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艾:《拯救中国股市万言书》读后感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niu519
浏览:30687
回复:2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各大证券网站刊登了名为老艾的一位老股民写给股市管理层的一封信,想必股民朋友看了都会有同感!牛519对内容略做编辑,并在每个问题后略做评述,评论尽量做到知无不言,言必尽意,观点并无倾向性,只为对投资者提供一种思路,愿与大家分享!
尊敬的中国证监会及肖钢主席:
我是中国股市一位普通的参与者,想就目前股市的问题代表千万股民说几句心里话。
众所周知,从2007年10月中国股市见顶以来,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熊市状态,在这五年多里,中国石油(行情 消息 资金)从48元跌到8元,[url=http://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h601919(行情 消息 资金)/nc.shtml]中国远洋[/url]从68元跌到3元,中国铝业(行情 消息 资金)从60元跌到4元……
在这漫漫熊途的5年多里,多少普通家庭备受煎熬,多少寄望通过投资股市获得回报的普通百姓损失惨重……
评:股民给管理层写信,合情合理,感谢老艾!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GDP常年以超过8%的速度飞速发展,都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充满希望的国家。但我们看到,作为金融危机发源地的美国,股市不仅完全收复失地,而且连续创下历史新高,而并没有爆发金融危机的中国股市却仍在2200点附近徘徊,仅为07年6124高点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们每个股民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中国股市到底怎么了?
评:美国股市是美国的孩子,美国人很懂得让他的孩子一天一天健康成长。中国股市只是一个融资工具。这就是区别。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常年关心股市的发展,“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已经写进了中央的政策文件,作为有数千万股民参与的中国股市,无疑将承担起“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担,但我们看到,目前的现状离股民的期望还太远太远……
评:要股市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个想法有点幼稚,就算股市大涨了,股民也不一定能赚到钱,试问,从去年12月5日到今年2月19日,有谁在股市里赚钱了,请举手!又有谁到目前为止赚钱了,请举手!
在质问管理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问一下自己,有多少人是和巴菲特一样从事长线的价值投资的,如果大家都在短线里厮杀,那就要忍受相互厮杀带来的反作用力,正如三国演义,各为其利。再说极端一点,如果大家都不抛出股票(这当然不可能),股市又如何大跌,投资者是不是也应该改变一下投资的理念与思路呢?
如果大家都像著名编剧六六那样清仓并宣布退出中国股市,这无疑是A股的悲哀……
为此,本人想代表中国股民向管理层提出以下建言:
一、慎重启动IPO 严打恶意圈钱现象
众所周知,高达800多家的IPO堰塞湖,已成为高悬在中国股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虽然已有100多家企业撤单,但仍高达数百家的IPO企业随时成为压垮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说IPO是股市的一项基本功能,但在中国股市,IPO却成为圈钱的代名词,众多企业在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更有甚者通过造假包装上市,与之相伴的是股价大跌,将众多股民套牢,损失惨重……
请证监会严把上市质量关,严格审查IPO企业的审报材料,严厉打击中介机构的失职甚至联合造假行为,一旦发现此类情况,立即逐出证券市场并终身禁入,否则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还要解决三高问题,高股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仍是新股发行的几大顽疾,也是把股民套牢的重要因素,早日解决势在必行。
评:一方面,IPO背后有资本大鳄与权贵布局,另一方面,在二级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与散户一起博弈,形成复杂的股市生态系统,弱肉强食就难免发生了。汉·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旧唐书·贾曾传》:“上行下效,淫俗将成。”
有一位网名@回龙观老奶奶的普通网友说:“我虽与跳楼只有半步之遥,但我不会向前走这一跃,不是没有勇气,只是还有一息尚存,就定要看看与IPO同时出台的配套措施!中国股民实在太单纯了,没有这些人的血肉,上市公司如何大肆圈钱?世上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在毫无节制的掠夺中生存,动物尚且需要保护,何况活生生的股民!”
看了这名网友的话,让人无不为之动容,股民需要保护,请早日解决A股圈钱问题!
评:首先,股市下跌受伤的是股民,管理层最起码要有同情心。做为投资者,切不可把赚钱的希望寄于管理层,而应该多从自身的理念和技术寻找原因,否则就是去美国投资也不见得能赚钱!
二、严厉打击内幕交易 操纵市场等非法牟利的行为
虽然经过多年的打击,这些行为已经有所收敛,但仍未根除,并随着新型交易手段演化的更加隐蔽和多样。
普通投资者和机构仍处于信息不对等地位,而且内幕交易和上市公司重要信息泄密情况仍屡见不鲜,很多股票在公司利好消息公布前就出现大涨,机构往往能先知先觉提前潜入,并在利好公布后将筹码派发给普通散户,使其蒙受重大损失。
特别是随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新型交易方式的产生,通过操纵个别股票在期指市场获利,通过散布利空消息在融券上获利,均让普通股民防不胜防。
与此同时,部分媒体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也同样影响到市场,比如近期某权威媒体连发五篇IPO重启文章,给市场造成了极大恐慌,间接造成了市场下跌。特别是其涉嫌为自家企业能早日IPO而进行鼓吹,更是违反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理应受到追究。
评:幼稚、荒唐!赚不了钱总是去外部找原因,这种思维方式永远也走不出困境。
猫会抓老鼠,可你见老鼠灭绝了吗?内幕交易永远都无法杜绝,假消息、假新闻也无法杜绝,就在两天前,美国还出了总统奥巴马被枪击受伤的假新闻,导致美股瞬间大跌。
我们需要证监会完善重大利益相关的制度与规范,让大家都能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投资,仅此而已。
三、进一步推动市场制度建设 尊重投资者的交易自由
刚才提到,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新型交易方式已经产生,但A股旧的交易制度并未得到更新,比如股指期货市场,据统计,三年以来累计单边成交金额高达201万亿元,中金所在股指期货上赚得的手续费收入达156亿元左右,成为四大期货交易所中份额最高的一家。
由于期指T+0和股市T+1交易制度的不同,不仅严重分流了股票市场的资金,而且使两个市场处于不对等的地位,更有甚者,通过操纵重要个股在期指市场获利并快速套现,由于股票市场投资者无法T+0,从而被置于不利地位。
在恢复T+0交易的同时,还建议取消涨跌停板制度,任何交易制度都是双重作用的,虽然涨跌停制度限制了股价的大幅波动,但也使得投资者处于被动局面。
T+1和涨跌停制度在面临突发状况时,由于限制了交易自由和投资者的选择权,从某种程度上反而放大了风险。属于市场的交给市场,应充分尊重投资者的交易自由。
评:这种说法其实只是自己编撰的一个故事,这都是从外部去寻找投资股市失败的原因,而没有从内心深处寻找原因。制度不是针对某个人制定的,在同一个制度下,理论上大家都是平等的,这不是投资亏损的原因。其实,T+1自有它的好处,你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制度来发现A股强势股赚钱的规律。T+0的情况下不会操作,有些人或许会亏得更惨!试想,前几年做权证的人,难道都赚钱了吗?
四、加大垃圾股退市力度
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是有进有出,但我们看到,从2007年至今,只有*ST炎黄和*ST创智两家公司退市,一大批绩差股仍以各种形式赖在A股市场里,继续坑害着投资者。
虽然去年三季度退市新规出台,但可执行性仍然有限,比如造假上市的勤上光电(行情 消息 资金)(11.23,0.86,8.29%)和绿大地仍仍未能退市。如果连造假上市的公司都不能退市,那如何能让绩差股退市呢?
从国外市场来看,纳斯达克每年有大约8%的公司退市,其中大约一半是强制退市,纽交所的退市率大约为6%,其中近1/3是强制退市,退市企业和IPO企业数量几乎相当。而我国股市却只见上市不见退市,最终会劣币驱逐良币,稀释市场资金。
劣质公司该退不退,长期存在于市场里,不但挤占宝贵的上市资源,还使得投资者误入其中,蒙受巨大损失。应该制定更严格的退市标准和惩罚措施,使市场良性循环起来。
评:呵呵,我觉得这也不是原因。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去做ST股呢?
如果你不幸买到了一只退市的股票,而且经常有股票退市,投资者也会遭受损失的。投资全在自用心,制度只是你利用的工具。请记住,赚钱不赚钱全在你自己,你能不能管理好你自己。
五、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力度
近期实物分红被炒得沸沸扬扬,之所以受到大家关注甚至追捧,并不是我们想分到几罐芝麻糊,而是对于众多上市公司长年不分红的一种无奈嘲讽。
铁公鸡的盛行,使得我国股市长期缺乏分红文化,大家多以炒短线赚取价差为主,没有形成长期投资的习惯。虽然管理层一贯提倡价值投资长期持股,但重圈钱轻回报的众多上市公司使得市场难以形成价值投资文化。
纵观国外成熟股市,现金分红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重要方式,如果投资股票每年获得的分红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自然会让投资者形成长期持股的习惯。
因此,呼吁管理层制定一套完整的分红制度,对于有分红能力且不影响经营发展的公司有必要采取强制分红措施,对于长年不分红的铁公鸡制定惩罚措施,让投资者充分享受公司发展的红利。
评:问题是来上市的多半是冲着圈钱而来的,这个建议不错,但在目前情况下,有一点“与虎谋皮”意味。我们只做我们能做到的,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管好自己的手。
六、限制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的套现行为
众所周知,由于大股东和高管的持股成本极低,公司上市后必然引发套现冲动,从而将打压股价并动摇投资者信心。但在现有的制度下,对于套现行为难以杜绝,比如高管可以通过辞职来规避减持限制。
建议进一步修改大股东和高管的减持规定,堵住漏洞,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在规定期限未到前,均不得减持股份。
与此同时,将公司高管和公司业绩进行绑定,如果业绩未达标,除不得减持外,还不得升职、加薪(可降薪),否则应引咎辞职并向全体股东道歉。
评:如果公司的业绩好,这些高管还舍得减持自己所持有的股份吗?以后大家发现高管减持,大家也可以跟着减持。从某种程度上,制度就是这些人给自己设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