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缠论的几个疑惑(关于线段和中枢)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jinfeng1978
浏览:34736
回复: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jinfeng1978 于 2013-7-9 17:46 编辑
先说线段吧,感觉线段确定性比笔要差,而根据线段定义来划分,在线段两端经常不会包含走势的高低点。
以@yuhang7311 的例子为例。
@萧剑生 大侠给出了他的答案,

如果8比2低,应还是这种画法,这样2的次高点就被忽略了。更严重时最高点也会被忽略。高点的忽略对后面中枢,特别是中枢的扩展分析肯定是有影响的。那这样的定义合理吗?(疑问一)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大家打开上证的月线图,998之后的线段怎么画?走势终完美?可是8年多了,还不完美,还要等。(疑问二)记得在缠师在998启动到3000点左右时,认为会线段上攻,但最终只有一笔,都过去这么多年了,那一笔还是没有看到。这是对走势终完美的挑战。
当然有师兄会说,可以放在小周期去分析,特别是放在1分钟线分析。理论虽说如此,但是小周期分析起来非常繁琐,可谓工作量极大,而且小周期稳定差。一直用小周期同级别递归,可操作性如何?(疑问三a)此问题还包括三买的问题,三买理论是存在的,但是回调的级别,不一定是中枢次级别,有可能是次次次级别。而且级别越低越强势,这时候你会发现真正强势三买回调有时候连一分钟都不够。要捕捉住这种强势股,主要还是看运气,或者说盘感。缠论最多事后分析。(疑问三b)
再说中枢,中枢的意义当然有。但是由于线段存在不确定性,中枢也有不确定性,这个问题不能回避。
对于中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枢扩展定理。一般说来5分钟级别上涨,在彻底转向之前应该会先完成更大级别中枢的扩展。但是实际上个股和大盘经常是快速逆向击穿原走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然后绝尘而去,所谓的中枢扩展,只留下一条直直的长长的直线(笔)。比如大盘2161到2334的走势中,可以看到两个半小时笔中枢,但是反向的时候直接一笔画了450多点,到了1849。(中枢扩展这个定理怎么用?,疑问四a)对于1849是不是这波低点,已经事后十几天了缠论也难以给出答案。(疑问四b)
当然学缠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的,缠论在所有交易分析技术里边,唯一可以称得上是“科学”的方法,因为它是一种完整的分类法。不像其他的技术。
而且缠论的笔的划分非常的精确,对于走势的归纳非常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