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值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风里飞侠
浏览:18487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试论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值
前一段时间偶然看到大狗的1000点论,虽然他的结论多少有些悲观,然而事后从短线看看他的预言是相当精准的。
那么中长线看是否会到1800点或者1000点?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引用资料:
**
巴菲特2001年底在《财富》杂志的一篇访谈中提出,虽然股市总市值/GDP之比“作为分析工具有其自身局限性,但是,如果只选择一个指 标,来判断任何时刻市场的估值水平,则它可能是最好的指标。……(当)该比值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准时,就应当被视为一个严重的警号”。他进一步认为,就美国市场而言,如果上述比值“掉到70%-80%的区间,大概就比较适合买入。如果该比值逼近200%,如同1999年和2000年初那样你再买入,就是在 玩火了”。
事实上,美国股市的每次暴跌前夕,其“股市总市值/GDP总量”都曾上涨到超出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如1929年大崩盘前,该比值为创纪录 的81%,其后几年中股市狂跌89%;1968年仅仅纽约证交所的总市值就达到GDP的78%,此后6年股市跌去41%;最近的一次就是巴菲特上面提到过 的2000年初的高科技股泡沫,其结局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
这个情况也适用于其它国家。如1989年,日本的股市总市值第一次超过了美国,对本国GDP的 比率高达292%。在我国某些“专家”眼里,这大概标志着日本成为了“资本大国”。真实的历史却是,日本股市从此迈上长达13年的漫漫熊途,跌去80%以上,对本国GDP的比率也下降到接近40%。
**
本人论述:
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值
一:定义:K=沪深股市总市值/GDP
二,近年数据:
2000年底: K=0.48 A股进入顶峰
2005年底: K=0.18 约等于0.48*0.382, A股已于05年中6月见底
2007年底: K=1.23, A股到达6000点大顶,中长期顶部
2008年底: K=0.39: 低于1.23*0.382=0.47的底部价值, 中期反弹.翻倍行情.
2011年底~2012年一季度 : K=0.46~0.47 再次达到1.23的0.382倍价值.这个数值也是11年前的数值,是否是中长期底部区域,让我们 拭目以待.
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跌到1800点:那么K=0.37,如果跌到1000点???,K值=0.21,跌到05年底的价值.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股改就白做了,呵呵。
三:假定结论:K值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围绕一定数据波动,当跌到一定估值水平,将面临政策和技术底部。
四:局限性:根据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值对股市进行估值的局限性有以下原因:(需要继续寻求数据支持。)
1:中国是一个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因此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成熟经验。
2:中国的全流通年代还没有到来,预计4年后可完全实现全流通。目前大小非减持进行已经过70%.
3:未考虑到股票市场的大扩容问题,证券化率数值未稳定。
4: 股市的做多做空机制对于股市的影响,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转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