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胜: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股市兵法
浏览:2574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源:股市在线
名义利率就是央行制定并且要求所有商业银行接受的基准利率,实际利率是把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CPI之后的利率水平。我们以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举例:名义利率就是年息3.5%,7月CPI6.5%,则实际利率为3.5%-6.5%=-3%,也就是说你存款存一年还跑不赢CPI,赔了3%。聪明的人肯定弃存款转投资,理论上楼市股市都火爆才对。可是大家看到了股市楼市都不火,股市还屡创新低,投资者由失望变绝望,日子很不好过。撇开楼市限购不谈,显然用实际利率为负来推断股市行情犯了错误。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我思考的结果是:银行存款分为保守的钱和聪明的钱。保守的钱指不愿冒风险的钱,由于缺乏投资经验,或者听闻周围人投资损失的故事,不管利率多低都会选择存到银行里,顶多买国债,买保险,一般不去炒股、炒楼,只有当股市、楼市行情非常火爆的时候,才会有一部分分流出来,成为行情的助推器;聪明的钱是指投资知识丰富、渠道多、嗅觉灵敏、喜欢在各类投资品种流动的钱,这部分钱才会成为行情的发动机,决定了股市、楼市的运行方向。很显然,聪明的钱目前有相当部分没有进入股市,甚至从股市中抽离,去了其他地方。
这部分聪明的钱很显然去了信托公司、民间借贷市场等高息市场,也有一部分炒金、炒矿。在目前市况下,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这部分钱可以轻易获取超过年息15%的回报,有的甚至远远高出这个水平,炒股的动力就大大下降。年息15%的倒数就是6.7倍市盈率,与市场中平均十几倍市盈率相比,仍然具有优势,而风险水平差异不大,都远远高于定期存款的风险。用聪明的钱可以获得的实际利率与股市平均市盈率相比,我们就解释通了为何银行存款利率如此之低而股市依然不火的现象。
大家都知道聪明钱的实际利率如此之高是宏观紧缩的结果。由于存款准备金连续上调,以及严格的限贷政策,房地产行业、中小企业资金吃紧,拉高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利率。我之前有一个错误的想法:银行存款准备金上调只是抽走了银行可用的信贷资金,可是银行存款不受影响,还可以炒股,应该不影响投入股市的钱。现在看清楚的逻辑是: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抽走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造成信贷资金紧张,从而大幅拉高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实际利率,吸引聪明的钱从银行、股市抽离出来,造成股市流动性的不足。
股市要火,就得等民间借贷利率下降,这部分聪明的钱在股市与借贷市场比较后,重新回流股市。而民间借贷利率下降一靠央行放松银根,目前看还需要相当时日;二靠去库存,就是房地产企业减少开工量,减少拿地数量,快速消化存量楼盘;炒楼的投资客抛售手中的存货,回笼资金;中小企业降低库存原材料、产成品规模等。另外政府降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会降低资金的需求。这样全社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就会下降,资金紧张就会缓解,民间借贷利率就自然下降。
尽管紧缩政策仍无放松迹象,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看到土地拍卖市场降温、降价销售楼盘、去库存的行为正日益增强,市场流动性已经在发生变化,也许在股市投资者正紧张恐惧、担忧进一步下跌之时,聪明的钱正从别处悄悄聚拢,寻获物美价廉的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