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相关主题讨论——现实理解系列之三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舒颜
浏览:4064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一部分:关于数据
1、人口出生图:
2、关于中国人口的数据,不同出处不一样。比如易富贤引用的数据,来自于另一个版本。
3、按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简单平均一下,可以得出:0-14岁人口平均每年为1483万人;15到59岁人口平均每年是2088万;60到65岁平均每年是1176万人;
4、总体来看,不论是哪个数据,都大致显示了不同时期在人口出生的情况。比如从1945年后,人口出生开始慢慢爬升,历史性的突破了1000万人。到了66年前后,到达2000万以上的最高区位,直到1970年开始初步计划生育。之后,由于基数,在严格计划生育的情况下又来了一波生育潮,最高区位再次达到二千万上方。到了1990年前后开始下降。以人口普查数据,1996年后的年均人口是1483万人;1951年到1996年的年平均人口是2088万人;而1946年到1951年前的年均人口是1176万,1946年前出生的年均不到1000万。
5、本文采信的图,基本符合人口普查的数据,下文主要就此图做分析。不过易富贤的图,为方便计,也将做不同程度引用。因为本文主要是定性分析,无意于在数据上做严谨考证。总体说来,易富贤的数据更严峻,尤其是对近十年的出生数据的采信上。另外易富贤的数据比较平滑,从1995年的1800万,经过五年的下滑,到2003年大致是1400万,保持了十年。而本图从1995年总体保持了1600万的平稳情况,只是在1999前后出现一个波谷1150万。但是,二者的数据平均起来,近15年的情况应该都接近第二次人口普查。
第二部分 基础推论
6、从图明显可以看出,在过去40年的期间里,新生人口有明显的周期波动。最早的一个低点是1976年,最高点则是1990年,而最近十年,平衡在1600万左右。
7、中国的计划生育,始于1971年,开始政策较松,到1976年开始严格限制三胎,到1980年全面施行和现行类似的政策:限制二胎。近几年,双独放开,但生育率没有明显上升。
8、从1976年到1990年,在政策日严的情况下,出生人口仍然上行,是因为上一个人口出生高峰潮,是在建国后。二十几年后,这一批人开始进入生育周期,导致出现最后一个峰值。而1999年,出生人口低至如此历史低点,则又是因为1970年到1978年这十年里,是一段人口出生的显著下滑期。
9、1990年出生的人口,到今年是23周岁,整体刚进入生育年龄。假设一胎的生育年龄(都为平均值),农村是23周岁,城市是26周岁,生育二胎的年龄,农村是25周岁,城市为30周岁,那么我们可以简略的把23周岁到30周岁当成生育分布主区间,其中高点可能密集于26岁前后。按这样的假设,那么在现有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未来二三年的新生人口还将继续增加。
10、考虑到生育政策几年前已经初步放松,即双独可以生二胎;加上现在经济情况改善后,违规二胎现象抬头;再加上时代原因,生育年龄后靠——那么三者合力下,这个时间点或许还能稍微推后,比如2016年到2017年才是这一波新生人口高峰值。
11、2006年(1584万)开始到09年的四年里,新生人口逐年微弱增加,到2011年,新的数据是1615万,2012年龙宝宝的数据尚未出来,也有可能突破1700万。未来三年,如果继续增加,或许可能到在2017年峰值突破1800万。
12、假设政策继续保持不变,那么可以料想的是:2017年后,育龄妇女人口总量将在之后十年里快速下降,2027年左右达到最低值。
13、不过,易富贤的图显示,20—29岁的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已经在2011年见顶,并将在2015年快速下滑。结合她们的出生情况,基于时代考虑,如果把20—29岁改为23周岁到32周岁,因为1977年到1987年,人口出生是明显增长的,那么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在2014年见顶,开始缓慢下滑,并在2018年开始急剧下滑。
14、另一张易富贤的图显示,中国的出生人口,在1987年见顶后,经历了一个快速下滑的过程,15年内,从2400万,下滑到1400多万,这个低水平已经保持多年。不过2010年至今,应该是一个上升期,近几年,大概是最后一个婴儿潮。
15、新生人口方面,目前看起来政策放宽是指日可待,估计是顶多三四年时间。因为如果不放开,到2015年后就会开始缓慢下降,之后很快还会加速下降,直到2027年前后,新生人口估计将下降到1000万以下,而如果三四年后放开二胎,那么顶多的峰值可以到1700万,远期还可能稳定保持在1500万。(过去15年区间里平均出生约1500万,即大概750万女性,十年后,她们逐步进入生育年龄,即便每人都生二个,新生人口也不会超过1500万,而人均二个是美国的生育率。经济较好的国家里,现实中不太会超过这个数。)
16、有个专用名词叫“total fertility rate ”,总和生育率,正常的数值需要2.1才可以保持国家民族的人口活力。所以,按现有人口总量,如果放开生育政策,那么新生人口将是恐怖的3000万。就像美国人口三个亿,每年的新生人口是600万。但实际上并不会如此。因为经过30年的政策,我国的人口结构已经不合理。0~23区间的平均人口大约1500万,23~43之间的平均人口大约2300万,差了50%。后者是正在生育和刚刚生育过的群体,前者是未来的生育群体。简单目测就可以知道情势之变化。
17、如果按未来几年的新生平均量1700万,再考虑计划生育正常改变后,未来平衡在1500万,那么保持N年,未来中国的人口也将下降到八九个亿。所以,政策不变是不可能的,不变会降到6亿。
18、由于即使政策改变,这样的变局,期间也已然将出现巨多问题,人口问题难以软着陆。虽然百年后八亿人口的中国能活得更好,但是恐怕难以和平顺利的熬到那一天。所以,早改变,早有利。
19、综合来看,从2013年到2017年间,全面放开二胎是必将出台的,到2017年后,限制可能全面取消,甚至变为鼓励三胎(声望最高的巴菲特和芒格各有多少个小孩?)。因为即使是这样,也只能勉力保证1500万,而中国上佳的选择是未来能达到1500~2000万的区间。这样中国的人口远景总量,可以达到10~12亿左右,是一个软着陆的下降。
20、问题只是:时机会如何拿捏选择。鉴于新班子刚上台,急忙放开似乎不太现实,而且这显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完全可以放在一个更为合适的时机来用。假设未来二年内,经济是可能处于下行趋势的,那么,当经济表现很糟糕,国民信心极差的时候出台,会有极佳的效用。最近一年里,由于经济刚刚经过调控,进入一个软着陆状态,从经济的角度,完全没有理由现在出台政策。
21、而且,从新政府的调调看,改革貌似一个取向,而改革必然要暴露出很多负面的情况;同时,经济转型又会带来增长的压力。所以如果积极改革,那么在经济层面就肯定会有代价,如此在二三年左右的时间里,或许会出现俱佳的时机:人口角度和经济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