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转贴集]不要和“股圣人”说话!!!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78pppp12
浏览:52104
回复:1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每当走进成都各书城的经济类书专卖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堆小山般号称名家高手教人炒股的“炒股宝典”“铁血战法”“实战秘笈”等等之类的炒股书籍。而且,总是有一群人在专心地翻阅选购。那神情,分明就是在寻金探宝。
写这些书的人在股市自封或者被人封为“股市神仙”或“股市圣人”,一度得到股民追捧。
他们的书真的就那么管用吗?这些书真的就是这些高人们自身“沙场血战”的经验总结?这些人真是股市中的“圣人”?
曾经有人就问过:既然有这些可以让人“从十万到一百万”的炒股术,发明这些炒股术的人为什么不自己闷声闷气地赚钱,而是靠声嘶力竭的宣传来卖书、卖光盘、收学员赚钱?
一个北京股民的遭遇告诉你,不要和“股圣人”说话。记者在追踪这些“股圣人”以后,终于揭开这些“股市圣人”的神秘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人”。
上篇 “圣人”之帅———只铁
南雷北赵成绝响,人间不见短线王。只铁———曾名动天下的股市“大师”,四川人。 他在其《短线英雄》一书中,作了如下自我介绍:“中国职业投资家。多年来率领集团性资金征战于期货、股票战场。10年来各大资本市场的经典战几乎都有他的身影。曾经担任多家超级机构的首席投资顾问。公开出版的著作有《短线英雄》等。
因为只铁在其多本书的序言或者后记中,都盖上了“只铁帅印”的印章,所以我们暂时称其为“圣人之帅”。而如今,只铁身在何方?是功成身退,遁迹江湖,还是神话不再,沦落天涯?
只铁语录
炒股书往往都有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宣传,都要拉一些知名人士来帮助“介绍”或者“作序”。让我们看看只铁在其多本书中的一些“铮铮铁言”:
■只铁先生是股票、期货的两栖职业操盘手,曾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参与过香港恒指保卫战。只铁先生有多年为海内外游资操盘的经历,以其进庄的老谋深算,进庄后的稳健凶狠和出局时的干净利落,被业内人士戏称为“魔鬼只铁”。———选自:只铁著《短线英雄》扉页。
■整个晚上,只铁先生敏捷的双手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上飞舞。盘中任何时刻自动选股,声音、文字、图形远程报警,自动给出买进价格和选股成功率,检测10年中国股市所有大黑马无一漏网。只铁先生的智能交易机器人系统展示的魅力让人瞠目结舌,浮想联翩。———选自:只铁著《短线英雄》之《编者絮语》。
■茫茫股海,灿烂群星,谁是英雄?千只股票,万般波动,谁点迷津?《短线英雄》将助你金樽对月,把酒临风!———选自:只铁著《短线英雄》之《编者絮语》。
■只铁先生的《战无不胜》《短线神枪手》等著作,使我犹如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只铁先生……使我茅塞顿开,心中豁然开朗,从此走上了胜利之路。因此,我的内心深处,对只铁先生充满感谢之情,崇敬之情。———某教授为《短线英雄》所作序文的片段。
以上这些煽情的介绍和宣传,正是这些让股民热血冲动的文字,使股民们忍不住要去买他们的书,买他们的光盘,或者成为他们的会员,把钱自觉自愿地交到他们的手中———一句话,使股民心甘情愿地入套。
那么,入套后,后果如何呢?一个北京股民的遭遇说明了一切!
“听书”遭遇
陈东:誓找只铁讨说法
北京股民陈东买只铁的书,同时跟着只铁炒“××股份”,结果血本无归,自己辛辛苦苦创办的公司因为炒“××股份”也倒闭了,老婆也哭着闹着要离婚!
陈东去上海,下香江,遍找只铁不着。但他调查发现,号称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参与了“恒指保卫战”的只铁,竟然连香港都没有去过!在上海有车有房的只铁,其在上海租住的房子被列入上海市政府旧房拆除名单!
北京股民陈东在股市泡了3年,现在正在与妻子闹离婚。“都是股市大师把我害得妻离子散。我决定调查他的真实面目,告诫大家,我们曾经崇拜的股市大师是什么样子。
陈东决定密查股市大师。
陈东在今年5月16日给《证券市场周刊》发了一封邮件,称自己辛辛苦苦创业10年,33岁才讨上老婆,结婚后却迷上了股票。2000年11月份,在逛书店的时候看到只铁的《短线英雄》,这位神秘的股市大师在书中自称自己参加过恒生指数保卫战,列举了大量操盘事例。尤其是只铁书中用了周易、金刚经等进行分析,颇觉玄妙,一时冲动花30元买了一本,回家研究一周,又想方设法参加了“只铁军校”,接受所谓的“魔鬼训练”。此后不久,听说只铁到重庆帮一家机构做庄××股份,陈东决定背着老婆拿出公司现有资金500万元炒××股份。
陈东说,当时只铁操刀做庄,并且在电话中信誓旦旦说庄家一定会把××股份做到50~60元,一定能让“学生”赚钱。于是按照只铁的教导,瞒着老婆杀入××股份,结果500万元血本无归,后来陈东自己的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直到2002年8月,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被迫以资抵债。公司没有了,钱赔光了,最让陈东难以面对的是,追了5年的老婆跟自己提出离婚。
陈东决定讨个说法。
而此时的只铁显得更加神秘,上海的电话已经停机,成都的电话要么关机,要么没有人接听。陈东决定沿着只铁以前最活跃的地方找,从上海滩到香江畔,陈东说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找到曾经十分崇拜的股市大师只铁。结果令人失望,只铁仿佛在人间蒸发了。
拖着疲惫的身躯,陈东回到了北京,路过曾经属于自己的公司门口时,不禁潸然泪下。陈东伤心之余还是有点“收获”。在深圳海关,没有查到1997、1998年只铁的出入境记录,证明只铁并没有参加过恒生指数保卫战。只铁一直号称在上海有房有车,俨然股市大腕,其实在上海国庆路50号的房子是租的,而且早已被上海市政府列入旧房改造项目。
陈东显得很无奈:“没办法,我曾经很崇拜的大师,让我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他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记者调查
上厕所都被人跟着
这些股市大师有多神秘?记者展开调查。
6月1日,本刊记者飞赴只铁老家四川。
公安局档案资料显示,只铁全名程金明,曾用名程也桐、乌保雄,四川省宜宾市南岸地质矿产局202队工人,其身份证号码512501641223227。据当地人讲:“啥子炒股大师,以前跟我一样进矿山,只是后来他辞职了到上海打工,听说卖什么书,还在报纸上打广告。”
记者试图与只铁联系,第一次打通后,记者还没有自我介绍完,只铁就粗暴地挂断了,第二次根本接都没有接就直接掐断。
据称是只铁最得意学生的吴佳林透露,只铁现在已经归隐,除非有1000万元的大资金,否则他不会轻易再出山。一位“只铁军校”第一期学员透露,只铁自己说他1999年操作500万资金,半年翻了5倍,事实上也就80%左右,并且是在2000年春节前做完上海梅林之后的业绩。
据吴佳林介绍,从2000年3月份开始,只铁统领的大资金开始出现大规模亏损。为了取得大客户信任,力争挽回败局,只铁于2000年5月开始在报纸上做广告,宣称2000年5月的反弹是大B浪反弹,并率领客户重仓深发展A、葛洲坝等股票,结果亏得一塌糊涂。到了2000年下半年,只铁的上海两家工作室全线亏损,大客户整天堵在办公室门口,上厕所都有人跟,以防只铁跑掉,还有不少人到上海国庆路50号找只铁算账。实在没有办法,只铁搬出了上海国庆路50号。
此后只铁越做越差,先后在ST九州、晨鸣纸业、长运股份、昌河股份、星新材料、大恒科技、天鸿宝业等股票上受挫。最后,在××股份的失败让只铁彻底远离了实际操作。
不过,只铁很快又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培训和出书。在××股份操盘失败后,只铁开始大量写书、编写炒股公式、开发软件。
一位曾经交1.8万元学费受训的学员说,对于要参加培训班的人,只铁一般先要进行劝阻:你不一定能领悟啊、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魔鬼训练”啊,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多数情况下被吊足了胃口的股民一定要加入,这样,尽管经过培训后依然亏损,你也有苦说不出,因为人家已经有言在先了。
只铁先后出了十几本小册子,2002年10月又择其“精华”,汇编成《战无不胜》一书。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李德林 吴晓兵
中篇:造假神道邓佐松
骂名人或者被名人骂,同样都是出名的捷径。而出名,正是邓佐松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
师从索罗斯的“中国股王”
与有着“大战索罗斯”传奇经历的只铁相比,自封“股王”的邓佐松虽然年纪尚轻却同样出手不凡。
在市面上流传着一本名为《中国股王》的书,书中邓佐松介绍自己“14岁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6岁转入山东大学师从中科院蒋明华教授门下,1988年赴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此后闯荡华尔街,拜师索罗斯,策划“3·27国债事件”,在任太平洋保险公司董事长战略顾问期间,半年里资产增值100倍,眼下正在网上以“价值隐者”为笔名抛出《绝密:私募基金排名》,再次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邓佐松为江西萍乡人氏,由于崇拜巴菲特,常用名邓菲特。经向蒋明华教授证实,蒋教授从没有教过邓佐松。对于18岁赴美国哈佛留学以及拜师索罗斯,邓佐松则告诉记者自己仅是哈佛的本科生,书中那些只是为了让人们瞧得起他而编的故事。
教6000万股民科学炒股
与只铁不同,邓佐松不喜欢与散户打交道,他认为要赚钱就得找机构。邓佐松一直认为只铁在行业中不入流,而自己是几年奔走下来累了才写书的,目的是号召6000万股民科学炒股。
不过,与只铁的书比较,这本《中国股王》的内容要乏味得多:
第一是爆料加吹嘘。据邓佐松称,他在担任太平洋保险公司董事长战略顾问期间曾经为太保公司赚取了不少真金白银,所以,自己操作股票一定赚钱。
第二是“傍”名人。邓佐松很注重圈子效应,经常给基金经理、券商投资部经理、大机构总裁发电子邮件、特快专递。
大概是对邓佐松反复寄资料不厌其烦,中金公司许小年博士给他写了一封很不客气的回信,言下之意是说邓佐松连一点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都没有,然而,就是这样一封信却被他拿来到处炫耀。在邓佐松看来,骂名人或者被名人骂,同样都是出名的捷径。而出名,正是邓佐松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
第三就是抄袭。在这一点上邓佐松虽然与只铁“英雄所见略同”,但水平却有天壤之别:只铁好歹对所抄内容下了些功夫作精加工,而邓佐松如果看上了哪篇文章,则除了原作者名字之外全部照搬,算在自己名下放到书中。
实话:炒股的书大多炮制
针对书中内容,记者拨通了太平洋保险公司董事长王国良的手机,电话那端,王国良一听记者谈到邓佐松就说:“不要提他了,他胡说,他拿公司的钱乱来,现在亏大了,他还有脸在外边吹。”当王国良听到邓佐松自封的头衔,语气显得很激动:“他还是董事长顾问?他是公司投资部从外边招聘来的,由于亏钱后来公司开除了的人。”
当记者把王国良的话告诉邓佐松时,他的反应很强烈:“现在好多人都在写书,又不是我一个人那样做,绝大部分写股市的是炮制的,好多人写书开工作室、招会员、卖软件,想方设法骗钱,我只是在机构中讨饭吃而已,你们干吗要揪住我不放?”
下篇:南雷北赵是庄托
赵笑云:“东方趋势”掌门人,中国股评家中的一个风云人物
笑云就是托 青山可为证
1997年以前,赵笑云在股市中还是一个藉藉无名的小辈。在1997年创办东方趋势之后,股市终于开始见识了赵笑云的功力。东方趋势在1999年12月开始参加在股民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南北夺擂”栏目,随后长达一年之久的模拟擂台赛中,赵笑云力挫群雄,连续10次夺冠,一年下来收益竟高达20倍,赵笑云本人也被誉为股市“铁嘴”,而东方趋势也成了沪深股市中影响力最大的证券咨询机构。
而被赵笑云大肆鼓吹的青山纸业,成了其最后的招牌。2000年7月14日,赵笑云喊出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口号,并开始重点推荐青山纸业。9月5日,该股在实施了10送2转增8的分配方案后,赵笑云更是一路摇旗呐喊,经过了连续三天疯狂的填权之后,该股在9月11日创出填权后的最高价9.15元,并放出了1亿股的巨大成交量,此后,青山纸业便再无反弹地一路下跌,至今依然在3元左右徘徊。“咬定青山不放”的股民最终被套牢在青山上。赵笑云的青山纸业,成为了被套股民心中永远的“痛”。此后,东方趋势没有通过证监会2002年的年检,而赵笑云据说也远遁英国。
唐能通:以出书而名噪一时、大赚特赚,曾被称为“股市奇人”
10万到100万 口蜜腹剑的“万年套”
曾有股市奇人之称的唐能通,早年涉足上海股市,在实战方面小有建树。而其真正名声大躁,是出版了《短线是银》系列丛书,一度在中小股民中争相传阅,发行量颇大,名列当年证券类书籍销量榜首位。
他在书中声称要教股民学会在股价飙升前及时买入的技巧,并推出了“老鸭头”、“多方炮”、“空中加油”等所谓赚钱技巧,其最具蛊惑力的口号便是:每周捕捉一个涨幅为2.5%的股票,花两年时间从十万元炒到百万元。后来,他甚至将《短线是银》其中一本命名为《10万到100万》。
在这几年中,唐能通一帆风顺,依靠书籍、光盘、股票机的销售以及提供股评服务,获利不菲。在他的财富神话面前,不少股民还成了他的会员,订阅他的《雷大户日记》和19强19弱指标。但在实战中,他所谓的秘技却让多数人亏损累累,最著名的就是莲花味精和银河科技事件,这两只股票在他强力推荐后,突然大幅下跌,使其追随者们深度套牢,苦不堪言。
直至去年10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上海稽查局发布了要求唐能通接受调查的公告,他的“股市奇人”神话才告破灭,沦为了“无证股评家”,至今销声匿迹。
雷立军:股评家中的又一传奇人物,被市场视作有“点石成金”的特异功能
中华第一套 星期一称雄
2000年以后,雷立军频频以广东金手指的名义出场,其推荐的个股大都有“星期一现象”,不论股票本身的好坏,只要经过雷立军一点,周一开盘便有上千万的买盘蜂拥而入并直封涨停,但周二大都是高开后便大幅下跌,因而被股民戏称“中华第一套”。2002年,雷立军未能通过证监会的咨询资格年检,从此便没了音讯。
成都商报记者 黄晓义 刘锦旭 |