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3636|回复: 5

[大盘交流] TCL的优势和关注点!!!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 天

发表于 2012-12-24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TCL的优势和关注点!!!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石子馍 浏览:33636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对tcl集团的一些观点总结:

TCL的主要优势点:

1、tcl集团规模优势较为显著。tcl是国内家电企业龙头,2011年营业收入608.34亿元,位居整个家电行业第三名(按照集团口径,海尔集团不详,未参与比较),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在彩电等领域拥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地位。2011年公司彩电销量达1504.5万台,位居国内彩电行业第二位,对应市场占有率15.6%;空调方面,2011年底公司空调销量已达303万台(套),尽管与行业龙头格力、美的接近3000万台(套)的销售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与行业第二梯队的奥克斯、志高相比差距不大,属于第二梯队下游水平;手机方面,2011年公司手机销量达4362万部,从市场份额来看,2011年四季度其全球手机销量份额达1.9%,全球排名第十 。

2.较为完整的产业链。TCL注重自身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通过自建、合建等方式不断增强生产配套能力。彩电方面,公司与深超科技合资成立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并以其为主体投资组建了8.5代线TFT-LCD项目。该项目的投建将有效提升公司液晶面板自给率,其核心竞争力和成本管控能力也将得以强化;空调方面,公司参股企业TCL瑞智(惠州)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压缩机年产能已超过400万台,较好的保证了公司空调压缩机供给的稳定性和及时性

3.较强的渠道掌控能力。近年公司不断下沉渠道,加强在三四级市场的渠道建设。截止2012年6月末,公司已在国内30多个省市区建立了31000多个销售网点,其中70%以上分布在三四级市场。虽然目前公司网点数量低于海尔、美的、格力等白电龙头企业,但仍位于家电行业中上游水平。渠道质量上,公司销售渠道以自营为主,目前通过自建渠道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家电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在80%左右(数据待核实),渠道掌控能力较强

4.集团资金管控能力较强。TCL集团下属子公司较多,截至2012年3月底,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多达215家。尽管如此,TCL集团利用下属财务公司专业化的运营,将境内全部下属企业和境外70%左右的企业直接或间接纳入至财务公司现金管理体系,从而实现资金的有效管控。2009~2011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平均为6.42次和1.28次,处于家电行业较好水平。近年公司现金支付能力较强且趋于上升,2009~2011年扣除使用权受限制的货币资金之后分别为4.32亿元、38.70亿元和21.39亿元;同期,公司财务费用维持在较低水平且呈现下降趋势,2009~2011年分别为1.21亿元、0.33亿元和-0.63亿元

主要关注点:

1.家电行业景气度低迷。家电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其发展前景同时受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共同影响。考虑到房地产行业整体收缩的走势以及节能补贴新政拉动作用较为有限的状况,短期内内销景气度难有较大回升,同时,国际经济走势持续低迷以及人民币兑美元仍处于相对高位等因素也对家电出口形成一定制约,整体而言,目前中国家电行业的经营环境较为严峻。

2.面板项目面临一定技术和市场风险。华星光电8.5代线面板项目的投建有助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但面板技术更新换代较快且近年面板价格不断下滑,也给公司投资带来了一定市场风险。公司现有面板生产线为LCD生产线,而近期夏普、索尼等外资品牌已经开始布局以OLED为代表的下一代显示技术,预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加速普及,LCD面板面临技术淘汰风险。此外,近年全球面板产业供大于求,面板价格自2009年四季度以来下降了约40%(注:32寸面板价格,数据截止2012年9月)。目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短期内,在全球终端消费需求尚未回暖以及产能过剩的影响下,面板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

3.原材料价格波动大(主要是针对白电产品)。白色家电生产成本中基础原材料成本所占比重很大,包括钢材、铜材、铝材以及塑料等,其合计成本占产品生产总成本的65%左右。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波动剧烈,同期钢、铁、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呈现出了大幅震荡态势,加大了国内家电企业的成本控制压力。

4.盈利能力偏弱,且对补贴的依赖性较强。近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2009~2011年分别为15.47%、13.99%和15.44%。行业内看,由于公司产品定位于中低端,其业务盈利能力大大低于白电企业的平均水平,与同为黑电企业的长虹相比,2009~201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平均值低于同期长虹2.29个百分点。此外,2011年公司总资产报酬率为4.00%,亦处于家电行业较低水平。盈利方面,近年公司盈利对补贴的依赖性较强,2009~2011年及2012年前三季度其营业外收入分别为4.50亿元、11.45亿元、9.37亿元和9.57亿元,主要为液晶面板项目补贴、节能惠民补贴、科技发展基金等补贴款。考虑到空调节能惠民、液晶面板项目等补贴款金额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其波动状况将会对公司盈利产生一定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6 天

发表于 2012-12-24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集团的终端王国:电视终端--渠道-生产制造-模组-LCD大尺寸面板及相关辅助材料等,较为完整。

手机终端--渠道--组装代工--积极寻求合作中小尺寸面板,目前较为不完善。

随着产业链完善,公司对整个产业的掌控、跟踪、模仿越来快(强者多始于模仿或山寨,三星的成长具有类似)

         终端未来的趋势是一体化,是兼容的趋势。公司凭借现有基础,积极TV和手机方面切入,户内和户外的两大信息终端。

         从生产制造到品牌的是个过程,而且是个漫长的过程,是多方力量和人气的积累。多说品牌都源于规模和垄断。以现在科技产业的两大基础材料为例,IC和LCD,以三星为例,三星当年也是代工厂商,Dram市场疯狂的扩产,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在韩国政府支持下,三星挺了过来,其他厂商死掉,等到市场回暖,三星大赚一笔,而且稳固世界龙头,半导体届的地位俨然建立起来了,虽只是制造的名声,此过程历经5-10年,再此同时,LCD面板方面,三星也是居心叵测,产能的疯狂扩产,依托国家支持,快速的相应能力,在大尺寸方面终于经历了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日本厂商在大尺寸面板方面终于熬不住了,倒下了,JDI的成立虽然组合日本面板产业,保存了面板产业,但是定位依然调整为中小尺寸,对于大尺寸市场已放弃,三星大尺寸面板地位建立也历经5-10年。在中小尺寸方面目前三星也是独立路线AMOLE,这也是为什么三星一直疯狂的推介AMOLE原因,因为他想把所有人都干死,又是一次完美的狙击~~

        在完成了对面板和IC的较强的影响,三星也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所认知。三星终端的TV、手机等才有机会,有可能快速适应潮流,撒向市场,赢得先机(此前apple的多个零部件均出自三星,apple对三星的依赖也是很大的),三星的终端的品牌价值和认知价值才得以快速提升。
        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制造企业,想一蹴而成,一下出名是不可能,基本逻辑就是,规模最大化,激烈竞争后以至于垄断,就是所谓与置之死地而后生。
       中国制造企业相信未来必然有成功者,但是是漫长的。只强调和品牌的厂商再制造也是难有较长的生存空间的,即使再有创意,也免不了被置之于死地。
        综合来说,TCL集团的王国地图,目前仅仅是个开端,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终究会体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star0720 发表于 2012-12-24 11:26
关于集团的终端王国:电视终端--渠道-生产制造-模组-LCD大尺寸面板及相关辅助材料等,较为完整。

手机终 ...

恩,多谢指点,目前tcl的面板产品相对单一,基本是以32寸为主,而在电子产品基础材料的控制能力方面目前远比三星、lg差。tcl从一个传统的家电组装厂转型到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还很遥远,虽然目前公司彩电销量已经跻身全球前三,但仅仅是完成了仁兄说的第一步-规模最大化。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方面,预计tcl可能会在近年通过收购来完善产业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2 天

发表于 2012-12-2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TCL是国内垃圾企业的代表之一,是即将被淘汰掉的一家彩电企业!
纵观TCL的历史,这家公司野心勃勃,不仅是多元化最严重的企业,还是国际化最严重的企业,同时在七个业务方面开拓,全球分为中国,北欧,欧洲其他国家四个区域进行拓展,结果是导致了两年的巨亏,不过是由于李东生圈钱有术,全靠从市场融资骗股民钱,才挽救了局面恢复了元气。
此后,TCL在彩电技术路线上也是落后于时代,在市场判断上严重不足,某年因为误判LCD电视的淘汰问题,而导致大批LCD电视被迫低价倾销。这家公司在产品创新上竞争不过,就被迫投巨资上马面板线,企图在成本上跟其他彩电厂商竞争,但是此线刚一上马,就面临面板过剩问题,仅能维持微利。
总之,TCL公司可以被视为垃圾企业的代表。
关于海信,长虹,TCL,康佳,厦华诸多彩电公司,我做过详细研究,可惜是当作女朋友的毕业论文了,不便于公布。其中厦华已经接近破产,康佳技术严重落后于时代,长虹和TCL管理不善,技术路线错误,又没有市场嗅觉,最佳的显然是海信无疑。未来几年,只有海信和长虹能确信无疑能生存下来,厦华和康佳处于绝对会被淘汰行列,TCL处于生死线边缘!
经常在网上看到吹嘘TCL的文章,我不知道这是TCL公司的拖,还是这些人基本上就没研究彩电业的历史,纯评臆想写文章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2-12-2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ng111 于 2012-12-24 11:33 编辑

tcl已经涨不少了,不如换垃圾长虹搏补涨。

在垃圾A股市场,分析基本面没什么意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 天

发表于 2012-12-24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整产业链不见得是好事,如果面板已经供过于求。想喝牛奶不见得得自己养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7 11:37 , Processed in 0.03243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