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涨
2012年由于提价丢失市场,后又控货,投资者对 东阿阿胶( 行情 消息 资金)的信心大降。大概去年9月左右结束控货,三季度开始超出投资者的预期。 秦总去年下半年在深圳的一次机构投资者交流会上,提到终端消费增长后, 东阿阿胶( 行情 消息 资金)开始了半年的上涨之旅。不管是机构的调研,还是草根的调研,都支持公司基本面反转。在这样的背景下,股价表现不错。
近期,大盘不稳定,大量的资金往医药股扎堆。由于投资者对 东阿阿胶( 行情 消息 资金)的预期变得乐观,它也不例外地被追捧。医药板块被吹出了泡沫。
二、下跌
预期,最终要变为实际才行。当年报日期来临,大家都在期待和打听。股价更是在年报前几日天天拉。 但是,实际年报并不够漂亮。 之后,认为一季度业绩低于预期 进一步降低渠道库存,减少了发货;办事处经理轮岗调整,影响3月发货;阿胶浆新老包装更换,影响发货。 重点说第一条。 目前的终端调研数据,阿胶块生产日期只有深圳见到一个2013年一季度的,其他全是去年的货,且并没有特别明显地往四季度集中。 2012年各家阿胶公司都大力促销,在部分消费者手中,形成了囤货;这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从终端调研来看, 东阿阿胶( 行情 消息 资金)的日期算新的,其他几个品牌的日期更旧。 这样一来,如果公司不往渠道压货,那么就当然会形成一季度出货相对慢和少。 在此期间,整个医药板块高估:从酿酒医药看市场可以疯狂的程度。
高估的,迟早会跌回去,只是恰好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东阿阿胶( 行情 消息 资金),在正常情况下,业绩同比是容易预估的。但去年和今年不是正常情况下。而是在丢失市场后拿回市场,又面临竞争加大的环境下。业绩的波动加大,让投资者难以把握。进而估值被降低。 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传闻。但是,由于我无法核实那些传闻,所以,我也不谈它们。只谈我能认识到的部分。
三、长线?波段?
这两种操作方式的投资者都有,就看个人的理念习惯和能力了。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都可以,就看个人怎么做。 不管是长线还是波段,深入分析和实地调研才是最根本的基础。把这个基础打好了,怎样做都正确。比如,从终端调研看生产日期分布是可以提前预知一季度可能不及预期的。
四、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个水,阿胶还是那个阿胶
这样的变化,是否引起了公司的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会变。 生意,阿胶这门生意看起来是越来越好,大家都往里钻。需求市场也在扩大。 行业,竞争加大了。这限制了提价能力,对公司经营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公司,公司更为积极,销售上有好的变化。
五、阿胶也有一些变化
年报,看起来更积极,但今年这份年报做得不够好,就阅读方便性上就差过去年的了。有个重要变化。固定资产和应收账款的会计方法变更了。 固定资产折旧变更,结合公司2013年底工业园启用转入大量固定资产并开始折旧,这个变更能使得计提的折旧比原会计方法的少。 应收账款,结合行业竞争加大,应收账款额加大,这个变更使得坏账的计提额减少了。 公司意识到了竞争加大,在这种环境下怎样保持增长呢?增收和“节支”,把折旧弄小一点。应收账款增长了,把坏账计提额减少一点。 公司往年较高幅度的提价,促进了净利润的增长;但是竞争加大后,提价受限制;净利润的增长更多将靠销量来增长。这给管理层的很大考验。 整体来看,阿胶还是那个阿胶,稳定增长是可以期待的;同时,增长速度下降了。
六、估值
连续跌了8天。这跌得是有点猛了。不过,这又进入了相对估值合理的区间了。这绝不是推荐啊,盈亏自负。 同时,由于整体医药板块估值还在修复中,单独一家公司难以独善其身。特别是被失宠的公司。
七、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作为一个群体,往往会群体性乐观或群体性悲观;乐观与悲观的情绪反过来作用于群体,形成正向推动,放大效应。直到某一点后,不可持续而逆转。 我们的看法,往往是在这种情绪下的看法;与公司实际的经营往往不符合。比如说从丢失市场到拿回市场,又遇到竞争加大的 东阿阿胶( 行情 消息 资金)来说。是不符合的。并非下上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股价或许会表现出较大的波动。
八、未来
就当前来说,我最关心的是。消费者手中有多少阿胶块?什么时候看到终端阿胶块生产日期的正常更新?当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或许是另一个机会。这需要进行持续大量的终端调研。 阿胶是门不错的生意, 东阿阿胶( 行情 消息 资金)公司在行业里算做得好的了。长期来看,未来是稳定增长的。但是,由于竞争加大,增长也变得困难一些,慢一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