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保证金提得不多,资金比较富余。按自己的标准也没有超标,不错不错。
因为6号就放假,当天中午就已经坐在去见老婆和儿子的车上,所以现在才补上图。
春节,这样的长假对我来说格外幸福。我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进行一些有意思的思考。跟老婆好好讨论了一把自己缺的东西。
我觉得自己缺很多东西。但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一般会挑最容易的先下手。
我最大的毛病是做事不想步骤,不会去整体想一下事情,一般是拿到就下手,一直做下去,直到碰到问题了再抬头。这样的好处自然是开始得快,在别人还要忐忑时,我已经拿到第一手感受。弊端也非常明显,低效。我老婆要时不时拉我一把,问,你到底想干嘛?我每次被问这个问题都特烦。别问我,别烦我,让我做下去,管它是在做什么呢,管它会有什么结果呢,就想一个劲地做下去不抬头。如果光是这样,那还有相当的概率出好事情,但祸不单行,我非常容易不深入。就是说,我虽然非常忙,但会一直在浅层晃荡。这就是低效之中最低效的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足够聪明,但力没有被集中到拳头上。于是我跟老婆说,我想先不管其它毛病,先把力都握到拳头上。
老婆先是反对。她说我的特色,就是快速开始,快速调整。那种有规有矩的事前先分析一把的方式,恐怕与我的性格和习惯都极不相称。我也觉得,要我换个方式确实太头痛。然后我们先把对事情步骤的重视搁置,改为继续改善我已有的做事方式,让它更完美。
我们回顾了我晃荡过的地方,太多太多。编程、手绘、电子、结构设计、销售、项目管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问,快速开始、调整了这么多地方,有没有哪个事情对后面的事情起到促进作用。一轮追问下来,我们惊人地发现,除了交易对我比较有影响以外,其它基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我们反过来思考,为什么交易会有用呢?因为交易是我研究得比较深的,切入得深,会发现做其它事情有一种熟悉的联系来引导和启发自己的思考。于是我们总结,之所以一直在很多地方瞎忙,是因为每一个事情都做得太浅,无法为后续的事情提供可用的帮助。也许会有人对乔布斯的演讲有印象,如果他当初旁听书法课的时候,没有研究得够深,我想他是很难依靠这些选修课内容来帮助自己开发MAC艺术字体的。
那怎么深入呢?
深入就是完成一件事情的一个个部分,然后把它们的关系理清。我以前在很多事情上一直流于表面,只是知道了事情可能有哪些点,没有去整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搞掂任何一个点。
于是我们总结,对于我而言,我还是需要一个分步表来帮我理清事情各个部分的关系和量化目标。
今天出去国美挑取暖器和洗衣机时,顺便买了三本小笔记本。从现在开始设想、验证、调整我做事的步骤,使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得更深入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