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传闻 中海达 ( 1220--1 )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fwp963
浏览:3637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海达:
中海达业务集中于高精度GNSS测绘及应用市场,与南方测绘作为国内二大主流品牌和天宝等外资企业主导国内高精度GNSS测绘及应用市场;业务板块包括测绘仪器(占当前2/3强业务)、GSI数据采集器、海洋探测、系统工程四个方面。
1、各业务情况:
1)测绘仪器:(占到公司目前2/3强的收入比例,其他业务板块增速更快)
常规仪器下滑很厉害,大量用在基建上;如南方测绘,和基建绑的很紧,所以影响很大,而公司和甲、乙级类资质单位直接合作,预计2012年还保持增长,并推出新产品、调升价格。
今年中海达测绘毛利率上升,V30卖的多,占了测绘产品的一半;当前和天宝板卡部门的谈板卡的议价能力上升,明年成本下降,毛利率可能还有提升。
——2012,中海达计划推出I RTK(智能RTK),可以改变已有的作业方式,已注册商标专利,有望带来冲击力。毛利率至少50%。
对比:
l 天宝——测绘业务国内收入在2个多亿; 天宝测绘仪器:主导高端市场,二十多万一台。
l 中海达V30:高端点十几万,普通的六、七万。
——二者核心的芯片、板卡都一样,性能没什么差别,功能方面中海达更多。
测绘产品的技术核心:算法
板卡相关问题:(由于板块依赖进口,是GNSS测绘仪器毛利率仅略高于30%,大幅低于其他业务板块50%以上毛利率的主要原因)
l 中海达采用天宝板卡部门的(这个部门和天宝测绘设备部门间有矛盾)。
板块的持续安全供给不存在问题,欧洲出了一家性能天宝好、价格还便宜的板卡厂家,也在和中海达接触。
(中海达每年从天宝板块部门采购板卡达到七八千万。)
l 拓普康:今年也做了款低端,十几万,价格还是高,性能不如中海达,卖不起来;用的佳瓦特的板块(以前收得犹太人做的企业)
l 徕卡:去年在铁路部门赚了不少,今年铁路建设受影响、就亏的厉害;徕卡用的诺瓦泰的板子,价格低,中海达也用一些,性能和天宝的板卡差距不到0.1%,客户感受不到。
l 南方测绘:用天宝、诺瓦泰的板子。
l 上海华测:用天宝的少,采购量少、价格高。
l 合众:靠“高明”代理起家,现在主营方向不明朗,测绘研发团队都没有,还是贴牌,已投了三、五年没成功。
2)GIS数据采集器:
成长情况:60%的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源于产品线的扩张;业务整体预计2011~2012年20%~30%区间的增长,和2010年差不多。
增长拉动因素:进口替代、本土化解决方案。
2012年增长点:现有产品、新产品(包括三维激光扫描等)、海外市场开拓
本土化解决方案——GIS很多应用属于引导性的;比如税务(河北石家庄地税局,土地税、税源监控,一年就增加6000万的税收收入;土地执法,检查土地违建)、电力(电线杆管理)、石油管道(漏油点)。
对比:
天宝:GIS数据采集器,1个多亿收入;用于精细农业的GIS产品差不多也有七、八千万。
未来方向:
GIS市场大,但细分领域多,中海达只是做其中一块;单卖终端会竞争很激烈,公司方向是行业解决方案。
GIS产品芯片相关问题:
中高端国产成熟已越来越成熟,各种等次采用的芯片不同。现在的芯片基本都是进口的芯片,国外的比国内的便宜(国内导航内的芯片还做不过国外,U-blox的芯片25纳米,未来做到1美元一个)
到目前为止,国内做芯片的,都还没有赚钱的,而且资金都比较紧张。
——导航芯片,国内只能做专业领域、高精度(但高精度,也是国外的产品成熟);而民用领域,国内厂家做不过国外。未来导航芯片,第一名很赚钱,第二名日子不好过,后面就很困难的。
——芯片:中海达未来还是立足自主开发,公司也有些技术积累,主要往专业领域去发展。;而收购芯片企业、投资回报不行。
3)海洋探测产品:
在募投项目出来前,以代理为主;自主产品,预计2012年底可以出产品样机,2013年产业化。
未来三~五年,海洋业务板块,是非常看好的一块;自主产品出来后,会有爆发性增长,但2012年,海洋稳步增长(ADCP,2013年出高效益,2012年还靠代理)。
十二五-水利精密测流:水利部领导讲ADCP(针对江河的水利精密测流)就十五个亿,目前全部进口,三十万一套,由包括中海达在内的几家公司代理。
——中海达一年内可作出这个产品样机(和中科院设计所合作);国内技术上都已实现,中海达推进产业化,三、五年的技术积累。(声学方面,很多算法,必须要创新的,难以模仿)
——中海达在水利部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水利部希望中海达尽快做出来产品,并免费提供测试场地。
——各个省水文部门独自招标。
产品方向:单波束声纳探测——》多波束,从线——》面的变化,现在多波束产品均是进口垄断,三百多万一套。
声纳:分为便携式、拖曳式,前者用于300米内的浅水,后者用于深水。99%的市场空间在浅水,后者主要海军用。
4)系统工程:
打了较好的底子,明年会增长较好。有些合同也是明年执行的。
尾矿监测:国家对尾矿库分等级,进行监测。
过去手段:传统的传感监测手段,但人工、受天气影响、精度问题
中海达尾库矿监测系统:高精度、多种传感器、基于位移测算安全问题。被广泛应用于坝类、山体滑坡、桥梁等安全监测
客户:矿主(安监局主管,要求强制装),单个标的五、六十万-一、二百万不等。已签订的一、二十个订单,部分已执行。
地域:金属矿比较集中的地方,河南洛阳、山西等地
系统工程业务对比竞争情况:
国内——上海华测(股东在闹分家)、南方测绘(比较粗浅)
2、渠道:
测绘直销、批发渠道、GIS团队、系统工程分南(广州)/北(北京)片。
全国200人的直销队伍去做GNSS产品,全国是唯一的。
测绘产品销售体系:
RTK:多产品、多品牌战略,尽可能占据经销商资源。经销商收入占比越来越高(目前占40%),这块纯利因为成熟、也是目前最好的。
“中海达”品牌——全部交给经销商做,已较成熟。
“华星”品牌——定位低端,交给二、三流经销商。(因为大的经销商,都要求做省代)
“海星达”品牌——2012年推出,主导高端,由中海达直销团队做。
对比:
南方测绘:以前以直销为主,和经销商很对立,目前也只是拉拢些二、三流的经销商。
上海华测:后来者,渠道弱势。
中海达:品牌优势、市占率优势,核心经销商均在中海达旗下。
“高明”代理权:明年如何合作还在谈,通过拿到佳明代理,扩张渠道,今年市场比较乱,明年主推自己的产品。
3、海外:
国外,测量占比较大,70%-80%;未来是要大力发展的。
在欧洲、美国都已进去,和天宝等相比,性价比最优,今年外贸增速很快(400%~500%),明年也会保持快速增长,人员配备也齐全了,十来个人,明年再加点人,工作在国内,通过网络交流,也参加一些国外展览会。(国外销售:先款后货、按人民币计价)。
售后:比较模块化,海外人员来,做点培训,对方买点配件就可。
4、未来展望:
2015年:15亿收入,NO1测绘,NO2海洋,NO3 GIS产品,NO4系统工程。
2012年:
收入增长:测绘、海洋二块业务稳步增长;GIS、系统工程,基数小,增长会快点。
费用:今年几笔费用增的比较多:人员扩的多(2011年多了200多人)、上市费用;2012年各个业务单元,利润单独核算,控制费用。
2012年:方向是利润增速要比收入快。 往年12月份,都是比较快的;月底还有一些收入确定。人员扩充:
今年扩的200多人,绝大部分销售,部分是研发(多是从高校应届招聘,培养二、三年,专业要求高)。明年人员扩的进度放缓点;明年重点招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GIS的人加的比较多。
行业对手:南方测绘上不了市;中海达上市后,下面高管逼宫,但南方测绘关联交易太多,所以只考虑拿个南方数码,但有业绩无利润。
测绘业务要具有价格优势,还是看量,中海达、南方测绘,相比上海华测有成本优势(板块采购成本差异)。
明后年:总体是要达到股权激励的要求。11年的股权激励条件,比较有信心的。
(摘自:中国金融投资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