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花粉片事件影响分析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德荣
浏览:5008
回复:10
有新闻报道“同仁堂花粉片被指非法添加甘露醇”。这是一个质量问题。这会对公司及股票产生多大影响?我想针对这个事件,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一下。对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影响;目前股价泡沫大不大?以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
之所以要分析这个事件,是因为我认为,如果是影响相对不大的利好消息,不必要分析,就让它去;如果是有一定影响的负面消息就值得我关注;我认为这是从安全角度出发。
花粉片事件,让我联想到2011年8月份的同仁堂血燕事件。这两个事件可以用于对比分析。
一、对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影响
由于同仁堂集团公司很多,首先要弄清楚这个产品来自哪里?查看相关网络消息,该产品与血燕事件一样,来自同仁堂健康药业,该公司不属于上市公司。
留意图中的“生产企业”这一栏。
图片来源:http://news.sina.com.cn/o/2013-01-08/075425981657.shtml
也就是说,与血燕事件一样,产品并不来自上市公司。而是来自集团另一家公司----同仁堂健康药业。对上市公司的主要影响也许来自两点,一是由同仁堂品牌的联想,而且很多消费者不清楚两家公司的差别,从而对上市公司产品产生怀疑;二是在股票市场上引起联想。
在股票市场上引起联想,我想最主要看当时的股价泡沫大不大?
二、目前股价泡沫大不大?
先来回忆一下2011年8月份的血燕事件。
2011年8月15日,浙江省工商局发布几乎所有抽检的产品都是不合格的,同时马来西亚相关人士承认血燕几乎全是假的。8月16日,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燕窝市场专项检查的通知》。通知要求,对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燕窝,一律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下架退市,依法查处,该销毁的坚决销毁。
2011年4月29日,通过管理层现金激励方案,这是公司的第一个管理层激励。
2011年5月27日,公告拟对同仁堂商业控股,这是一个市场期待已久的整合。
管理层激励和整合同仁堂商业被市场普遍看好,使得股价2011年7月18日被推高至19.8。但是,两件事都只是开始实施,市场的普遍看好,把股价炒高,在整体市场下跌的背景下,带有明显的泡沫。
当时整体市场正在下跌,炒高后的股价跟着下跌了。2011年8月15日曝出血燕事件,更是促进下跌,最低跌至2011年10月12日的12.85元。
2011年8月15日最高价17.1,至最低价12.85跌了4.25元。跌幅很大。这是一个负面消息伴随着去泡沫过程以及跟随整体市场下跌。
那么,近期同仁堂上市公司有些什么大的动作呢?同仁堂股份发行可转换债券。
2012年11月30日公告发行可转债。由于转股价格条款“本次发行可转债的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个交易日均价”,我认为发行可转债前,公司没有释放利好助推股价的动力。当然,转债我的研究并不够深。如果有异议,希望提出您的理由。共同讨论。
另外,2012年医药股的普遍上涨,会带有一定泡沫的。
整体来看,本次事件中,同仁堂二级市场中没有特别明显的泡沫。
三、需要进一步观察的不确定性因素
花粉片产品在同仁堂商业是否有售?
事件能上升到什么样的高度?哪个层级的部门会站出来?
四、总结
同仁堂健康药业,拿了同仁堂这块牌子,但没有拿到同仁堂的好药,对同仁堂质量领先的承诺执行并不够好。公司经营较为激进。这样的品牌延伸,是会对同仁堂这块牌子产生影响的。公司怎样来面对这个情况?
花粉片并不来自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经营没有实质性影响。
目前股价泡沫相对于血燕事件时,并不大,挤泡沫的可能性不大。
整体来说,事件影响不大,但需要观察事件会不会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对于这种短期影响事件,我并不擅长。分析有不对的请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