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125|回复: 5

[大盘交流] 神秘的混沌理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 天

发表于 2012-7-4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秘的混沌理论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hdtfriend 浏览:27125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yODA4MzY4.html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篇就一个主题--------------不可预测

得不出结论的东西当然也不能得诺贝尔奖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不可探查,未来不可预知

那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在现在拥有的基础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改善我们的环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是关于非线性系统在一定参数条件下展现分岔(bifurcation)、周期运动与非周期运动相互纠缠,以至于通向某种非周期有序运动的理论。在耗散系统和保守系统中,混沌运动有不同表现,前者有吸引子,后者无(也称含混吸引子)。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混沌理论迅速吸引了数学、物理、工程、生态学、经济学、气象学、情报学等诸多领域学者有关注,引发了全球混沌热。混沌,也写作浑沌(比如《庄子》)。自然科学中讲的浑沌运动指,确定性系统中展示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行为或性态。确定性(deterministic)是指方程不含随机项的系统,也称动力系统(dynamical system)。典型的模型有logistic迭代系统,洛伦兹(E.Lorenz)微分方程系统,若斯功吸引子,杜芬方程等。为浑沌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有庞加莱(Heri Poincare/)、洛伦兹(Edward Lorenz)、上田宛亮(Y. Ueda)、费根堡姆(M. Feigenbaum)、约克(James Yorke)、李天岩、斯美尔(Smale)、芒德勃罗(B.B.Mandelbrot)、郝柏林等。混沌理论向前可追溯到19世纪庞加莱等人对天体力学的研究,他提出了同宿轨道、异宿轨道的概念,他也被称为浑沌学之父。

目录 [隐藏]
1 定义
2 背景
3 应用
3.1 混沌控制
4 混沌动力学
5 参见
6 参考文献


[编辑] 定义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

“一切事物的原始状态,都是一堆看似毫不关联的碎片,但是这种混沌状态结束后,这些无机的碎片会有机地汇集成一个整体”

混沌一词原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乱状态,古希腊哲学家对于宇宙之源起即持混沌论,主张宇宙是由混沌之初逐渐形成现今有条不紊的世界。在井然有序的宇宙中,西方自然科学家经过长期的探讨,逐一发现众多自然界中的规律,如大家熟知的地心引力,杠杆原理,相对论等。这些自然规律都能用单一的数学公式加以描述,并可以依据此公式准确预测物体的行径。

近半世纪以来,科学家发现许多自然现象即使可以化为单纯的数学公式,但是其行径却无法加以预测。如气象学家Edward Lorenz发现简单的热对流现象居然能引起令人无法想象的气象变化,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 60年代,美国数学家Stephen Smale发现某些物体的行径经过某种规则性变化之后,随后的发展并无一定的轨迹可循,呈现失序的混沌状态。

[编辑] 背景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提出混沌理论(Chaos),非线性系统具有的多样性和多尺度性。混沌理论解释了决定系统可能产生随机结果。理论的最大的贡献是用简单的模型获得明确的非周期结果。在气象、航空及航天等领域的研究里有重大的作用。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世界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

布莱德福所发明之定律为书目计量学三大定律,布莱德福以应用地球物理学为例:

每区的期刊数之比9:59:258 视为10:50:250 等于1:5:25

所以,推论出其公式为“”。E即error混沌不明的变因,如同噪声是无法解释的。 文献计量学为何用混沌理论(chaos)? 布莱德福试图想了解这有没有法则,他研究期刊生产力的分布比例约为1:n:n^2,它分成三区:核心区、相关区、边缘区,不同区期刊数量都是差不多。核心期刊,产出的论文数量,可能一种期刊抵过其他50种期刊。

浑沌理论亦可以运用在知识管理上,当可以解释的因素之下,不可解释的便是E,而创造就是在E上面所产生的。知识管理者所求的就是创新,在创新的空间上就是隐性知识,掌握住隐性知识便能够激发一个组织的创造力。

[编辑] 应用混沌理论在许多科学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数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经济学、工程学、金融学、哲学、物理学、政治学、人口学、心理学和机器人学。

多种系统的浑沌状态在实验室中得到观察,包括电路、激光、流体的动态,以及机械和电磁装置。在自然中进行的有对天气、卫星运动、天体磁场、生态学中的种群增长、神经元中的动作电位和分子振动的观察。

浑沌理论最成功的应用之一在于生态学中的雷克动态综合模型,在其中显示了受密度制约之下的种群增长如何引致混沌状态。

[编辑] 混沌控制混沌控制由狄透(William Ditto)、贾芬卡(Alan Garfinkel)、约克(Jim Yorke),将此想法化为实用技术,用微小的变化开始,造成希望所想的巨大改变。

[编辑] 混沌动力学混沌系统有三种性质:

1.受初始状态影响的敏感性,初始条件非常微小的变动也可以导致最终状态的巨大差别。

2.具有拓扑混合性;不严格地来说,就是系统会将初始空间的拓扑性质彻底打乱,使得任何初始状态变换到其他任何位置。

3.周期轨道稠密,即在任何初始值附近都可以找到具有周期轨道的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4 天

发表于 2012-7-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7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2-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10-31 07:08 , Processed in 0.033085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