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18|回复: 0

关于软件的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8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软件的分析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pushsoft_qd 浏览:1718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其实软件的本质是一种工具,除了股票软件之外,还有别的很多的类型,比如OA,ERP,我本身就是做ERP的,最近,有软件代理商咨询:哥,你们软件代理出来没有,真想在制造业市场找一款好产品尝试一下。
我很讶异,虽然现在的软件代理市场不像前几年那样鱼龙混杂,但是市场上叫得出的名号还是数得过来,何必舍近求远?
代理商很直接,在制造业生产这一块的软件,国外的软件太高,够不着;而国内的软件太浅,做好难。
我和他理论,现在三六九等的代理都有,挣到钱的也有很多。
代理商回答,挣钱的是有,但是真正做好了市场,赢得客户信任的很少。简直屈指可数。
代理商,这个处在厂商和客户之间的软件和服务传载体,确实很尴尬。
如今中国的制造业辐射全世界的市场,深刻的影响世界的经济,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的管理应用好先进的生产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家时刻关注和思考的重中之重。
在行业内,谁都知道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制造型企业如今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求。但是大家又都知道,因为历史和发展的原因,国内的制造型企业一直以来其内部信息化整合方面的弱势和瓶颈。中国制造企业信息化推进已经将近30年时间,企业对信息化的了解也已经经过了一无所知到深刻认识的历程。国内的ERP软件厂商也已经从过去的寥寥可数到遍地开花直至如今的“剩”者为王的时代。
代理商们也随着这样的一个过程尝尽过市场的酸甜苦辣。一方面没有自己的软件自主品牌,另一方面对企业管理和项目实施的认识程度也和厂商本身有一定的差距,面对厂商的任务压力和如今客户的现实需求,涉足于ERP行业的代理商们的前路似乎困难重重。
首先虽然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口号已经深入市场。但是微小型企业的软件需求过于简单,门槛和竞争也过于激烈,价格透明度越来越高,客户的选择途径也越来越多,造成这类单纯产品上的利润是越来越薄,虽说以前可以是薄利多销,但是随着厂商增加代理商的政策和市场上产品的过多重叠,使得这一类市场的产品是越来越难做。
而在大中型客户里面,达到一定规模的这部分制造型企业,无不对自身的生产管理精细化,企业管理一体化有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已经不像前几年的时候,代理商们可以凭借着一套看似全面的ERP系统就可以让客户掏钱上马。失败多了,认识深了,客户对于如何选型软件,如何选型软件服务商都已经有了很多严苛的标准。甚至在一开始因为代理商本身的身份符号就会把代理商们给摈除出场。而就算真的入围或者成功竞标,也会因为项目本身的要求和企业个性化的功能而很难使得代理商真正让客户实现ERP的目的。造成客户和市场上的被动。这样的情况也使得很多代理商们举步维艰。
要盈利,要成长,只能往高需求上靠。而如今确是上不去,下不来。
于是乎,在ERP软件代理商这个行业很尴尬,中高端客户不亲,小微型客户不爱。很棘手。
于是,就出现了在代理商们的疑问,是否能有一款针对生产的、灵活的、实用软件,能够实现企业生产精细化的管理和信息一体化的需求,从而弥补自身对于管理认识和项目实施的差距,进而在这样的状况下重新获得市场认可并收获丰厚回报。
于是乎,代理商们眼光开始转遍市场。在这方面,代理商绝对不缺乏眼力劲。德国那款太精细、美国那款太挑剔、台湾那款太封闭、北方这款太支离,南方这款没体系。转了一圈发现,原来还是行业那句老话靠谱“三分软件,七分实施”。
想要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够赢得市场挣到钱,原来还是要靠自身。
通过一个好的平台和产品支持,在对软件的实施服务过程中获得自身对于ERP认识的提升,认识企业信息化的管理需求本质,应该才是代理商们真正要在未来要落好的步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3-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8:49 , Processed in 0.029417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