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55|回复: 0

如何解读银行有意降息传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解读银行有意降息传言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tearmoyy 浏览:1755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今天是周五了又有很多传闻出来,前几天的地方养老金委托社保进行入市,相关部门已出来说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两又传言银行放松了,降息又在提起,两会也正式开完了,剩下的就是如何一步一步来落实两会所关注和提到的问题,很多人期盼周末能出台什么消息或政策,对于市场的解读是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的,并不是跟风盲从,跟风盲从在这个市场永远也不可能成熟起来,那到最后是要吃苦头的,说实话股市永远不缺少的是消息,每天我们打开电脑那些利好,利空消息是满天飞,可是有多少才是真正的消息,真的对我们有用呢?

分析这些消息也需要一定的智慧的,而对于银行有意降息将如何解读呢?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3月份汇丰/Marki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初值从2月份的49.6%降至48.1%。与1-2月份49.2%的均值相比较,降幅虽不大,但仍超过1个百分点,高盛最新报告认为,这表明制造业增长势头相对疲软,政府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放松金融状况。

  高盛中国区经济学家宋宇表示,制造业增长势头相对疲软原因是,继2011年四季度宏观政策较三季度放松之后,今年年初以来国内金融状况相对偏紧,而且出口增长疲软。

高盛认为,如果这一疲软走势得到实体经济硬指标的印证,那么政府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放松 金融状况,除非出口强劲反弹。目前预计未来数月出口环比增速将会反弹,但幅度不会非常大。最近几周同业利率下降和部分农信社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已经 体现了政府放松政策立场的意愿。再次下调官方存款准备金率等进一步政策措施可能也会被采用。虽然政府未必很快降息,但降息的可能性最近已显著上升。高盛维 持今年两次对称降息、每次25个基点的预测。

通胀走低、出口增速放缓等多项经济数据加剧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下滑的担忧,观察人士认为,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降息的时间窗口渐行渐近。由于近期银行存款流失问题较突出,央行选择单边降息或不对称降息的可能性较大。

  2月CPI上涨3.2%,增速比1月下降1.3个百分点,创近20个月新低,PPI增 幅也回落至0.7%。伴随通胀下降的还有出口增速放缓、外商直接投资连续四个月下降。虽然油价等因素可能会造成物价上涨压力,但PPI增幅回落表明经济活 动不活跃,市场销售形势不佳,企业定价能力不强。甚至有观点认为,上半年会出现通缩,企业的真实债务成本加大,这些客观上都需要央行降低贷款利率。

  从信贷及票据市场来看,目前信贷需求意愿不足,导致派生存款增长受到制约,降低存款准 备金率已不足以推动信贷合理增长。从实体经济层面来看,当前企业开工情况显示增长动力弱于往年同期。从政策传导时滞上来分析,如果要在年内扭转经济下滑的 趋势,最晚应在二季度启动降息。

随着通胀回落,负利率终结也进一步打开货币政策调整空间。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 3.5%,这意味着一年期实际利率已转为正值。通胀回落不仅给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使用带来较大空间,作为防止经济过度下滑的政策选择之一,利率调整也可能被 提上议事日程。尽管存款准备金率刚刚下调,但与降息并不矛盾,反而有相得益彰之效。降息除有利于减轻企业财务负担外,还可刺激信贷投放、扭转经济下滑势头 及保持流动性适度宽松。

  去年四季度以来,全球有近50家央行降息,其中包括英国央行及欧洲央行等发达经济体,也包括越南、巴西、泰国、以色列等新兴经济体。尤其是此前一直加息的韩国、印度也停止加息,表明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的转变,即从控通胀向稳增长过渡。

  在全球一片降息声中,我国如继续保持利率稳定,则可能加速海外资本流入,对国内通胀形势构成压力。同时,我国主要出口对象是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为了对冲这种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降低出口企业的债务负担,我国央行降息也在预料之中。

  由于近期银行存款流失问题较突出,观察人士认为,如果降息,单边降息或不对称降息的可 能性较大。一方面使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利率,或维持存款利率不变,仅降低贷款利率,来进一步刺激信贷投放;另一方面使短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高于长 期存贷款利率,以适应短期压力小、长期压力大的通胀形势。

从近日银监会发布的数据看,201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达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3%,也足以承受一至两次不对称降息。作为近年来宏观调控的受益者,商业银行也应该通过非对称降息来“让利”实体经济。鉴于降息时间窗口渐行渐近,央行选择单边降息或不对称降息的可能性较大,周末降息预期有可能性极大!

那么请大家记住只是可能性极大,到底是本周末还是过些时间,还是管理层定好了放出的消息,还是已经在执行呢?对于降息的消息我们要保持冷静的角度去分析,不要头脑发热像很多解读养老金要入市那要犯重要的错误,以为管理层发言呼吁养老金入市,即刻就进入,而对于这则降息传言,我们也需要去思考,到低是什么时开始执行这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执行的降息传言,仅仅是博尔一笑而已。

针对前几天的养老金放言要入市,这两天的银行放松要降准无一不是利好,可为什么在这个下跌的过程中不断出利好呢?这证明什么,足以证明管理体制有些问题,遇到些许麻烦,迫使管理层出来搞些利好刺激一下这个市场,毕竟这个股市已是从惊弓之鸟的2011,好不容易才走到现在,从2011的2130左右走到现在上升了几百点,好不容易给股民一些希望,证J会新任老大郭帅自2011---2012近半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有些成绩。所以管理层是进入不不得不为之的壮态,中国A股自2001—2011年10年归0,已经让广大股民的心给伤透了,而另一边这个实体经济也是首次慢慢放缓,一切需要资金来解决诸多问题,实体要发展,地产行业要调控,银行资金并不是很充实收紧了,那钱从何而来?融资是唯一的一条可行渠道,股市很不幸正在充当了这个融资的角色,市场要融资股市太差了,资金从何而来?大家都怕了,都不看好了,谁会投资,没人投入股市,那管理层的融资目标就事与愿为,所以这也不难理解近期市场各种消息四起,管理层放养老金入市,银行有意降息等等传言。

对于管理层做的这些事情,从中长期来看对股市是有提振作用,是利好的,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管理层新的作为和努力,对股市长远的未来是看好的。

但是我们必须正视一个别问题,中国诸多股民并不全是愿意将他的投资在股市去等几年。

所以问题就出来了,就有了短线和中长线之区分和选择,从上述我分析的事件当中可以了解到中国股民喜欢玩短线的人居多,中长线的只是那些主力喜欢玩的,而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正是这个从上述事件中对于未来股市的走势和方向做决策进行布局,本人认为短线从昨天的上证770亿成交,沪深两市合加起来1500亿区间成交明显属于缩量,缩量是好的开始,只是缩得还不够理想,比较合理的缩量应该是上市在620-720区间沪深两市合起来在1200亿区间,所以综合目前的情况,本人认为短线暂且观望,中线高抛低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7 03:21 , Processed in 0.02275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