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只想探讨:1、如果茅台是个好东西,它究竟好在哪里?2、喜欢它的人会一直喜欢它吗?3、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它吗?本人不是业内人士,既不销酒,也不产酒,只是一个酒的消费者和投资者。探讨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此,错话、胡话以及令人喷饭的傻话肯定一箩筐,还望业内人士和比我懂得多的朋友多指教。
下面就聊聊酒的第一个故事:风土
刚一张嘴,就听见有人用嘲笑的口吻从牙缝里蹦出一句话:你被忽悠了!也许如此吧,但如果你说酒的品质及其差异性与风土没有一点关系,我是不相信的。中毒太深?还是听我聊完再下结论吧。
法国人最爱讲风土了,因为他们有波尔多红酒和干邑。那么到底是法国人意在忽悠全世界以便为他们的酒树立一个难以逾越的篱笆呢,还是那酒里确实有风土的味道?
先来看法国人是怎么说的:“波尔多是一个气候多变的地区,临近大西洋,经常是河这边下雨,那边阳光灿烂,它的特色就在这儿……波尔多风很大,一般是自西往东吹,因为是港湾,水是咸的,吹过去对葡萄特别好,如果碰到特别寒冷的天和冰冻期,因为沿海吹来的风有盐分在,因此不会结冰。酒特别好,就有这个原因。这是最好的一块地,自然气候是无法模仿的,它的土壤也完全不一样。”(菲利普.卡斯迪亚-波尔多1855列级酒庄协会主席)
我们暂且当作法国人在卖瓜。下面再看一个美国评酒师说了什么:“对于世界顶级的美酒,人们达成一致的意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产地,二是酿酒工艺。顶级美酒均来自于地理位置优越的葡萄园,那里的小气候很适合某种葡萄的生长。”(罗伯特.帕克)帕克是个波尔多迷,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至少他相信法国人没有在忽悠——或者,不全是忽悠。
帕克还是被忽悠了?那我们再来看一位来自我国的评酒师是怎么说的:“法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温带气候,有利于葡萄生长……在波尔多几乎没有冬季,所谓冬季,也很少有结冰的日子,更不用说下雪……这里,土壤中布满了白色的或者浅色的鹅卵石,鹅卵石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为葡萄根系提供了更多的空气,还避免根系受水涝之灾;白色的鹅卵石在阳光下又具有反光作用,提高树体叶片受光量,且白天吸收光热,夜间缓慢释放热量。”(李德美-中国高级酿酒师和一级葡萄酒品酒师)
中国人为何能不被忽悠?那就再看看法国人是否也会忽悠他们自己吧。骗外人不难,骗自己人就没那么容易了吧。我们都知道,无论是纪隆河的左岸还是右岸,都是按酒庄来分级的。然而在法国的另一个著名产区勃艮第却不是如此,那里是按照葡萄园来分级的。如何划分呢?其中一个标准就是葡萄园在山坡上的位置。位于最低位置的是普通地;位于较高位置的稍次(村庄级);位于半山腰偏下的是一级葡萄园;只有位于半山腰中间部分的才被称为特级葡萄园。你可能没去过勃艮第的坡,但一定爬过中国的山。按葡萄园在上坡上的位置划分高低,难道与风土没有关联?
你可以继续选择不信,我反正是被忽悠成功了。我喝过梅克多的赤霞珠,也喝过勃艮第的黑皮诺,如果你跟我说那上面没有风土的味道,我是不会相信的。
我们再来看法国人的另一个骄傲:干邑。
手里有点小钱又好酒的人,可能都喝过什么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了。对,它们都产自法国干邑地区。正是由于它们带上了这一原产地的头衔,酒都卖得很贵。消费者可不都是傻子,酒贵而不好喝,是不会有人持续去买的。别跟我说中国人好面子之类的话,因为干邑的酒可不只是在我们这儿才卖的贵。
为何产自干邑的白兰地得到了全球的品质认可?这又与风土有关。说到干邑,我们自然会想到它的气候和土壤。由于气候寒冷,干邑没有让自己去和波尔多竞争红酒的霸主地位;因为独特的土质结构,最终催生了这里享誉全球的独特葡萄酒产品——白兰地。都说红酒是七分葡萄,三分工艺。其实白兰地也是如此——至少干邑白兰地是如此。说到如何划分葡萄园的优劣,业内的朋友都清楚,干邑有一个几乎和勃艮第一样的标准:位置。听过什么大香槟区和小香槟区吧,为何那里产的白兰地最好?因为那里的葡萄最好;为何那里的葡萄最好?因为那里的土质最好。
我反正是被法国人给彻底“忽悠”了。由于中毒太深,因此当我喝到产自干邑的V.S.O.P、F.O.V、X.O以及其它层级的酒时,我确实觉得它们真的——很香。
最后再看一看被誉为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的苏格兰威士忌。总感觉苏格兰人不如法国人聪明,没有在自己的产品上“编”出那么多的故事来(也许是我没有看到罢了)。说到苏格兰威士忌,尽管它与干邑白兰地齐名,但说来说去就是那三件事:水、泥煤和蒸馏器。我不是业内人士,因此听到有人说苏格兰威士忌的秘密就在这三件东西上时,总觉得有些单薄——不像土壤、温度、降水、日照那些东西,听起来就让人底气十足。但不管怎样,由于风土其实已经融入了土壤、气候和人文的东西。因此,当威士忌常常是按国家来划分产品风格时,我们很难说它与“风土”无关。
如果洋酒的品质及差异性与风土有关,那么白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