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2331|回复: 23

[大盘交流] 七月大幕徐徐拉开 来来来 大家猜一猜大盘如何演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大幕徐徐拉开 来来来 大家猜一猜大盘如何演绎......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静修山人 浏览:42331 回复:2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二退一,一步三摇往上走?  #*)*#  #*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65 天

发表于 2011-7-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让偶赚钱,它爱怎么演绎怎么演绎!猜对了趋势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操那么多心有用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3-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87 天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将上证指数拆解到底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11-7-3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3000点??有可能#*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发表于 2011-7-3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幕拉开都闷头大发财了 哈  #*22*#


演员上台不踊跃 喔 #*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金融形势与中国经济转型——中国资本市场十二五规划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祁斌

  (讲话整理稿)

  想借这个机会谈一谈中国资本市场的“十二五规划”。

  中国资本市场的“十二五规划”还没有出台,今天上午是最后一稿。“十二五规划”是姚主席分管,我们上午还讨论了一个小时具体的行文,但是很快就会出来。基本的意思已经定了。因为具体的条款,哪个地方写什么,规划,同志们都做过。你具体写了多少东西他也不一定干,你没写他没准都干了。所以规划主要是有一个大的思想和大的方向。

  我想结合两个背景来谈一谈资本市场的“十二五规划”:第一个是国际金融形势,第二个是中国经济转型。我谈一谈我们对规划的一些想法。就是未来五年,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是跟各位的工作和大家的职业生涯相关的。

  我有一个引言,提到几件事情。这几件事情可能都毫不相关,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

  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年年底颁布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我们在研究学习这个公报的时候,我的分管领导是李小雪,证监会纪委书记。小雪同志就讲,你要好好琢磨琢磨这句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可能因为我们经常写八股文,所以没觉得特别新鲜,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还确实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什么呢?因为改革开放1979年开始,到2009年正好是30年,我们创造这个中国奇迹,全世界都很震惊。但是我们仔细去回顾一下二战之后的这个世界经济,其实多多少少很多国家都有过30 年的奇迹,而且多多少少30年奇迹之后都出了问题。

  第一个最明显的是德国。二战结束以后是德国的复兴,德国的重建到七十年代,这三十年是轰轰烈烈的,然后是经济滞胀。法国、英国类似。美国是从 1945年开始从军用经济转向民用经济。原来都是造航空母舰,造飞机大炮,1945年停战以后,开始造电冰箱,造电视彩电。走到1972年出了问题,包括石油危机,校园骚乱等等,社会出了很大的问题,所以美国的七十年代很乱,多少年?也是30年。

  日本人比他们晚了10年。因为日本打得一塌糊涂,后来美军又统治。到1958年的时候,在吉田茂首相的带领下,日本开始复兴,开始起飞,走到哪一年结束?到1989年经济泡沫破裂多少年?从1958年到1989年3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到今天也没有任何起色。

  第四个例子是“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比日本又晚了10年。越战的时候美国很多武器的加工交给了“亚洲四小龙”,然后“亚洲四小龙”开始起飞。“亚洲四小龙”哪年出了问题?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多少年?也是30年。所以30年的高增长,30年出问题,几乎是一样的。为什么?这里面的原因是一目了然的。

  我们的***相当于一场战争,一场浩劫。经过严重压抑之后,一旦进入和平、进入发展阶段,大家就出现一些很自然的民用需求,比如说都要吃饭、都要穿衣、衣食住行等。那么这一轮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同时简单制造业跟进,那么很自然就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一般都有30年。30年之后基本上饱和了,饱和了经济就增长乏力,所以也很自然就出了问题。

  也就是说走到三十年的时候,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经济的转型,需要升级,这几乎是历史的必然。就是中国会不太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穷地方会比较多,中国还有西部没有发展起来,我们会再延缓五年、十年。可能大家不知道,去年全国GDP增长率最高的是安徽,其实这种递延已经很明显了。我们再给它五年、十年,或者再给它二十年,那么很多现在东南沿海遇到的问题,中国的西部同样也会遇到。

  1979年到2009年30年,还碰到一个金融危机.中国金融的的确确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第一。这句话我不知道写得人是不是这么想,但是从历史的规律来看,确确实实,今天中国面临一个转型的压力,必须要到一个新的起点上。

  中国去年年底,人均GDP是多少呢?是4400美元。4400美元是什么概念?4400美元正好是100年以前两个国家的水平,这两个国家一个叫阿根廷,一个叫美国。1913年阿根廷人均GDP3800,1913年美国人均GDP4000美元多一点。今天我们很难想象跟阿根廷美国100年以前是一个水平。但是1913年的时候,欧洲人就在打赌,是美国在崛起还是阿根廷在崛起。100年之后结果出来了。今天阿根廷人均GDP从4000增长到了 6000,美国从4000增长到了46000。无独有偶,我们说历史是惊人地相似。100年之后的今天,欧洲人和美国人一块儿在打赌,是中国崛起还是印度崛起。那么究竟什么决定了阿根廷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最后有这么大的反差,这是第二个引言。

  第三个引言。这次两会召开的时候我注意到两会代表最为关注的话题,一个是民生问题,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从简单关心经济增长或者GDP走向关心全社会的福利、福祉,这是一个好事儿;第二个话题比较技术性,叫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会的形式是很好的,参政议政。我看到唱歌的、跳舞的,跑步打篮球的都在说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民关注是好事儿。但中国怎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危机之后,实际上使中国有机会与发达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过去的30年在全球范围内,几大产业的竞争我们是完全落后的,但是我们现在在追赶。

  比如说手机。九十年代末期我们回国的时候,那时候开始有小型的手机问世。今天中国手机用户全世界第一。因为我们人口大,规模大。但是我们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高科技产业是完全落后的,也就是未来三十年是什么是新兴产业,今天来讲还是未知数。中国、印度、巴西这些新兴国家有机会跟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好的一面。

  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去发展,怎么去竞争。

  两会关心这些问题的代表,你真要问他,他真不知道。那他自己知道的,我估计都是错的。因为到今天为止,没有人知道未来三年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四个问题就是德交所并购纽交所,这个事情比较大。在座今天我估计都是金融局的同志,可能还有一些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同志。有一点是比较郁闷的,就是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重要,但是全社会不这么看,这就是最明显的。我们每次去发改委开会,我们都排在倒数第二。我要特别感谢保监会,否则我们就排倒数第一。40多个部委我们正好是倒数第二,人民银行也是倒数第四。这说明了金融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金融什么时候能够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出了大事儿就注意了。金融危机来了,大家说金融还这么厉害,还能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关注一下。还有比如说德交所并购了纽交所,社会关注不关注还不知道,但是**已经批示了。

  美国这么强大。美国有多强大,最近的例子是美国跑到人家国家把拉登给击毙了,人家还不知道,走了人家才知道。这两天好像又去打什么基地组织了,人家又不知道,那是很厉害的。

  可结果美国资本主义的象征被德国人并购了,说这有点儿奇怪。说德国人有何德何能?德国经济肯定没美国强大吧,德国的这个资本市场也不可能比美国先进吧,。那它怎么能并购纽交所?说明了什么?对我们中国有什么样的警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或者哪些教训?我们要看到哪些趋势?

  我想这四个问题,听上去都毫不相关,但是它们都指向一个话题,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话题,就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五年怎么发展,跟这个四个题目都是高度相关的。我希望我讲完了以后,同志们能够得到这个结论,那就说明我成功了。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87 天

发表于 2011-7-6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假的这讲话整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金融形势与中国经济转型——中国资本市场十二五规划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祁斌

 资本市场的“十二五规划”:第一个是国际金融形势,第二个是中国经济转型。我谈一谈我们对规划的一些想法。就是未来五年,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是跟各位的工作和大家的职业生涯相关的。

  很多现在东南沿海遇到的问题,中国的西部同样也会遇到。

一个市场如果没有流动性是发展不起来的,但是如果流动性过强、投机性过强是要崩溃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永远处于这样一个尴尬之中。所以它还真需要一个**产党管着。 所以我们讲,一定要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8万红军过湘江,前面只有一个浮桥怎么办呢?

  第一,拓宽这个浮桥。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这是中国证监会第一个工作,疏通这个浮桥。

  第二,再架三个浮桥。第一个是债券市场、第二个是PE市场,第三个是OTC,这是中国证监会另外三个工作。

  然后几万大军过去了,这个桥撑不住了怎么办?长期资金入市,机构投资来发展。必须把中国的养老体系、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跟资本市场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五项工作。还剩下什么?还剩下期货市场,还剩下国际板,再加一个市场公司并购。

  你想这个很简单,一个产业再落后有13亿消费者在用,肯定是新兴产业。

  毛主席讲5个手指头打人是不痛的,我们有2600多个手指头你说痛不痛?你自己痛。他们没有整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讲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说来说去是两件事情。

  第一,提高中国经济的谈判力,经济附加值,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水平。

  第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怎么做到?也是两件事情。

  第一,存量的整合。第二,增量的发现。

   今天如果我们有幸去回望这三十个产业的单子的话,就会发现里面缺了四个,缺了哪四个?第一个是PC,第二个是电信,第三个叫做互联网,第四个叫生物制药。那么这四个产业是谁发现的呢?是资本市场。是谁培育的呢?也是资本市场。 十年以前能想象畜牧业能够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吗?今天基本上已经是了。 第一,要让市场说话。

  第二,市场是最决定的因素。技术再好,如果没人买、没人接受也是没用的。

    所以我们要把中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相对完美地统一起来,这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发展二十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经验。今后要坚持下去。今天中国经济中两件事情,第一,重工业化,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现与发展,美国历史上都发生过。  第二,中国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

今天中国经济中两件事情,今天我们中国经济又发生了两件事情。

  第一,中国创新性发展是美国历史上两个阶段的叠加。我们希望在未来的20年中,同时完成这两个目标,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并且操作方法是正确的话,第一能够帮助并加速中国经济重工业化的转型,第二能帮助中国发现一大批战略新兴产业,至少在全球下一轮竞争中,能占一席之地,而不是全部收购。我们可以发现资本市场在里面的作用是多么地重要。

     接着我们讲经济转型成功的要素。今天中国站在类似的历史的十字路口,经济转型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决定了经济的弹性,出问题之后能不能恢复。

  第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总体来说资本市场配置的效率、能力和效率超越商业银行。

  第三,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



  中国的创业板推出一定会复制甚至会超越纳斯达克的成功,为什么?因为纳斯达克成功的所有要素我们都有。

  企业应该到哪儿去上市?我们判断有50个因素,最决定性的是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是你的市场在哪里你就在哪儿上市。

  在国家竞争和崛起的过程中,决定因素不是起点也不是资源。是什么?是体制和机制。

  所以我们讲阿根廷的经济体制、社会体制落后,这是最后它落败的根本原因。美国从经济体制、从金融体制来说,相对来说比它先进很多。所以我们在中国,推动中国崛起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地优化体制机制,不断地改革,这是第一。

  我们搞“十二五规划”,我们搞“十年规划”,都没跳出小平同志的预测。中国的发展是两个30年:第一个是到2000年左右,这一个30年靠制造业;另外我们在更高的层次再发展30年。所以今天我们不折不扣地是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站在了前后两个三十年的交界处。中国怎么去实现这个 中美经济如果在2020年左右交汇的话,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尽管我们人均GDP还会远远落后于它,但是这个趋势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化的话,应该是不可阻挡的。跨越,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也是个非常光荣和艰巨的任务。

  所以小平同志其实是有非常高远的目标,也非常神圣。这个任务完成了,是很艰巨的。我们有幸在我们这一代,看到了一点曙光。我们5000年的文明,13亿人。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对人类做出贡献,是一件非常伟大、非常自豪的事情。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7月主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盘上行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29*#


《巴菲特:已准备好投资中国市场》

美国东部时间7月7日(北京时间7月8日)消息,正参加太阳谷精英会的股神巴菲特今日表示,中国经济走强将拉动美国经济的发展,两国合作正在创造奇迹。他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正等待合适的机会投资中国市场。
  本周四,股神巴菲特正在爱达荷州太阳谷参加每年一度的世界精英会议,他表示看好中国未来50年至100年的发展前景,这将拉动美国经济在同一时期的发展,而世界将从两国合作所创造的潜力中看到奇迹。同时,他表示已经准备好对中国的投资,正在等待合适的机会。
  巴菲特表示,“中国经济比美国经济发展更为快速,这对美国有好处,因为世界不再是一个零和博弈。如果中国在未来50年至100年间持续快速地发展,这无疑将拉动美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我相信中国经济能够做到这一点。”
  巴菲特认为中国拥有庞大且勤奋的人才群体,只是长期以往缺乏一个完善的体系来释放这些潜力。他表示,“现在这个体系正在美国和中国发挥作用,世界将从这两个国家中看到奇迹。”
  近年来,巴菲特一再强调看好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前景,并实地访问中国和印度。但除去投资比亚迪公司近10%的股份之外,近期尚未对亚洲市场投入大笔资金,反倒传出伯克希尔公司正在加入一个财团,对花旗集团旗下消费者金融服务公司OneMain金融发起收购要约,出价有望超过80亿美元。
  巴菲特对此表示,他对中国和印度的投资意向和热情从未改变,他正在等待“合适的机会”。巴菲特表示,自己不会每早起床后考虑将集**资世界的哪个地区,但“我已经准备好采取行动,我正在等待来自中国或印度的电话。”
  今年5月,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RK)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对新浪财经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从现在起十年、或者二十年,我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形势的大幅改善。我不知道六个月内会发生什么事,但我认为,中国投资人可以赌长期发展。”
————————————————————————————————————————


《外资集体唱多中国股市:下半年涨幅可观》


下半年中国股市将出现幅度可观的反弹——汇丰、瑞信等多家外资机构纷纷发布最新报告,认为悲观情绪可能已经见顶,对中国股市后市表示看好。
  汇丰银行8日发布报告称,维持对今年年底恒生指数26000点、恒生国企指数15000点的目标预测,并维持上证指数年底目标在3300点不变。也就是说,到年底,这些指数还有约15%至20%的上涨空间。
  汇丰的报告称,随着中国自去年10月以来五度加息,积极的紧缩政策接近结束,下半年的流动性将会改善。汇丰的中国股票策略主管孙瑜在报告中称,上月已出现政策微调迹象,包括鼓励向中小企业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以通过发债应付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6月底央行注入2000亿元人民币以缓解拆借市场压力等。
  汇丰称,接下来的上市公司业绩报告期,将会把投资者的目光拉回到企业盈利增长以及低廉的估值上来。该行预计,下半年无论在收入还是盈利层面,中国的上市公司均有望重拾增长动能。
  瑞信驻新加坡的首席亚洲和新兴市场策略师西瓦则认为,随着消费物价上升放慢,中国股票有望反弹。
  去年在《机构投资者》杂志的年度亚洲策略师调查中排名榜首的西瓦7日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发展中国家的通胀率有望在下个月见顶,有助于促使中国停止加息,MSCI中国指数因为可能出现一轮“强劲”的涨势。西瓦表示,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来看,中国股票估值便宜。彭博资讯的数据显示,MSCI中国指数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为11.3倍,4年平均水平为14.6倍。MSCI中国指数跟踪147只中国股票,其中大多数在香港上市。
  从行业来看,汇丰建议增持银行、房地产、工业、信息科技、非必需消费品和原材料类股,同时建议减持电信和电力股。而对能源、保险、大宗消费品和医疗保健则持“中性”看法。
  瑞信的西瓦看好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恒大地产和中国海外发展,因为其估值不高,而且分析师有可能会上调盈利预估。她表示,中国第一大煤炭生产商中国神华也是她的首选股。
  也有部分人士对中国股市持不同观点。摩根大通的分析师莫瓦特8日发布报告,宣布将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的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减持”,因为考虑到市场对于中国将结束紧缩政策的推测“为时过早”。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1日,摩根大通的中国分析师团队曾发布报告称,随着第三季度经济复苏步伐相比第二季度可能加快,中国股市未来一两个月有望出现反弹。不过,当时该行也表示,仍维持其对中国股市的中期预期,即在实际利率成为正值之前,中国股市难以实现“可持续上涨”。摩根大通表示,长期而言,他们仍看好亚洲股市。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艾家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官员建议老百姓用股权性投资抵抗通胀#*27*#
  据经济之声报道,6.4%的6月物价指数让老百姓高度关注自己的钱怎样才能不那么贬值,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今天建议,投资者用股权性投资抵抗通胀,让老百姓的投资与经济的成长挂钩。
  由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金融投资夏季峰会"10号在北京举行。高企的物价指数是大家都热衷讨论的话题。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认为,6月份CPI指数创新高,意味着当前老百姓面临抗通胀的压力。他认为,全球范围内抗通胀最好的办法是股权性投资:让老百姓的投资与经济的成长挂钩。
  祁斌:我们希望中国老百姓通过各种手段参与中国的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经济的股东,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消除社会矛盾的手段。
  祁斌认为,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经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具体而言就是要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在祁斌看来,未来10年中国将迎来并购浪潮。
  祁斌:当前我国的钢铁、化工、汽车等各个行业都要进行并购整合。依靠行政力量进行整合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最优路线,并购应该是市场行为,依托资本市场、依托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行产业整合是一个非常好的道路。
  祁斌认为,中国经济改革进行中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各种方式为资本和新经济对接创造条件。但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对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忧心忡忡:
  刘纪鹏:这两年宏观经济这么好,上市公司的质量不断提高,我们的股市为什么就不反应呢?看看我们的创业板,到现在233家企业,平均每家超募资金5.1亿,1200亿的资金闲置。这叫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我们市场真的钱这么多么?我们的中小企业融资解决了么?
□ .赵.巍  .中.国.广.播.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一走、调一调 #*)*#


莫恐慌!#*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3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27*# #*27*# #*27*# #*27*# #*27*#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大盘也好、个股也好   上涨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管理层的需要!#*)*#


许许多多的矛盾总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来化解,证券市场功效不可忽视喔#*31*# #*18*#




上涨过后洗洗会更健康#**#

[ 本帖最后由 静修山人 于 2011-7-13 14:5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涨#*29*#     调还是为了更健康的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8 10:45 , Processed in 0.04190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