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央行2012统计数据的简单解读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断天涯
浏览:6192
回复: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人民银行在1月10日发布了2012金融统计数据的“初步数”,发现论坛很少有人讨论,可能的原因是,作为价值投资群体,已经习惯于至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对不靠谱的宏观数据关注较少,事实上我也是这样。但恰恰我投资于商业银行这一特殊的金融行业,所以对宏观货币数据的研究也可以说是信贷量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和“企业-行业-宏观”的至下而上并没有太大的矛盾,仅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对宏观货币量的关注也是前个月和朋友讨论未来几年信贷增量的起因,并且近来发现很多网友对2013年银行业绩的预测采用了18%信贷增量的估计。就我而言,投资者应该偏向保守和“悲观”为好,采用乐观的数据对持有期间的持续跟踪和发现风险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言归正传,央行发布2012年的部分相关数据如下:
(央行对2012年广义货币的数据是97.42,同比增加13.8%,按我的计算是14.4%,不知道谁的计算器出了问题)
可以看出央行体系的货币贷出量在2012年的增长在15%+左右的水平,当然,上市公司的信贷数据肯定高于这一平均水平,例如已经发布业绩快报的浦发银行的本外币信贷增加为16.01%,民生和招商的数据还未公布。
分析货币数据,我认为对央行基础货币投放不应乐观的原因有几点:
首先是货币投放的主要路径即外汇占款增速的大幅减小,占款的来源是经常项目的顺差(逆差)+资本项目的顺差(逆差),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变化,贸易顺差增速减少,另一个方面,资本项目在2012年2~3季度连续出现了逆差,即资本流出。历史上,长达20年的双顺差可能只有中国,而这一历史也不是没有就此终结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短期可能表现在私人部门“借美元存人民币”策略的结束,根据社科院刘煜辉的研究,这几年由于FED QE的低利率和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部门企业大量借入美元,短期外债存量5800亿美元,另外服务贸易赤字显著上升,2012年有可能接近-1000亿美元。
其次,对平台债和无序发展的影子银行的清理,成为货币乘数增大的掣肘。平台债是去年就广泛被关注,而影子银行体系的泛滥今年起也会被银监会遏制。这一体系其实也是一些无法展期地方债的缓冲。今后的趋势是收紧而非放宽。目前对影子银行的规模有各类统计方法,有些是跟商业银行扯不上边的“其他金融机构”,但基本上涉及到商业银行来说,是表内一些被包装的科目和表外两部分。以下是其中一种统计(来自叶檀的博客):影子银行规模在30万亿元的水平:银行理财7万亿元,券商资管1万亿元,资金信托扣除贷款和股权后的总资产3万亿元,非银行机构信用债持有量4万亿元,委托贷款余额5.4万亿元,信托贷款2.4万亿元,未贴现承兑汇票5.7万亿元,加上3万亿—4万亿元的民间融资(央行2011年5月调研统计的民间融资规模在3.38万亿元)。
针对不乐观,央行可以运用的逆周期手段我想想大致有:
●降低准备金率
●数量型工具,如逆回购等等
●放松一些对银行的指标,例如对地方债展期的要求
●表内信贷额度保持弹性,为表外债务到期回表创造空间
虽然会有一些手段调控,但货币乘数大致还是在4左右不会有太大跳动,总体上讲,除了外汇占款,其实其他都是细枝末节。所以我认为广义货币增速肯定是高不上去的,高于15%的预测都不太靠谱。社科院的张明甚至认为2013年的货币政策会紧于2012年。
故而,银行因为业务结构的不同,资产规模的扩张可能出现非常大的分化。我相信类似民生银行的小贷方向会明显胜出,但在数据预测时不宜采用高过2012年的信贷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