豪。熔盛重工也因此声名鹊起,随后风光上市,但着锦烹油的好日子似乎从此匆匆,随后便是陷入沼泽后的漫长挣扎。
同样在这片名为“产能过剩”的沼泽中挣扎的不仅仅是以熔盛重工为代表的中国造船业,还有中国的钢铁、水泥、煤炭、电解铝、平板玻璃、陶瓷、造纸,乃至光伏、LED、工程机械等等诸多行业。
今年3月25日,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在500多种主要的工业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这本是值得我们骄傲的空前成就,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心头一块沉沉巨石。内需乏力,外需不振,频现产能过剩的“中国制造”,出路在何方?从本期开始,《中国经济信息》将集中全社采编力量,遍访企业、专家、行业协会和有关部门,为读者带来《问诊“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系列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