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产业转移让中国何处是净土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21734
回复:1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80年代改革开发开始,国家就在大力的发展沿海一带。长三角,珠三角相继崛起,繁荣程度超过内陆好几个省的产值。内陆城市的大量劳动力涌入沿海城市,完成了一个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半城镇化的过程。为什么说是半城市化呢,因为农民工是没有户籍的,他们在城市,永远都是最底层的边缘人,完成了赚钱繁衍的过程后,大多数还是会回到农村。
这几天人口红利已经逐渐吃光,劳动力的成本大增。据我身边的一些做实业的朋友的表现,现在在繁华地区从事生产服务越来越难。税重,房租超高,劳动力成本提升。一个小老板养十来个员工,一年到头,可能老板赚的钱还没工资最高员工赚的多。现在人们的创业激情飞快的减退。
繁华地区已经开始产业转型,向高精尖的小区域,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而传统的劳力产业,则开始向内陆转移。最近今年,西北,西南的很多城市的开发区快速发展。但是也由于交通,人口素质等原因,劳动密集的企业爆发了很多的问题。
现在矛盾点出来了,压榨型的企业生存愈发艰难。中国制造渐渐开始向越南制造,南美制造转移。随之,底层人群的就业机会减少。农产品的价格还是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开支,于是基础消费低迷。但奢侈品,浪费型的消费却让人膛目。随着打击腐败的动作加大,奢侈品也开始降温。中国的内需进一步的减弱了。
为了城镇化,为了拉平地域发展,可以说政府是煞费苦心。但是更多的问题随之而来。城镇化让水资源都倾斜于城镇和工业,内陆地区本身就较为缺水。城镇用水快速的吞噬了农业用水。虽然有钱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如果过度的水资源的倾斜,会导致农村水利系统的崩溃。一旦遇到危机,面临的困难将无法想象。
另外,产业向内陆的转移,也必然会引发污染。八十年代还清澈见底的东南沿海,现在没被污染的海水几乎已经找不到了。治理了N年,水资源很丰富的苏州,宁波这样的城市,河水依然不可能利用。沿海开始治理环境,污染企业都被转移到内地。这个后果更加不可想象。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长江黄河的源头都被污染,两条母亲河成了彻底的臭水沟。这个得如何治理?沿河两岸都是癌症村?沿海城市的污染还可以靠海水的自净能力一点点恢复,内陆城市脏东西进去就出不来。未来真的能乐观?
那些几年一任的官员们真的能够将经济发展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八十年代数千人一个癌症患者,到今天一个村一个村的全都得癌症。老百姓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产业转移到内陆,唯利是图的官员真的无法让我们相信。唯一欣慰的就是渐渐觉悟的老百姓,群体维护环境的事件越来越多。这是好事,国家是人民的。。。。打到这儿,下一句话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文章到此结束吧。
最后说说大盘,本轮反弹,比我预期的反弹提早了两天。昨天的阳线,有成交量放出来,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也维持了反弹的基础成交量。这样,就有可能将反弹扩大。今天大盘只要不是低开低走,这轮反弹就有可能攻击2350,离我们目前还有一百点的空间。
另外,在大盘能够形成再次反弹的基础上,创业板依然有机会,而最近几天的回调也是我前期选股策略最好的执行阶段。不过一切都建立在大盘今天能够走高,至少超过昨天的高点的基础上,否则还得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