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与协作-系列讨论之一-探索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羽清
浏览:5137
回复:3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羽清在 2002/06/19 01:25pm 编辑]
分工与协作-系列讨论之一
这个话题其实蓄谋已久。但是具体的运做总是让我有些模糊。如此之快的开始进入论证阶段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在看到“九霄飞虹”和“飞蜓”两位朋友的对话中,我发现这种或者可以称为新的论坛运做模式已经开始萌芽。而我原来担心的概念说明的障碍也就因此而并不重要了。
我想看过他们俩个对话的朋友在结合我帖子的题目应该会明白我想要说明的问题所在了。是的,从这篇帖子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关于“论坛有效交流”的话题。结合近期“技术分析版块”的现状,我觉得我们不是在浪费时间。
这或许是个不可能完成的话题。因为只要我想想,就觉得思绪纷杂了。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也非常之多。所以我不奢望能够在短时间得到答案。只希望这个讨论的开始会引发对于“论坛交流”以及“论坛模式”等等无人涉及的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
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是一种无奈
我们曾经在进入股市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沉浸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氛围中而不能自拔。因为股市是个制造神话的地方!股市中不变的是神话,变化的是神话的主角。社会、媒体以及大众都在积极的参加着每一场“造神运动”。但是,市场是冷静的。最后运动的结果总是一样的,那就是无可奈何而又满怀希望更换一个神话主角。于是股市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尴尬。一方面是一个个神话明星的陨落,一方面是大众热情高涨的“神话”购买力。但是,市场毕竟是市场,它很快就找到了平衡点。它不再造“神”了。因为“神”太完美。如同美丽的梦总是容易被惊醒。它开始制造“神人”!神人,即有神的灵性却更有人的血性。因为他是人,所以更容易被大众容纳,乃至他曾经的错误,因为他可以很谦虚。谦虚到让你觉得他的错误都是那么美丽,都那么值得你从中学到东西。而且,他会不经意的向大众传播他的神的一面。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固化作用中,让你觉得,他的任何错误都不会将他击跨而却会让他更强大。于是,这些“神人”在市场中长久的生存下来。但是,突然有一天,跟随的大众发现一个很要命的问题。那就是,尽管他们见过“神人”犯错,但是他们竟然不知道他“为什么犯错?”而且,神人似乎和大众一样,翻翻报纸,看看新闻,瞄两眼行情,就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而大众重新站在镜子前面审视的结论也另自己很沮丧。自己仍然是自己。尽管买了不少神人的内功心法、大还丹甚至所谓神兵利刃。但是依然没有沾到仙气,自然期待脱胎换骨,羽化成仙也成了奢望!那么剩下的只有迷茫!!
但是,迷茫之后如果我们还要在股市中生存下去,甚至希望生存的更好。那么我们必须反思。我认为无论是股市中交流还是论坛上的交流都不可避免的遇到两个问题“核心不共享”与“共振交流”。这个时代是个量化的时代,股市更是利益为第一要义的地方。所以,任何人自以为“核心”的东西,都不会在没有条件下与其他人进行“共享”。哪怕那所谓“核心”的东西其实是一堆“垃圾”,你也无可厚非,因为那是人家的。不是你的。打破这种交流障碍的方法其实有很多。比如金钱,比如感情,比如美人计。。。但是,真正有效而且值得推崇的因该是“交换”,这也就是“共振交流”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交换”的条件一定要有“平等”,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交换”的主体是在近乎一个层次上的。这个推倒的结论有些让我们失望,因为我们希望有所提高,希望交换到更好的东西。但是,我要告诉你,那是错误的,首先你没有权利和比你层次高的人“交换”除非,你的交换带有其他附加值。其次,交换就一定要平等的。否则不是“交换”而是“交易”!而且,我想纠正一个大多数人的错误的观念。我们“交换”的真正目的不是交换到“更好的”,而且交换到“更新的”。原因有二:1.股市瞬息万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做到最好。2.真正量的积累是质变的充要条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更新的”才是“更好的”。
从推演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种交流模式的推进过程是“螺旋上升”的。其过程为:-积累-交换-量变-交换-质变-积累-。如此多次循环,从而不断上升。这种交流模式或许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好的。但是它应该是最切合实际,可以操作的。在这种基本循环交流模式下。我们依然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交流方式。
团队英雄主义的发展将成为必然
依据上面的探讨,我们可以设计出多种的交流模型来发展团队的合作。整个论坛如果可以称为一个系统的话,在论坛中形成不同的组,就是子系统。子系统本身以及子系统之间相互的交流和碰撞将成为大系统的动力。
子系统模式一:
[话语权]
论坛是以言论自由为表现形式的。按理是不存在“话语权”的争夺的。但是,从交流的角度来审视却是不同的。“对话”必须是双向才能完成交流。正常的顺序是由“问”而“答”。而这个模型为了加强交流的约束力需要从由“答”而“问”的过程开始。
首先,我们需要是“发起人”。他可以是任何人,包括他的举动都是自发的。他发起的原因是他要解决某个问题。而“发起”成功的条件是要有规定数量的响应者。这样第一个提出问题并得到响应的人就是“发起人”。他负责组织其他响应者进行这个问题的研究工作。下面是重要的部分。这个围绕着某个问题的组织系统建立后,系统中任何人就开始受到系统纪律的约束。响应者必须从回答问题开始。只有回答问题才能有权利提出问题。这也就是前面说的有“答”而“问”的过程了。任何要加入到这个组织系统中的人必须从回答问题开始。才有可能在本组合讨论中有权利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大家解答。而任何人回避解答也就放弃了“话语权”既提问的权利。而不回答问题的提问者是不受欢迎的,在自然纪律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不回答他的问题。从而使交流的循环缺失。造成回避回答他人问题的人失去“话语权”。
一个系统从模型到运行必然要经过痛苦的蜕变过程,但这是完善的必由之路。希望大家不断质疑不断建议。从而使我们来论坛的真正意义得以显现。
相关问题,我们将继续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