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笔及K线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发散现象后笔的处理。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jinfeng1978
浏览:9758
回复: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面的帖子 http://bbs.macd.cn/thread-2317654-1-1.html 没有完全说清楚。重新发个帖。
中枢的构件是线段,线段的构件是笔,笔的构件是K线。
先说K线,Kn与后续Kn+1的关系有四种,涨跌收敛和发散。缠师强调的K线包含处理就是为了解决收敛和发散关系的。
再说笔,Bn与Bn+1的关系只有两种,收敛和发散。但Bn与Bn+2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上面四种。(这不是重点先不说了。)
本来Bn+1相对于Bn发散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如果Bn+1(姑且称之)的时间太短,不到5个周期,而后又转向了。怎么办?

看图这里0-1,1-2本来是一笔,但2-3相对于1-2发散,同时2-3周期太短,然后就反向了。此图怎么画?
要删去原先0-1,1-2笔,直接画0-3。
再看今日上证5分钟K线图,更复杂。

本来0-1,1-2,2-3已经走成三笔,但是3-4同短时间发散,之后反向。此图怎么画?
更复杂,要删去原先的0-1,1-2,2-3三笔,最后直接得到0-5一笔。(与上图不同是在急剧的3-4发散之前,2-3相对1-2已经发散)
从这里可以看出,缠论碰到短时间发散的时候,是需要对原先的笔进行事后修正的,不能完全做到当下。而且发散的越复杂,修正的越复杂。
那有同学会问,缠不能完全当下,是不是还有意义?
当然是有意义的,因为发散是一种特殊情况,更何况上面是出现了短时间并连续的发散现象。实际上是非常少的。
这里给出四个不算严肃的定义
发散:(新高>旧高 and 新低 <旧低)
收敛:(新高<旧高 and 新低 >旧低)
涨:(新高>旧高 and 新低 >旧低)
跌:(新高<旧高 and 新低 <旧低)
最后非常感谢萧大侠给我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