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一熊到底的原因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19675
回复:1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昨天讨论了,目前股市中,虽然IPO满天飞,但是实际的总市值并不是很高。充裕的流动性,也足够支持一个小牛市。数十万亿的资金,只能进入虚拟经济,流入实体经济中又将引发一段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
可是,现在通胀已经渐渐被控制。所有的虚拟投资的场所,也未见这些资金的踪迹。虽然我们现在面对很多投资渠道,传统的期货,贵金属,艺术品,古董,出现的各种现货,虽然都属于虚拟投资。但是面对数十万的资金规模实在有限。那这些钱在那儿呢?
一方面,是存款和贷款的差额,这些钱在银行里生息。但是目前看这个数字可以忽略。另一方面,流入国外。这一点现在中国人几乎是尽人皆知,新世纪皇帝的新衣。至于股市,市值一直缩水,也没有这部分资金的藏身之所。钱去那儿了呢?
我们中国目前是个偏投机的市场,大小主力,各种公私机构或多或少的控制着股票的价格。股票的价格往往和公司关联度不大,与控盘机构的风格和实力相关。
公募的基金,在熊市中有一定的仓位控制。有水平较高的基金经理的话,会把仓位调整到最小结构。那么多余的资金,可能会参与债券,借贷之类的经济行为。至于私募和各种大户,就没有最低仓位限制了。大量的资金并未进入市场。这部分资金,有些参与了债券,更多的则是借贷。而自打房地产被调控后,中小地产企业难以贷款,很多急需资金的地产公司,从各种渠道高息借贷。吸纳了很多这种流动资金。
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虽然不差钱,可是钱并不当位。只有这些钱回到市场,股市才能有新的机会。至于投资于短期债券和债券回购的资金,基本可以随时回到市场。而借贷出去的资金就不一定了,这部分资金,必须等房市套现后,才有可能回归市场。从资金角度来说,楼市的去库存的过程,应是股市的筑底阶段。
另外,从市场的自然运作来说,其自身规律也让这里很难成为底部。众目睽睽的蓝筹股现在确实是被低估,可是蓝筹股都属于周期性的公司。在现在经济衰退的阶段,大蓝筹的价值将进一步降低,目前的价格对于未来可能并未低估。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399106这个指数,这个指数反映的市场真正的赚钱时机。而这个指数从998的绝对底部到6124的相对高位来说,仅仅回撤了30%多。虽然这个指数被不断扩容,但是从回撤的高度来看,现在并未到位。
中国的经济正如中国的市场一样,并不是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而是在一个上行通道里大幅震荡。因为中国的每一个利益集团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失去合理化。998,两年内增长600%+的牛市。一年内下跌70%的熊市。无不充斥利润最大化的中国特色。离欧美股市稳定上升的利润合理化相差甚远。
那么,股市不跌够了,大投机者就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
我们现在假设一个股票的运行,来解读如何利润最大化。一个内在价值3元的股票,上涨到6元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获取利润的高度。在实际运作中,3元的股票大投机者收集到足够的筹码就得拉到4元。如果市场比较好,继续上涨虽然有散户抬轿,但是筹码收集的成本将更高。为了保证足够的控盘空间,在筹码价格之外,至少还有30%以上的资金做运转。这样算下来,这个3元的股票到4元,是初步建仓,到5元,是拉升增仓。5元到6元,是出货过程。大概算一下,成本就在4.5左右。而减仓过程下来,减仓价格能平均到5元就已经很不错了。再加上浮动资金,这次运作的利润能达到30%就已经很不错了,而时间周期至少一年。可见在中国好暴利的大环境下,这样的运作虽然合理,但是十分失败。
更理想的状态是将这只股票打压到2元左右,虽然拉长了时间,但是底舱成本可以降低到2.5左右。再拉到5元,操作空间就大了许多。而且到了5元,股价翻倍还多,赚钱效益凸显。散户高位接盘的基本技能可以让主力机构在5-6元左右不用怎么出力就可以拉上去,只需要在见顶的时候推波助澜就足够了。整个运作利润可以扩大到7-80%。这样,主力就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虽然是以牺牲股价结构和散户为代价,但是这些事情就和主力没一毛钱关系了。
实际运作中,中国股市就在循环这种利润最大化的模式。而股票翻倍,利润7-80%,那是最菜的主力了。只有不敢想,没有不敢做。利润7-800%,才是中国股市的常态。
在这种操作模式下,现在的399106,弥显其高。主力的操作空间不够,呵呵,咱们也就别不服气市盈率这么低,为啥还不涨了。模拟自己操盘一个看好的股票,琢磨琢磨自己怎么才能够赚足500%。也许底部咱就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