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123|回复: 0

国泰君安(香港)孙凤强谈国药控股风险与机遇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13-1-17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泰君安(香港)孙凤强谈国药控股风险与机遇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清修 浏览:3123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国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是由中央直属的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跨所有制、跨地域的大型医药集团性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3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范围: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药、抗生素、中成药、生化制品、诊断药品批发、实业投资、医药企业受托管理及资产重组、国内贸易、零售连锁、物流配送及相关咨询服务。

国药控股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向医院提供较长的应收账款周期,并缩短对上游医药制造企业的应付账款周期的方式,为整个供应链提供了实质性融资服务,并以此方式抢占市场份额,进行扩张。由于股东背景和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公司较其他企业能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融资,这正是公司近年来大规模扩张的底气所在。

从财务数据上看,2012 年第 3 季度增速放缓。收入同比增长 24.31%  ,低于 2012 年第 1、2 季度 47.37%和 31.05%的同比增速;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12.45%,低于 2012 年第 1、2 季度 14.20%和 29.77%的同比增速。并购为收入增长贡献了约 4 个百分点。第 3 季度经营现金流为 RMB1.53 亿元,较去年同期-38.75 亿元大幅好转,主要是由于 1)票据和应收账款融资,2)应付账款周期延长。在第 3 季度即为现金流化妆,做法不寻常,可能与发债及配股有关。

对整合的担忧:并购时,有一些“或有对价”是基于并购后某段时间的盈利情况。当并购子公司的管理层尽力去完成这些盈利保证,并拿到了这些“或有对价”后,这些子公司的盈利增长可能快速放缓。这些子公司的整合,及对国药控股公司文化的接纳,可能会影响其 2012 第 4 季度及2012 年的利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12 19:51 , Processed in 0.026953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